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2006年世界艾滋病日专题 > 正文

民间防艾第一人高耀洁在农村宣传防艾十年(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1日05:54 华商网-华商晨报

  

民间防艾第一人高耀洁在农村宣传防艾十年(图)

  高耀洁,山东曹县人,1927年生,1954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医学院

  她,10年内走遍全国,向千余名HIV感染者伸出援手,无偿资助百余名艾滋孤儿,被称为“民间防艾第一人”

  她,曾经高举亚洲的诺贝尔奖———亚洲拉蒙-麦格塞公共服务奖,并在2003年感动中国

  她,被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称作“第一位在中国农村从事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的女性活动家”

  艾滋病·数字

  中国卫生部今年11月22日通报了我国艾滋病流行现状:我国报告的感染者和病人人数增加。截至2006年10月31日,全国历年累计报告艾滋病183733例,其中艾滋病病人40667例,死亡12464例。

  世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今年11月21日共同发布的《2006年世界艾滋病报告》显示,2006年全球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30万,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总数达3950万,同时全球又有290万人死于艾滋病。

  艾滋病·大事记

  1985年中国宣布首例因艾滋病死亡的病例。

  1986年4名中国血友病患者使用美国进口的血液制品后被发现艾滋病病毒阳性,这是中国官方第一次出现有关中国公民艾滋病病毒阳性的报道。

  1990年卫生部宣布成立国家艾滋病委员会。

  1998年10月1日中国有关献血的第一部法律生效。

  1998年11月30日中国公布了《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这个规划的目标是将中国到2010年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控制在150万以下。

  2004年11月30日胡锦涛总书记来到专门诊治传染性疾病的北京佑安医院考察,与艾滋病病人谈话,并且与艾滋病病人握手。

  2006年3月1日我国开始施行《艾滋病防治条例》。

  ■据新华社中新社

  “近期上网的时间可能很难保证,但如果有什么问题或需要帮助的,我会尽力的,各位可以给我留言,特别是感染者朋友……”在第19个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前,高耀洁在她的博客上这样说。

  老人之所以难有时间更新博客,并非有了任何懈怠;相反,她开始了数天的巡回演讲。

  2006年11月28日,通过多个途径,本报记者终于联系到了高耀洁老人。电话里,老人的声音很疲惫,但对于防艾的话题却如数家珍。

  “我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老人说。

  高耀洁心里装着数不清的艾滋病毒感染者,每一位感染者的状况都是让她不忍回想却不得不回想的残酷画面———

  刺痛一对新生儿感染者

  1996年,是高耀洁最初接触艾滋病的年头。如今,她仍然清晰地记着那个她首次接触的艾滋病人。

  那是一位瘦得皮包骨的女人,她在病床上向高耀洁医生哀求:“我舍不得丈夫,舍不得孩子,求你救救我……”这个女人的家人始终不懂,她只是早年接受过一次输血,怎么现在就没有办法救活了呢?

  “那是我第一次接诊艾滋病感染者,病人对生命的渴望和对艾滋病的不了解,让我感到惊讶。”当时,年近七旬的高耀洁决心尽最大努力,宣传防治艾滋病,让人们了解艾滋病、远离艾滋病。

  此后,退休后的高耀洁开始了她的防艾、抗艾生涯。

  2000年春天,高耀洁按照一封来信的指引,来到了河南省豫南某县。这个县被当地人称为“卖血专业村”,信里称这个村超过一半的人口都是艾滋病感染者。

  “我刚刚下车,拿出药箱说是义诊,立刻就有上百人围过来,你知道吗?当那些虚弱不堪的躯体用颤抖的双手拿出仅剩的积蓄时,是多么震撼的场面,”高耀洁说,“而当我说药品不要钱时,我收获的不仅仅是感染者激动的泪水,还有他们希望生存下去的渴望。”

  在这个村子里随后调查出的状况,几乎将高耀洁的心推向绝境,一对刚刚出生的双胞胎感染上了病毒,因为其父母都是艾滋病毒感染者。

  这个家庭该怎么办?这个村庄该怎么办?高耀洁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之中……

  “看病,我一天最多能治10个。可宣传艾滋病防治,每天都能使成百上千的人获得知识,以挽救更多的人”———

  坚持唤起全社会关注

  根据多年走访调查,高耀洁认为让艾滋病重病区的人们了解感染途径是当务之急。2000年以后,她一方面继续印发大量防治传单,一方面又开始深入艾滋病重病区讲课普及防治知识。同时高耀洁的家也成了艾滋病感染者的咨询中心,她每天都要接几十个电话,回近十封信。

  “那段时间维持得并不长,我忽然觉得一对一的解答和普及,毕竟只能影响一小部分人,大范围的宣传刻不容缓。”于是,高耀洁拿出自己和丈夫大半生的积蓄,撰写出版了《艾滋病性病的防治》,向广大人群免费发放了30万册。除此以外,她还主办编写了《预防艾滋病的知识》的小刊物,免费发放给艾滋病感染者,目前已免费赠书3万余册。

  多年来,高耀洁在100多个村庄留下了脚印,同时又接触到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艾滋孤儿的救助。

  “如果说最初开始为艾滋病感染者发放药物、对他们宣传艾滋病知识,是因为医生的职业责任感,那么面对这些无辜的艾滋孤儿,我所感受的是每个有良知的人都会受到的触动。”高耀洁说。

  2000年起,高耀洁担负起资助艾滋孤儿的责任。她拿出自己和老伴的奖金、积蓄来无偿供养艾滋孤儿生活和读书。到2003年时已经拿出八万余元用于此项工作,使几百名艾滋孤儿获得援助。

  高耀洁最初开始宣传防治艾滋病知识的时候,并没有志愿者,但随着她的义举不断传开,陆续有很多爱心人士表示愿意伸出援手,但老人却拒绝接受任何财物的捐赠。于是爱心人士选择了邮寄一些邮票,以帮助高耀洁向外邮寄赠书。

  高耀洁说:“我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即使我把我的房子卖了,也救不了那么多艾滋病感染者,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唤起全社会对艾滋病和艾滋病患者的关注。”

  但2006年4月,高耀洁的老伴儿去世了,这不仅仅让她失去了相濡以沫的伴侣,更意味着她最亲密的志愿者远去了,而每个月用于防艾事业的退休金也少了一半,高耀洁坦言,其实这项工作已经面临很大困难,可以说举步维艰。“不过,我不会停止我的工作。”高耀洁说。

  让高耀洁欣喜的事情是,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宣传防治艾滋病的队伍中来。但歧视的现象仍然很严重,这是需要迫切改变的———

  呼吁平和看待感染者

  

民间防艾第一人高耀洁在农村宣传防艾十年(图)

  ■据新华社

  在宣传防艾的工作中,高耀洁发现很大一部分非艾滋病感染者需要预防艾滋病的侵袭,于是她首先向高等院校进行免费赠书,希望大学生们了解艾滋病并且愿意宣传防治艾滋病的知识。

  “在身边,很多志愿者都让我很感动,比如:其中有一个女大学生花费了几乎所有休息时间,义务到我家帮我打字印刷宣传防艾资料。后来这个学生毕业了要离开河南,我给了她1000元钱以示答谢,她开始的时候接受了。可在她离开后,我却在家里发现了1000元钱的邮票和一封留言‘您给我的钱我代您买了邮票,你用这些邮票给艾滋病感染者们邮书吧……’”

  然而社会上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歧视很严重,高耀洁说:“人们还在戴有色眼镜来看待艾滋病毒感染者,认为艾滋病是脏病,这实际上是错误的。”在高耀洁的长期调查后得出结论,她所接触的艾滋病感染者中仅仅有不到10%的感染者是性传播渠道感染的,其余都是血液传播。这些被调查的人群最小的只有19个月,最大的74岁。“这些人难道有道德问题吗?不是的。可是他们却在遭受着很严重的社会歧视。”高耀洁说。

  “只有全社会都正确地看待艾滋病问题,平和地看待艾滋病毒感染者,从人的角度而不仅仅是从病的角度来关注他们,这样才能使有效防治艾滋病成为整个社会共同努力的方向。”高耀洁说。本报记者经淼刘凌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