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寿阳卖菜成考核干部重要依据惹争议(图)(2)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8日09:33 国际在线 | |||||||||
碰撞 决策者说 寿阳县副县长 侯成元:
由于政府的大胆介入,才使寿阳的蔬菜产业初见规模,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这是应该肯定的。政府最终要退出市场,可在目前,农民本身的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寿阳的蔬菜行业也很稚嫩,迫切需要行政手段来培育市场,帮助农民适应市场,学会赚钱。 寿阳县农业局局长 蔡旭恩: 考核干部的标准是“德能勤绩”,菜卖得多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卖菜就是体现服务农民的意识,这与考核干部的政绩标准是相一致的。 赞同者说 寿阳县蔬菜中心主任 陈德亮: 今年,来自全国各地的400多名菜商在3个月的时间里就从寿阳运走近5亿公斤的蔬菜,不能不说是市场与政府共同作用的结果。 寿阳县平头镇镇长 常栓林: 我们并不是所有的干部都离开办公室去卖菜,不卖菜的干部留在机关里,一个人干两个人甚至三个人的活。 上海菜商 杨永胜: 我们愿意在政府的帮助下做生意,因为,这种方式向我们传递着一种诚信和可靠的信号。 寿阳县神山庄菜农 刘兔林: 干部为农民找菜商、找市场、找信息,总不能让人白忙乎! 质疑者说 太原市政府某干部: 路还要靠农民自己走,政府不能全包全揽,毕竟是市场经济。种什么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否则就会盲目膨胀,恶性循环,困难重重。同时,政府大力诱导只会使菜业独大,而其它优势产业缺乏哺乳,先天不足,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江苏菜商 何 君: 政府绝大部分“有生力量”都加入“卖菜”大军,他们拥有得天独厚的公共资源、行政资源和市场资源,作用举足轻重。政府不能只看到这有利的一面,从而低估了农民的作用,还应该把干部对农民的带动引导作为考核的标准,让农民兄弟真正尽快成为市场的主人。 河南蔬菜经纪人 马永强: 干部都靠卖菜获利升官,会不会滋生腐败?会不会影响行政效率?倘若政府退出,菜农们嘴边的笑容还能维持多久?倘若干部利用职权打压蔬菜价格,违背了市场规律,吃亏的还不是老百姓!只怕政府好心办错事,最终扰乱了市场。 寿阳县某乡镇干部: 寿阳毕竟还有以种粮为生的粮农和一些下岗工人,那么,他们的生计和发展,政府还管不管,有没有力量去管? 《人民日报》 ( 2006-12-08 第10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