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2007北京区县两会专题 > 正文

北京朝阳政协委员建议对有劳动能力者降低低保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4日01:49 新京报

  本报讯 昨日下午,朝阳区政协第十一届委员会闭幕,会议期间共收到委员提案223件。费珉代表九三学社朝阳区委提交的《对朝阳区有劳动能力的城市低保人员未就业现状分析及相关对策建议》几乎是所有提案中篇幅最长、调查数据最多、论述最详细的一份。

  调查显示年富力强者成低保户主体

  “朝阳区吃低保的人中,近六成的人在劳动年龄之内,这部分人中又有六成是有劳动能力的。”昨晚,费珉表示,近年来,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的无业或失业人员已经成为“低保户”的主体。

  九三学社朝阳区委经过半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朝阳区的低保户中,有36%是劳动年龄内同时又有劳动能力的人,在这部分人中,未就业人员占69.1%,其中无原因未就业人员占54.2%.

  原因分析低保多抑制就业愿望

  “除了个人主观原因之外,低保政策的不合理也导致了这种现状。”费珉表示,家庭条件差、文化水平低和“懒汉思想”都限制了这部分人再就业,低保制度设计不合理、促进就业政策单薄也是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提案中举例称,假设三口之家中有一人月收入1000元,除去上下班车费、饭费,所剩下的钱可能还没有三口之家全额吃低保多。再加上低保对象享受医疗补助、学费减免、节假日补助、有线电视减免等政策性补助,“低保”和“就业”就更不可比了。“这造成了政府养懒汉的现象。”费珉说,调查显示,有相当一部分低保人员通过不正当手段来证明自己无劳动能力,依赖政府发放低保救助金度日。

  提案建议降低有劳动能力者低保标准

  提案中建议,改革现有低保金发放制度,降低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者低保标准,对有劳动能力者实行临时救助,明确规定其享受低保救助的期限。在此基础上,提案建议对低保政策“搭车”的救助、补助和其他保障项目要慎重,引导这部分低保人员积极再就业。

  “没有一种制度能让所有的人都满意”,费珉表示,虽然这一建议可能引起部分低保人员的反对,但按照年龄大小、有无劳动能力区分低保发放标准,对大多数人更公平。

  -部门回应

  有劳动能力者低保简单停止不可行

  民政局相关负责人称,已出台措施避免骗保现象

  本报讯 昨日,北京市民政局救灾救济处处长丁长利介绍,现在北京的低保对象基本就是按“有劳动能力”和“无劳动能力”来进行分类管理的。

  政府鼓励低保对象就业

  现行的低保相关政策中,促进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就业的办法包括奖励机制。此外,救助渐退政策也正在实行,实现就业的低保对象,就业头个月还可领100%的低保金,第二个月可领50%,第三个月取消救助。“当然,现在的救助渐退时间长度还可以再研究和完善。”丁长利表示。

  在鼓励低保对象就业方面,劳动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对做了就业登记的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将提供免费培训,对自主创业者,还有一次性5000元的补助。

  管理措施避免骗保现象

  丁长利介绍,目前还有较为严格的管理措施避免“骗保”现象:成为低保对象要经过家庭调查、社区公示、定期复查、社区评议等环节;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每月必须参加最少40小时、最高80小时的社区公益劳动;对于3次介绍工作而拒不就业的有劳动能力低保对象,民政部门还将暂停其低保待遇。这些措施就是为了避免“隐形就业”,挖出“隐形收入”。

  据统计,在实行分类救助和就业优惠政策后,这几年北京的低保人数略有下降,约5000多名低保对象实现了就业。但丁长利也承认,这部分人占的比例很小,只是就业登记人数的约1/6.

  “现在各种观点都有,有时候弄得我们也不知何去何从。”丁长利表示,简单停止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的低保或者减少其低保期限额度,实际操作中都会造成不稳定因素。而现在,北京的低保调整机制已经建立,这一机制在收入计算、物价统计等方面,都有了一系列比较科学的办法,应可以作为继续完善和改进的基础。

  -声音

  我身边有些低保户家里存款数万,但每月照样领钱。群众举报后也奈何他不得。

  ———家住东城区的陈先生

  在低保户的准入、调整和退出等程序上,由于人手及财力紧缺,工作的进展和效率很受影响,难免会有不符合条件的“低保户”无法及时“清退”。

  ———新街口街道社保所副所长 田国锋

  除了个人主观原因之外,低保政策的不合理也导致了这种现状。家庭条件差、文化水平低和“懒汉思想”都限制了再就业,低保制度设计不合理、促进就业政策单薄也是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朝阳区政协委员 费珉

  拥有汽车、

摩托车、手机等非生活必需高档消费品;饲养高级观赏宠物的城市居民,不能享受低保。

  ———崇文区民政局

  对于是否要限制有劳动能力的低保人员在一定期限内必须就业,目前并没有相关的强制措施。就业还是需要尊重本人的意愿,而不能强迫。

  ———宣武区民政部门有关负责人

  现在各种观点都有,有时候弄得我们也不知何去何从。简单停止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的低保或者减少其低保期限额度,实际操作中都会造成不稳定因素。

  ———北京市民政局救灾救济处处长 丁长利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140,000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低保”的相关新闻
个案调查:假离婚骗取低保很普遍 (2006-12-14)
视频:温家宝考察北京粮食市场看望低保户 (2006-12-12)
温家宝勉励低保户自强不息过好生活 (2006-12-12)
“雪中炭”等您申请 市内五区低保家庭即日起可报... (2006-12-12)
南昌市青山湖区实行城市低保诚信声明制度 (2006-12-12)
重庆规定出资安排子女择校者不得享受低保 (2006-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