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禽流感疫情专题 > 正文

香港教授称中国禽流感病毒变异引发论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8日04:20 东方网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10月31日,香港大学教授管轶与美国科学院院士韦伯斯特等人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撰文——《中国H5N1流感变异株的出现及流行》(下称《文章》)。

  《文章》指出:“我国南方地区分离到H5N1禽流感变异病毒‘福建病毒’……我国广泛使用的疫苗对该病毒没有起到保护作用……我国南方曾有5个人感染病例是由该病毒引起的……该病毒已经在老挝、马来西亚、泰国的禽类中暴发,有可能在东南亚甚至是整个欧亚大
陆造成第三次禽流感大流行。”

  这一禽流感病毒学术论文在国际上引起了轰动,香港大学微生物系也由此陷入“病毒变异风暴”的中心。

  到底研究成果是公正的,还是有失偏颇?

  国家首席兽医师、农业部兽医局局长贾幼陵日前称:“香港大学教授管轶的文章可信度极低。如果他发现病毒,就应在第一时间报告政府,但是他没有这样做。”

  “福建病毒”存在说?

  《文章》阐述,2005年3月首次在福建分离到H5N1禽流感病毒——“福建病毒”已经取代先前在华南地区的毒株,在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湖南等6个省区的家禽中出现,并有可能成为引发东南亚地区新一轮病毒暴发的流行毒株。

  贾幼陵就此解释,并不存在新变异的“福建病毒”,文中所说的东南亚国家禽流感疫情由我国疫情引发,以及将在世界范围内发生第三次流感大流行的说法,没有依据。

  11月10日,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主任陈化兰告诉《第一财经日报》:“事实上,论文所谓‘福建病毒’并非新的变异株。这些病毒的基因序列与我国2004年初禽流感暴发时在湖南等地分离到的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基因高度同源(99%以上)。”

  陈化兰认为,文章中另一位参与研究的专家曾对媒体表示,无资料显示文章中所称病毒具有更高的致病性或更强毒性,也不表示这种病毒比其他类型病毒更有机会引发禽流感大流行。

  “我同意管轶所说的病毒处在变异之中,但其危害并不是他所说的那么大。”中科院病毒所一位专家11月9日也向记者表示,“从我们看到的样本结论来说,变异是始终都存在的,不过现在对于人类的危害并没有呈现暴发性发展趋势,所以不要肆意扩大这种态势。”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雷富民也表示:“管轶的这篇文章我看了,他说他所调查的禽只包括我们免疫过的一些禽类。如果按照他所分析的来看,情况不是很乐观,但是这个分析结论是否成立要基于大量的数据。”

  据了解,从2005年7月至2006年6月,香港大学微生物系的研究人员每隔7至10日,就会在内地6省活禽市场抽检样本。管轶透露,他手上尚有大量的数据未完成分析,“研究不会停止。”

  同时,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的确曾于2005年和2006年从南方水禽中分离到一些病毒,其基因序列已向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公布。

  “这些病毒在基因型上比较稳定,它们在抗原性上没有发生重大改变。”陈化兰解释。

  日前,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贝汉卫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禽流感病毒是否变异,要留待科学家继续探究,现在还难下定论。不过他对有关媒体称,他们正仔细研究管轶撰写的报告,初步认为部分资料有用。

  而在此前的11月10日,香港大学发表声明称,欢迎各界就有关研究作出热烈讨论,借此廓清当中涉及学术研究观点上的分歧,并继续在禽流感的防治工作上紧密沟通与合作。同时,港大医学院也正就管轶所领导的研究作进一步了解,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系主任袁国勇则表示尊重管轶的研究结果。

  管轶日前在接受相关采访时,讲述了他发现变种禽流感福建型病毒始末。他说,当2005年10月内地出现人类感染禽流感个案后,他就追问“究竟感染人类的病毒是从哪里来?”随后将港大储存的禽流感样本全部翻出来,与人感染的病毒基因逐个核对,发现病毒基因出现变种。

  管轶说:“在病毒基因样本分析中,2005年7至9月33个样本只得3个福建型病毒样本,但至2006年4至6月108个样本中,有103个福建型病毒样本。”

  “福建病毒”变异之争

  不管怎么说,去年“青海湖候鸟之死表明禽流感病毒的毒力已经进化到相当严重的程度。”农业部动物疫病诊断与流行病学中心、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崔尚金在论文中这样评述。

  陈化兰也曾在她的文章中表述:“禽流感病毒天天都在变”。“从目前分离的病毒序列看都有变异,但变异的含义需要实验证实,这很难,因为不可能都去证实。”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副所长童光志告诉记者。

  “这种基因重排有可能产生高致病性的亚型。出现新型和强毒性病毒是因为构成流感病毒遗传基因的核糖核酸的突然变异。以前大约每隔10~40年就会出现一种高致病性病毒,病毒平均每年有10次突然变异,30年就有300次,大概在300次突然变异中,就有一次变成强毒型。”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诊断与流行病学中心一位研究员向《第一财经日报》这样分析。

  但是对于管轶文章中提到的数据:“在中国南方六省份采集到了53200份样品,其中分离到1294株病毒,鸡的分离率是0.5%,鸭的分离率是3.3%,鹅的分离率是3.5%。”

  “对于以上所分离到的病毒比率,我们认为他所提供的监测结果和数据可信度极低。”贾幼陵如是解释。

  他说,按照国际通行的采集样品规范要求,采集时要有准确的记录,比如采集地点、畜主姓名、家禽品种等等,农业部在采集过程中都是严格要求的,但是管轶没有类似记录。 

  管轶的文章还写道:“采集的50000多份样品都是咽喉拭子和泄殖腔拭子样品,每次采集频率是1000~2000份。”

  贾幼陵说,如果管轶没有从正规途径采集到50000多份样品,那么就是在家禽交易市场的粪便中采集样品。“但是市场鸡、鸭、鹅混杂相处,这些禽类的粪便也是混杂的,因此不可能拿出精确的数据。”

  对于中国农业部批评管轶的研究,世界卫生组织传染病顾问哈特尔11月10日在日内瓦表示,现阶段很难评论中国禽流感病毒是否变种为更厉害的病毒,因为没有病毒样本的基因排序和数据,他并指出:“最好的方法是所有人坐在一起,讨论相关的数据资料。”

  他明确,中国在最近3年与世卫有良好合作,

卫生部一直定期与世卫分享病毒样本,并已呈交了2006年最新的禽流感病毒样本,所以不存在中国不愿意交出病毒样本问题。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3,500,000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禽流感”的相关新闻
专家称南方5位禽流感患者并非由变异毒株引起 (2006-11-28)
视频:韩国部分地区今日再次发生禽流感疫情 (2006-11-27)
韩国今日再次发现禽流感 鸡肉食品销量锐减 (2006-11-27)
韩国证实禽流感疫情由H5N1型高致病病毒引起 (2006-11-27)
韩国确认另一起禽流感疫情800多只鸡死亡 (2006-11-27)
韩国扑杀23万家禽销毁600万鸡鸭蛋防禽流感 (2006-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