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访2006年影响中国九大记者:走在新闻的路上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7日19:21 《三月风·新闻人物》杂志
访2006年影响中国九大记者:走在新闻的路上

谷棣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个记者节前,《三月风·新闻人物》编辑部采访了近一年里亲历国内有影响力事件的9位记者。昔日的采访人,今天的受访者,让我们共同走进他们的工作生活。

  谷棣:“永别了,武器”

  ——一个战地记者的心声

  谷棣,生于1972年,北京的,《环球时报》记者。2006年7月,谷棣同事奔赴黎巴嫩突然爆发的黎以战争,历经战火,目睹了战争极大的破坏力,向国内安详和平的人们发回了第一手的战地报道。

  中东战火连年不断,但是自从2003年美军进入伊拉克抓住萨达姆之后,大规模的、引起国际社会注意的战事未曾再次出现。进入2006年以来,就在人们都以为中东会在安静、平和之中度过这个年头时,7月12日,黎巴嫩民兵组织——真主党武装突然“越世”进入以色列,抓走了两名以色列士兵作为人质。以色列当局视此为“奇耻大辱“,随后决定报复性轰炸黎巴嫩真主党武装的各个驻地,造成黎巴嫩平民重大伤亡……一场来势凶猛的局部战争居然降临。

  消息传到国内时,众多媒体都没有太当回事,毕竟中东的战争太多了,毕竟只是两名以列士兵被抓。谷棣所在的《环球时报》甚至也不准备全面报道此事,后来经过一番讨论之后,经过一些人的力争,才改在当日头版刊登。事实证明,《环球时报》的这次选择是正确的。

  谷棣阿拉伯情缘

  初见谷棣,绝对会有人把他当做“新疆人”,因为他眉毛浓密,中间的分界不明显,有些像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人。

  谷棣童年时在北京回民聚居的牛街生活,中学时又对国际问题很感趣,所以高考时选报了北京大学的阿拉伯语专业,悠久、神秘、浪漫的阿拉伯文化对他敞开了怀抱,谷棣从此与中东、阿拉伯世界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进入《环球时报》之前,精通阿拉伯语的谷棣就差不多是个中东通了。1998年,到伊拉克住华大使馆做了一年中文秘书,还“有幸”吃到了萨达姆61岁的生日蛋糕。2000年,他远赴约旦到中国大使馆工作,一边担任翻译工作,一边参加组建Ghina Daily(《今日中国》)位于埃及的中东分社,用阿拉伯文向中东国家介绍、宣传中国。

  2003年3月,伊拉克战争爆发,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伊拉克死伤贫民65.5万人,战事的发展牵动了国际社会的心弦,各大媒体蜂拥而上,中国国内媒体也史无前列地派出了多达几十人的新闻记者队伍来到约旦,近距离报道伊拉克战事。在约旦工作生活了三年、又精通阿拉伯文的谷棣自然有了用武之地,很快经朋友介绍,他便成了《环球时报》的特约记者,写下了很多战地报道。谷棣认为,那次国内对伊拉克战争的报道并不成功,去的人虽然多,但是大都比较盲目。2004年11月,谷棣正式进入《环球时报》工作,成为真正的“环球人”,圆了他做国际新闻报道、当战地记者的心愿。

  为期三年的中东生活,谷棣对这片土地产生了深厚的情谊。2006年,谷棣作为一名旅游者,就曾去过黎巴嫩。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素有“中东巴黎”之称,面曹美丽的地中海,有迷人的海滩,是一处旅游胜地。然而四年之后,当谷棣以一名战地记者的身份从新踏上这片土地时,他被眼前的景色惊呆了。

  踏上奔赴战场的道路

  7月21日,北京正是盛夏。不断升级的黎以战事令一向以国际问题为主要内容的《环球时报》决定派出自己的记者亲赴战场报道战事动向,就这样谷棣和另一名同事程刚一起踏上了奔赴黎以战场的道路。

  7月22日,谷棣二人到达叙利亚大马士革,原定来接的人没有来,他们就在机场临时找了一辆旅行社的车,花了一百美元从唯一的一条尚能通车的公路进入黎巴嫩。大批难民源源不断地从黎巴嫩出逃,只有谷棣他们的车正向黎巴嫩开去。

  到达边界关口马斯纳阿,他们换上了另一辆黎巴嫩的车,又花了一百美元,重新上路驶向贝鲁特。通往贝鲁特的所有重要公路都被炸毁,他们只能走山路,穿越重重路障,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颠簸,终于抵达贝鲁特,花费的时间是和平时期的两倍还多。

  黎巴嫩是一个特殊的国家,这里共同生活着基督教徒,这次的黎以战争受到破坏的只是伊斯兰教徒的居民区,特别是贝鲁特的南区,据说此地盘踞着众多真主党武装人员。第二天,谷棣二人便雇车来到贝鲁特南区。真主党总部大楼已被炸毁,他所在的那一条街区都已面目全非,断壁残坦,砸坏的家具门窗,破碎的纸屑衣料,彻底堵塞了道路……在一堆瓦砾旁边,谷棣还发现了一个儿童玩具车,不远处还有一个毛绒小熊……战争带来的只有破坏。

  黎巴嫩真主党武装藏兵于民,以色列军队只要确认某处有真主党派就炸,由此造成了巨大的贫民伤亡。对黎巴嫩很有感情的谷棣,面对这样的情景触目惊心,他想推开路边裁缝店的门进去看看,但那扇门却怎么也推不开。

  7月25日,谷棣二人要去战火最激烈的黎巴嫩南部采访。但是没人敢带他们去,经过多方联系,他们花了一千美元,雇了车,请了导游,又将国旗插在汽车上,贴上新闻采访的标志,冒险南下。出了贝鲁特,沿途经过塞达、苏尔,司机就不肯再往前走了。他们能清楚地听到炮火的轰鸣,看到腾空而起的硝烟。一路上被砸毁的桥梁、公路比比皆是,满地都是残留的弹片,谷棣还特意带了两块回家,而他们停留之处正是前几天一个黎巴嫩女记者被炸死的地方。更加危险也更加幸运的是,他们刚刚离开一个小镇,这个小镇就受到从天而降的炮弹的猛烈轰炸。

  当时,德国世界杯足球塞刚刚结束,一些沿途村镇的百姓家门前还挂着他们支持的球队的国旗,和平与战争居然离的那么近,谷棣对此印象很深。在苏尔,他们采访了在当地救助的红十字会,红十字会的人告诉谷棣,他们是到这里采访的唯一的中国人。

  7月31日,谷棣他们再次南下。这次他们走得更远,到达了濒临前线的加纳村,前一天以色列轰炸了该村,炸死一栋楼里的57个人,其中由37名儿童。受到国际会一致谴责的以色列宣布停火48小时,这给谷棣他们深入战区的一次难得的机会。加纳村已经没有人烟,街上只有野猫、奶牛和骡子四处乱窜。

  这次,谷棣他们还去采访了驻扎在当地的中国工兵营,受到那里82名中国战士的欢迎,他们的勇敢令战士们敬佩和感动。

  8月8日,完成任务的谷棣离开苦难深重的黎巴嫩回国。他说,这次采访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采访到真主党领袖,本来他们都已经联系上了一位关键人物,但“加纳惨案”后,真主党断绝了和外部联系;而最让他念念不忘的是,黎巴嫩老百姓对他们的友好态度,他们交了不少朋友,得到了不少帮助,他还将一件黄色的印《环球时报》标志T恤送给了请他吃饭的黎巴嫩老人。老人最后还拿出一张写满多国文字的纸,按着上面的发音提示和我们用中文说着“你好”“谢谢”。就在谷棣回国六天之后,黎以双方达成谅解,宣布停火。

  “永别了,武器”

  谷棣说,做一名战地记者,除了要有丰富的经验之外,还要有国际视野,要勤奋,最主要的是胆大心细,广交朋友,在报道战争、战场的实际情况时,一定要公正、客观。

  他最尊敬的记者不是西方的哪位名记者,而是

中央电视台常住埃及的女记者梁玉珍,50多岁的梁大姐至今仍然活动在中东报道的前线,有勇气,有热情,不能不令人敬佩。谷棣与梁玉珍在中东地区见过三次面,每一次他都记得很清楚。

  回国之后,谷棣还时常想起那段在黎巴嫩做战地记者的日子,想起贝鲁特傍晚妩媚的落日……他觉得战地记者的经历对于他的人生弥足珍贵,让他特别珍惜眼前的生活。他在伊拉克认识的一位记者朋友结婚,他发过去短信表示祝贺:战时诚获友谊,盛世喜结良缘。

  谷棣说他对国际问题的喜好永远都不会消失,为此他放弃了其它事业的机会,他的目的是成为一名家型的记者和编辑。

  而他对中东、对黎巴嫩、对贝鲁特的感情也不会被时间和距离冲淡。“我希望有一天能再回黎巴嫩,但不是作为一名战地记者,而是一个快快乐乐、轻轻松松的旅游者。” 谷棣说。

  祝他的愿望早日实现。永别了,武器! (许江)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59,000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记者节”的相关新闻
2006中国记者节京剧演唱会在京举行(图) (2006-11-10)
央视新闻会客厅记者节特别节目:记者记录中国 (2006-11-09)
浙中新报总编辑童飚寄语记者节 (2006-11-08)
机电商报社社长刘泽林寄语记者节 (2006-11-08)
金华晚报总编辑陈兆斌寄语记者节 (2006-11-08)
重庆晚报总编辑石刚寄语记者节 (2006-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