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西安事变70周年专题 > 正文

国民党对杨虎城被害道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3日06:35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西安事变,一晃70年。前日,中国国民党党史馆馆长邵铭煌代表国民党主席办公室接受专访时表示:对杨虎城最后被杀的遭遇表示歉意;国民党今后在编纂党史、出版书籍等方面,将对杨虎城做更多、更全面的介绍,以期让一般民众增加对他的了解。

  对于杨虎城被监禁12年并终遭杀害,邵铭煌说,对杨虎城1937年出国后又回国的这段历史还不是很清楚,“在局势紧张的时候,某个单位、某个机构,私自采取这样一个不合法律程序的处理,应该表示一种歉意,这是没有问题的。”

  邵铭煌肯定杨虎城曾为国家、民族做出的贡献,同时也承认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大家对杨虎城正面的东西了解不多。“以后我们对杨虎城问题,在我们党史这一块我们会对杨虎城多做一些全面性介绍,让一般民众对他多了解。媒体也应该这样做。”

  “可以道歉,平反要慎重考虑”

  记者连线国民党中央党史馆馆长邵铭煌,就杨虎城平反问题对其进行了采访。

  马英九 了解遇难背景资料

  记者:我听杨瀚(杨虎城之孙)说,国民党主席马英九曾向你了解杨虎城的有关情况?

  邵铭煌:杨瀚去年接受《亚洲周刊》采访,谈为杨虎城平反的事,期望马主席能代表国民党表示道歉。有人看到后就传真给马主席,马主席就将传真交给我们党史馆,做一个了解。

  记:马英九让党史馆做些什么呢?

  邵:他希望党史馆提供有关杨虎城在西安事变和后来遇难时的背景资料,然后再来提如何面对过去的历史。我奉命把杨虎城一生------从出身、参加北伐、在中原大战时立场转为倾向中央、当过国民党的监察委员、西安事变的表现、被拘禁到被杀害-------分四个段落,做了一个报告提供给他。

  记:你对杨瀚说过马英九对历史的态度是“有错必纠”。马英九在杨虎城平反问题上说过“有错必纠”吗?

  邵:没有。给我传真是用公文的形式,叫我表示一些意见,我递上报告后,他也没再给我任何指示。

  历史真相 谁下令杀害

  记:听说你和中国社科院的历史学家杨天石交流过,问了他两个关于杨虎城的问题。

  邵:对,杨天石当时刚好在台湾。我就把那份传真给他看,问了他两个问题。西安事变后对张学良和杨虎城的处理完全不同,张学良是送军事法庭,判刑后特赦,然后交军事委员会管束。但是对杨虎城没有军法处置,只是让他出国。老实说,对杨虎城是比较宽大的。我问的第一个问题是,既然他后来答应并且事实上也出国了,为什么又回来?这个疑问,杨瀚和杨天石都没办法回答。

  记:第二个问题是什么?

  邵:1949年杨虎城在重庆被杀害时,大陆局势已经非常紧张了,到底谁下令或同意做这个处理?很多人都说是蒋介石,但这个也没有证据。杀害是事实,但这种政治上的事件,我们都知道,很多未必是最高当局下的令。

  这两个问题的真相不弄清楚,让国民党做个表示,时间还不到。

  秘密杀害 不符合法治立场

  记:不管是不是蒋介石下令,杨虎城被秘密杀害的事实确实存在,这影响他获平反么?

  邵:站在人权和法治的立场,没有经过法庭审理,就私底下把他杀害,实际上是一个冤屈。国民党也应该正视这个问题,我认为这是不需要回避的。冤屈错了,就道歉。

  记:杨虎城为什么回国,有什么重要的?

  邵:他为什么回国,为什么被抓?如果不把这个弄清楚,就不知道他为什么被拘禁到1949年。如果被抓有正当理由的话,有犯罪事实或行为才抓他,那拘禁就是合法的。如果没有的话,乱抓他就不对。

  记:不管杨虎城因何回国,拘禁他也没经过司法程序,也是违法的吧。

  邵:当然。但是这也不是“平反”的问题。我的意思是,先把(为何回国的)源头弄清楚,再谈最后1949年(被杀)的问题。被杀的问题,绝对在人权、法治上是不适当的。这个是不用去回避的。

  个人“平反”问题 要慎重考量

  记:你为什么愿意用“道歉”,而不用“平反”这个词?

  邵:“平反”牵涉到两个问题,西安事变和杨虎城被杀。笼统用“平反”这个词,牵涉到对西安事变的评价。国共两党在对西安事变的评价上是存在分歧的。杨瀚的意思,是要连西安事变一起“平反”。我个人认为,西安事变是历史事实,没有“平反”的问题。

  记:在你递交给马英九的报告中,除了讲述杨虎城的一生之外,有没有提供一些意见?

  邵:我有给建议。当年他出国后为何又回来,目前的证据还没有提供真相。另外,杀杨虎城是不是国民党的总裁、国民政府主席下令指使的,也没有直接证据。我是学历史的,把历史事实让马主席了解。我想马主席对这事还是有跟我们不一样的考量,要做“平反”是政治性层面的事情,要慎重考量。

  “爱国受难的冤魂该归队了”

  杨虎城之孙杨瀚日前称希望国民党为其祖父进行“法理和人性的平反”

  70年前的那场“西安事变”,杨虎城将军在其孙子杨瀚心中竖起了一座丰碑。1996年移居加拿大之后,他萌生了要国民党为杨虎城平反的念头。

  历史需进步 仇恨要化解

  1949年9月,国民党逃离大陆前夕,杨虎城在重庆被秘密杀害,同时遇难的还有子女及卫士、秘书共8人。

  “此后杨虎城基本上从国民党的历史中消失了。”杨瀚说,在蒋氏父子(蒋介石和蒋经国)统治台湾时期,一个怪异的现象是,各种书籍和文章在谈到“西安事变”时,都尽量不出现杨虎城的名字。杨瀚认为,这是国民党不愿人们追问杨虎城的最终下落,要掩盖其被暗杀的事实。

  2005年,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杨瀚决定给连战写一封信。“平反是一个形式。我是想推动历史的进步,化解仇恨。”杨瀚以“杨虎城之孙”的名义给连战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说,“没有罪名,没有审判,就这样被秘密处死,殃及子女部属,岂有天理?岂能为党纪国法所容?”杨瀚说,“一个爱国受难的冤魂,现在,是归队的时候了。”

  杨瀚并没有等到连战的回信。但随后的一个举动,让杨瀚认为连战“用实际行动做了回答”。为纪念抗战胜利及台湾光复60周年,国民党中央党部举行了历史文物图片展览,内有一个张学良和杨虎城的专柜,内有历史文件6本,照片两张,其中包括杨虎城出席中国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的签到,及其陪同蒋介石视察的照片。

  2005年11月3日,国民党大陆事务部主任张荣恭给杨瀚回了一封信,信中没有具体谈及为杨虎城“平反”的事,只是重点介绍了“杨虎城将军的签名与照片在本党中央公开展示”这一事实。张荣恭说,“回顾复杂悲苦的中国近现代史,令人不胜唏嘘。但愿吾人皆能汲取教训,放下恩怨,致力和平,为开创美好的明天而努力。”

  在这前后,杨瀚接受香港《亚洲周刊》采访时,表示他准备给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写信,希望给杨虎城一个公道。这个访谈被马英九看到后,让国民党党史馆提供资料支持。不过,一年即将过去,杨瀚没有再得到任何回音。

  后人期待 人性的“平反”

  今年11月间,得知国民党中央政策会副会长、大陆事务部主任张荣恭在北京,杨瀚主动打去电话,与他见了一面。

  据杨瀚介绍,张荣恭当时表态,对杨虎城的平反只是时机问题,他认为最好在(预期的)2008年国民党在台湾“执政”之后。杨瀚表示,他的要求和国民党是否“执政”没有多大关系,“我要的是法理和人性的平反”。张荣恭说,牵涉到党史方面的修改,需要一定时间。

  杨虎城后人今何在?

  杨虎城将军一生,曾经有过3次婚姻,育有10个子女,如今,只有杨拯英、杨拯美、杨拯汉健在。其他的,有的夭折了,有的与父母一同牺牲在监狱,有的为了国家建设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73岁的杨拯英,是杨虎城和第三位夫人谢葆真的二女儿。几年前,她从陕西省政协文史馆的工作岗位上退下来。

  1922年出生的杨拯民,是杨虎城将军的长子,也是杨将军被害后惟一在世的儿子。杨拯民很早就参加了革命,他参加过智取华山等战斗。历任玉门石油管理局局长、陕西省副省长、天津市副市长、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等。1998年,他在北京逝世。

  杨拯坤又名周盼,是杨虎城将军的长女,1937年,13岁的杨拯坤投身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担任中国国际旅行社北京分社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以及北京旅游局党委书记、副局长等。

  杨家的第二代中,还有一位“巾帼英雄”,她就是杨拯陆。1955年,杨拯陆从西北大学地质系毕业后,去了新疆石油管理局。1958年9月底,因遭遇暴风雪不幸牺牲,时年仅22岁。杨虎城的长孙杨协,现在已经退休。杨虎城的次孙杨瀚,1996年,杨瀚移居加拿大。因为出国,他成了杨家后人里为数不多的与张学良老人见过面的人。

  (综合新华社

南方都市报 华商报)

  张杨二将军是千古功臣

  据新华社电 纪念西安事变70周年座谈会12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并讲话。贾庆林说,张学良、杨虎城于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发动兵谏,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两位将军因他们崇高的爱国义举,被誉为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我们纪念西安事变,就是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追求统一的精神。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充分说明,各阶层、各党派,不管存在多大分歧,有多少历史积怨,只要坚持爱国,以民族利益和民族大义为重,就一定能携手共进。

  摘自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纪念西安事变7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没有罪名,没有审判,就这样被秘密处死,殃及子女部属,岂有天理?“一个爱国受难的冤魂,现在,是归队的时候了。”

  摘自杨虎城之孙杨瀚致连战的信

  “回顾复杂悲苦的中国近现代史,令人不胜唏嘘。但愿吾人皆能汲取教训,放下恩怨,致力和平,为开创美好的明天而努力。”

  摘自国民党大陆事务部主任张荣恭的回信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