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5年保护期结束 中国银行业今起全面向外资开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1日01:00 国际在线

  从今日起,外资银行在政策范围内获得梦寐以求的“国民待遇”——在中国境内经营人民币业务将不再有地域和客户限制。至此,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全面竞争的市场格局初步形成,“狼”此次真的来了。对此,多位中资银行人士表示,在3~5年内,外资银行由于网点资源、经营理念以及政策方面的原因,难以与中资银行全面抗衡。但另一方面,中资银行的高端客户与高素质人才流失率可能因为竞争的加剧而加大。

  ·台湾岛内分裂活动

  ·台湾问题与东西德问题的本质区别·中国政府努力

  ·"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影响:个人理财客户流失率或加大

  从2001年中国正式入世开始至今,银行业5年保护期彻底结束。“今天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唯一的区别就是‘暗战’变为‘明战’。”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营业部个人零售部副总经理冯民宇说。

  “对于双方来说,也许合作更大于竞争。”兴业银行广州分行副行长戴叙贤透露,网点资源是中资银行的最大优势,因此3~5年内,外资银行无法与中资银行相抗衡;而相反,双方在理财产品、国际结算等方面的合作更应该是主流。

  外资银行在理财产品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但在市场占有上处于劣势,而中资银行产品普遍存在同质化竞争,抗风险能力薄弱、等问题,但占据了大量的客户资源,一旦双方通过合作,将实现双赢局面。

  不过,有银行人士预测,个人理财市场将是外资银行发起集体冲击的第一块“根据地”。荷兰银行中国区的高管就对外界透露,荷银集团计划未来一年内在中国大陆7个城市增设4家分行,设立20个“梵高贵宾理财中心”。据悉,梵高理财中心的门槛达5万美元,显然是把矛头对准了高端客户。

  不仅如此,东亚银行的房贷业务,花旗的私人银行业务,渣打的企业贷款业务等等,已逐步在中国得到认可。暨南大学金融系教授陈鹭指出,外资银行的理财产品高达上千种,而中资银行仅仅百余种,收益率也明显高出中资银行,如果中资银行不能拿出可以比拼的理财产品,其市场流失率显而易见。招商银行广州分行个人零售部副总经理谭业峥也透露,高端客户的流失率在开放后有可能会加大,因此中资银行应及时维护健全高端客户的资源库,并出台措施应对可能面对的客户流失局面。

  戴叙贤还预测,一旦人民币开放后,跨国公司、三资企业的大部分公司业务很有可能会向外资银行倾斜,中资银行将面临挑战。另外,外资银行的外汇业务和国际结算方面的优势,将对中资银行特别是股份制银行冲击较大。

  市民:短期内难享外资银行全面服务

  广东银行业监管人士认为,中外银行“同一起跑线赛跑”的最大受益者将是市民。“外资银行良好的服务方式,以及所提供的理财产品与工具的多样性,可满足不同投资者的偏好,市民选择余地更大。”

  数据显示,外资银行60%的收入来自中间业务和创新业务,中资银行90%的收入来自贷款和存款之间的利差。这说明外资银行大多是混业经营——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综合服务,使他们可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商业银行服务及多样的金融产品。

  但是,短期内市民可能还无法享受到外资银行的全面服务。陈鹭指出,出于成本与收益的考虑,大部分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可能会设置门槛,如花旗银行在境外都会设置存款5000美元为进入门槛,这无疑将大量中下收入的市民拒之门外。对此,中国银行广东省个人零售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外资银行短期内肯定会采取错位经营方式,中高端客户则是他们重点争取的目标。

  相关链接 外资行会否引人才“地震”?

  某著名金融行业招聘网站的招聘信息显示,10月以来,有20家外资银行和14家中资银行在该网站发布招聘信息,仅10月30日一天就有22家中外资商业银行刊登了招聘广告。而今年8月在该网站发布信息的仅有一家中资银行。

  有业内人士担心,外资银行的全面进入,对人才的需求大增,将会如同保险业“挖角风波”不断上演,将引起国内银行业的“人才地震”。对此,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营业部个人零售部副总经理冯民宇认为,银行业与保险业业务模式并不一样,其资源的掌握与员工的认同感显然比保险业更好,不会出现保险业大面积的“过档”行为。(信息时报 袁峰)

  1

 [1] [2] [下一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