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大国崛起》的思想文化影响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5日19:12 财经时报
《大国崛起》的思想文化影响力

财经时报《大国崛起》启示

  思想文化影响力

  这种折射,也表现在对历史规律判断的思考上,正如纪录片解说词所说,“大国的兴衰更替是不可避免的历史法则, 500年来,在大国崛起的此消彼长中,有的大国在衰落,也有新的大国在兴起。”那么随之崛起的第10个大国又是谁呢?如果按照这一历史法则推算,在彷徨、等待了近一个世纪的中国是不是也将跨入大国的行列?

  所有这些隐含的希望,都在激发大众隐藏在内心的激情,一种莫名的亢奋也随之而起,“大片、大制作、最大博物馆、历史热。”这些“求大”心理至少说明文化复兴与大国梦想已在悄然升腾。

  那么大国崛起的真正意义、它的内涵以及它的标志是什么?这是一个令人兴奋而又困惑,同时也是一个不能不认真思考的问题。

  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去重新审视历史,而历史的演变并不只是遵循唯一的法则。

  《大国崛起》安排了这样的细节:15世纪时,葡萄牙、西班牙凭借自己的海洋大发现,率先进入大国行业,但很快就被荷兰、英国取而代之。而当后发国家德国、日本想取代这些老牌大国以不义之举侵害他国之时,无一例外遭遇失败,而且付出了相当惨重代价。

  如此安排也使得分析这一现象的学者得出相关认识。即葡萄牙、西班牙靠殖民掠夺,建立起巨大财富,但它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大国,因为它并没有给人类带来思想、文化上的影响。

  该剧学术指导钱乘旦以法兰西共和国为例,认为法兰西一直以其卓尔不群的文化影响力,向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直到今天,它依然是世界舞台上不可或缺的力量。这说明文化更是一个大国的推动力。

  纪录片法国篇中说,法兰西思想与精神圣地先贤祠的正门上铭刻着这样一句话:“献给伟人,祖国感谢他们。”这里安葬了72位法国历史人物,其中只有11名政治家,其余大多是思想家、作家、艺术家和科学家。

  正是有了对文化、思想的尊重,才塑造出独特的法国精神,从而铸造出这个国家的独特个性。

  英国首相丘吉尔曾说,我宁可失掉印度,也不愿失去一个莎士比亚。

  这看似有些夸张,却也折射出英国在成为大国过程中,除了其经济上的实力,人文科技可谓发挥出了更为巨大的作用。

  纪录片英国篇中说, 在英国成为大国中,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作品,无疑提升了英国的人文精神,而科学家牛顿的万有引力,则开启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大门,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则为英国提供了一个新的经济秩序,正是在这些力量的共同作用下,才使英国在世界舞台上驰骋近两个世纪。

  新的大国版图

  这些经验教训无疑为今天的大国,或者即将成为大国的国家提供了参考,在央视二套总监郭振玺看来,一个国家要成为大国,除了“硬实力”,还应强调 “软实力”的结合。

  这些观点也是为很多网民争议的地方,他们认为一部电视片,太有点“政治正确”的味道,原因是中国在这些年的发展中,上下早已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那就是内部稳定,外部推崇和平外交。

  一个国家外部力量的崛起,一定是它内部力量的外延。英国诺丁汉大学郑永年教授由此认为,内部力量的强大正是来源于它的文化创新。

  他同时强调,在文化体制创新的同时,也离不开制度创新。荷兰崛起就是一个证明。17世纪时的荷兰,面积只相当于两个半北京大,它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新缔造了称霸全球的商业帝国。

  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当这种模式被发现弊端时,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政府干预的方式,让这只“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经济模式的认识。

  正是这种文化、制度的不断创新和自我调节作用,使美国成为冷战结束后唯一的超级大国。

  这些是不是就是未来大国的标准?

  美国耶律大学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觉得,如果说过去的大国崛起争夺的是资源、领土,多以战争、掠夺的方式给他人带去灾难,那么今天的大国争夺的却是市场,而拥有市场的秘密就是要拥有这个时代最核心的竞争力: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这就意味着一个大国更应给他人带去机会和平等。

  正如费里得曼在《世界是平的》里所说,500年前,新航线把世界链接成一个整体,大家不再是经济海洋上的孤岛,而是彼此相连,500年后,互联网则把每个人连接在一起,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相互依赖。

  这种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社会现实,促使国与国之间无论大小更为注重的是其文化影响力,以及构造世界和平过程中担负的责任。

  《纽约时报》报道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120,000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