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文明的社会心态是让每个人站着生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7日16:53 央视《大家看法》

  王克勤:我实际上这些年经历过的场面非常的多,最多的一次,大概有将近三百多人、四百人跪在我面前。

  主持人劳春燕:但我想作为一个记者,面对这样的情景,是不是心里肯定也是很复杂?

  王克勤:我说一个实在话,一个文明的社会心态,应该是让每一个人站着生活,这是一个基本的心态。

  主持人劳春燕:小何下跪这件事情您是怎么看?您觉得他的做法是否妥当?

  王克勤:我觉得小何在情急之下的那一刹那的一跪,我可以理解;他长期的,比较长时间的,大概近十分钟的时间跪在那里,我觉得这个做法是很不妥的。

  主持人:我们这几位正方的嘉宾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王先生吗?

  马洪涛:其实我刚才说了,我说这个跪里面没有那么多的含义,对于那两位老者来说,他们可能觉得跪下去是有很深刻的含义在里面的,他们是觉得要表达一份表达一份感激之情,但是我觉得对于小何来说,他在跪的那一刹那,他没有想那么多,他的跪没有想那么多,他的跪是有目的的,他的跪是为了让对方站起来。

  王克勤:我对你刚才前几句话是认同,但后边的这样一个结论我是不认同的,就是在情急之下,我也做过类似的动作,但并没有跪,因为对跪本身我不认同。

  马洪涛:如果它仅仅是一个手段呢?

  王克勤:我觉得不能这样简单的理解,跪本身实际上在近一百年的历史上,中国人或者更多的文明社会的人们已经认识到,跪并不是一种好的理解和好的文明的方式。

  主持人劳春燕:王记者是不是我们已经把小何的这个下跪举动想太复杂了?因为小何毕竟刚刚参加工作还不过半年的时间,我们的记者其实也特地去了你家进行采访,听说你没有把这个事告诉你父母亲对吧?

  何永刚:没有。

  主持人劳春燕:为什么没有告诉他们?

  何永刚:我觉得就是一次很普通的采访,这没什么可说的。

  主持人劳春燕:那你想知道他们对这件事的看法吗?

  何永刚:我想知道。

  主持人劳春燕:一起来看看记者的采访。

  何永刚的老家在漯河市舞阳县何口村,他的父亲是村主任,在村里特有威望。跟村民们说起何永刚,大家都觉得挺自豪,说从村里出去的人中,就这么一个当了记者的,如今,外界把记者下跪事件炒得沸沸扬扬的,可乡亲们对此却一无所知,何永刚的父母也不例外。

  记者:“你儿子成名了。”

  何永刚的父亲:“成啥名成名。”

  记者把从郑州带过去的报纸拿给何永刚的父亲,直到这时,他才相信他的儿子真地上了新闻。

  何永刚的父亲:“应该,不能瞧不起人,你跪下了,对人家也是个安慰。”

  记者:“给你们下跪过吗?”

  何永刚的父亲:“没有,没有。”说后笑了。

  主持人劳春燕:小何对于父母亲的这种反映感到意外吗?

  何永刚:不意外。

  主持人劳春燕:那么我们也了解了小何的生活的一些背景,咱们的这边几位反方嘉宾还有我们王记者,你们是不是对小何下跪的举动有了更多的了解呢?

  董路:我非常同意洪涛的这个观点,这一跪本身对于小何来讲,它可能是一种简单的行为,瞬间的一种情绪的冲动,那么现在我们其实在讨论的,不是他的动机,而是这个事情的结果。结果是他成了新闻事件的主角,结果是新闻界对于小何的这个举动产生了这些争议,结果是网上有更多的网民关注这个事件。

  喻国明:这个结果不是由于小何下跪本身就必然会成为新闻,我没有否认他的新闻价值,但是本报把他,因为自己做出来的事情,把它报道出来是不妥当的。

  段君伟:我们的目的还是为了救助梁金柱,结果梁金柱没救助成,大家都去关注这个事。

  王江月:我觉得这个报社来报道这个事情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我觉得过份来渲染下跪这样的一个行为,这个是要把小何推到了这个潮头。

  董路:我想送小何五个字,可贵不可跪,其实你的敬业精神其实很可贵,包括你的那种情感,同情心,都是很可贵的,但是我真的不希望在未来再看到就说,你的身体依然下跪。

  主持人劳春燕:等一等,马洪涛你亮了什么题版?可跪可贵。

  马洪涛:刚才董路说可贵不可跪,我认为是可跪可贵。

  主持人劳春燕:怎么理解?

  马洪涛:因为我刚才说了,我的判断其实也得到了小何的认同,他在跪的那一刹那,他是想让对方站起来,他跪的目的是让对方取得跟他一样的平等。

  主持人劳春燕:所以你觉得这种精神很可贵。

  马洪涛:对,如果说我觉得我们能够用什么样的办法让跪的人都站起来的话,我们可以用任何的办法。

  王克勤:洪涛这个观点正好是错误的。你的跪使不平等更加地加剧。

  主持人劳春燕:好,我们再接着来看一下石主任,平等。

  石述思:我也送你一句话吧,我们的节目要结束了,总结一下。我觉得真正的平等,不是形式上的,是心灵的平等,希望尤其对于新闻记者而言。

  主持人劳春燕:我发现今天董路带了一个好头,大家都开始写题板了,来,一鸣的建议是什么?将心比心。

  路一鸣:将心比心地去理解那些人的生存状态,将心比心地去理解小何当时的反映,将心比心地理解董路为什么觉得炒作一个本栏目、本单位的记者也是可行的,将心比心地理解那么多受众如果发现是自己炒作自己的时候,是多么的不可忍受。

  主持人劳春燕:来,我再来听一下王记者有什么建议?

  王克勤:以激情之心关注,以冷静理性的姿态去采访调查,作为一个理性的记者。

  主持人劳春燕:这一次的事件之所以会引起那么大的轰动,我想也是反映了社会公众对于公平的一种渴望,虽然说小何这样的做法,从职业的角度来看,可能的确是有点出位,但是我想,至少我们从他身上看到了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所谓铁肩担道义,妙手助文章,追求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关注社会的的弱视群体,永远都是我们媒体从业人员的职责所在,好了,周末大家问看法361。感谢各位来到演播室参与我们的讨论,也感谢电视机前观众朋友们的参与,我们下周同一时间再见。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87,000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