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国青年》杂志专题 > 正文

美国的伊拉克之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8日15:29 中国青年杂志

  文-张国庆

  美国的中期选举以民主党全胜的场景落下了帷幕。共和党政府没有想到的是,四年前成就共和党人的伊拉克主题,如 今却成了他们在中期选举败走麦城的关键所在。而伊拉克战争的积极发动者拉姆斯菲尔德也因此辞去了国防部长的职位,美国 的鹰派势力受到了很大打击。安南近日称伊已陷入内战。伊拉克发生的一切证明了,由于鹰派所犯的错误,那里发
生了类似“ 军事政治切尔诺贝利”的事件。

  好的开始仅仅是成功的一半

  对拉姆斯菲尔德等人来说,2003年的3月无疑是一个美好的回忆。那场迅速的军事成功,反映了美军的绝对实力 ,但也从此拉开了伊拉克漫长困境的序幕。正如一名高级军官说:“占领伊拉克时,美国的军事行动完成得可算完美。但他们 的主要失误在于没有想好在接下来的阶段怎么办。”如今,就连鹰派都不得不承认,在计划伊拉克行动时,美国没有考虑到重 建阶段。“他们以为民主自己会突然出现……”

  显然,五角大楼里跃跃欲试的“战士们”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政治前提,在实现民主政体之前得有一个政府。重建成 功的出发点是建立一个正常运转的国家机器,它首先需要保证公民的安全和良好的经济基本条件。让纸上蓝图的策划者始料不 及的是,美军占领巴格达后随即便遇到了巨大的行政管理真空:在行政机关里不再有人接电话,不再有人负责修理水管、管理 石油管道,尤其是不再有人负责安全。虽然维持秩序力量的消失对出现这样的后冲突情况是典型的,但布什政府恰恰没有对此 作好准备。

  事实上,要控制伊拉克,美国需要借助于当地武装力量的帮助。而美国的第一个重大失误恰恰就在于解散了伊拉克军 队和萨达姆的“军事机构”,而没有将这部分力量收为己用。这是因为,对于幅员比较辽阔的伊拉克来说,美军人数还不够多 。前苏联在阿富汗也正是犯了相同的错误。

  五角大楼的决策者们万万没有料到,解散伊拉克军队竟然造成了如此严重的后果。仅仅一眨眼的工夫,40万除了会 扣动扳机外啥也做不来的伊拉克士兵丢了饭碗,而且这样做无疑等于得罪了200多万人(按一个伊拉克家庭6口人计算)。 事实也正是如此,大部分被解散的士兵加入到其他军事组织中去了,他们不仅袭击美军及其盟军,而且还袭击所谓的“通敌者 ”。另一方面,由于伊拉克边境线长,解散军队也为外国恐怖分子大开方便之门。

  被浪费的好感

  更重要的是,在占领巴格达后最初的半年多时间里,美国浪费了伊拉克人对他们的好感。

  一般来说,军事占领要想奏效,占领军的规模和占领者的投入态度必须给民众留下深刻印象。美军进占后,巴格达出 现了暴力掠夺活动,一直处于无序状态,这大大削弱了普通伊拉克人在目睹美军推翻萨达姆后心中产生的敬畏之情。而美军放 任占领之后出现的抢劫行为不管,也给伊拉克人留下了强者为王的印象。可以说,伊拉克人对美军的反感与自从夺取巴格达以 来,美军在伊拉克建立的秩序有关。

  同样堪称愚蠢之举的是,美国派驻伊拉克的最高文职行政长官保罗·布雷默下令“清除阿拉伯复兴社会党”,这使得 伊拉克失去了那些最富有经验的管理人员。与此相关的是,在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方面,美国投入的财力物力却最少——华盛顿 希望以最低的代价完成重建,而这多多少少辜负了许多伊拉克人的期待。

  2003年整个夏天,伊拉克的断电情况与不安全局势使得美国的信誉大幅度降低。伊拉克人不解:“世界上最强大 的国家只用了三个星期就让萨达姆·侯赛因倒台,却怎么可能无法恢复秩序与供电?”而为了驱赶暑气,缺电的伊拉克人可谓 想尽了办法,他们有的用扇子在冰块上扇风,并用这种“人工空调”来为屋子各处降温,有的则整夜在屋顶上露宿。

  如同西方人在见面时谈论天气一样,两个伊拉克人见面后的话题很自然就落到了电上。大家对强大的美国军队无法恢 复电力供应感到十分不解。

  法治秩序迟迟无法到位,电力供应时断时续,人们越来越感到沮丧悲观。许多人希望美军尽早离开。“解放”以后, 巴格达人对这个城市的生活有了一种新的说法,那就是“明天会更糟”。这种失望的情绪即使没有直接转化为对美军的反抗, 也间接地支持和声援了那些反对的力量。

  政治上的误诊

  对政治局势的错误估计会带来十分危险的后果,就像医学上的误诊一样。伊拉克局势就是很有说服力的铁证。

  由于对困难估计不足,无论是美国政府、军方还是国民,都对伊拉克情况的迅速好转抱有较高期望值,这也使得人们 普遍缺乏耐心。而正如美国政治学家弗朗西斯·福山所说的那样,历史经验已经表明:在国家建设正常运转的地方(如二战后 的德国、日本、韩国),美国军队至少呆了两代人的时间,即40年或50年。但在美国驻军不到五年的国家(如海地),美 国的干预没有必然性地导致情况向好的方面转变。

  这种缺乏对困难的充分准备也体现在拉姆斯菲尔德的自相矛盾的说法上。拉姆斯菲尔德坚称,少量兵力就足以解决伊 拉克问题——既包括战争初期的问题,也包括战后出现的所有问题。而没过多久,拉姆斯菲尔德就无奈地承认,他可能不得不 违背自己的诺言,尽管此前他曾发誓说,所有美军士兵在伊拉克驻留的时间都不会超过12个月。

  历史充满了戏剧性的“恶搞”:在入侵伊拉克的时候,很少有人——尤其是布什政府——预计会出现任何持久的抵抗 。相反,布什和布莱尔预计“联军”会被作为解放者受到热烈欢迎。甚至在抵抗运动开始出现的时候,美国政府和媒体也几乎 都认为是萨达姆政权的残余,外加外国恐怖主义分子,因此根本不把他们放在眼里。

  但现在,没有人再会认为那只是萨达姆的残余了。而在认知这种现实之后,即便是美国的盟国也纷纷萌生退意,不仅 无意派遣更多部队参与这场正在扩大的冲突,还纷纷表示要提前撤军。

  相比之下,美军就显得要尴尬许多。还是在101空降师开往巴格达的时候,该师指挥官戴维·彼得雷乌斯少将问了 一个令人难以忘记的基本问题:“告诉我这一切将如何结束?”而今,问这样问题的人已同谈论天气的人一样多了。

  不过,进去容易出来难。在经过一番认真的研究后,来自两党的外交政策专家承认,美国贸然撤兵可能有损于美国的 信誉,也会使阿拉伯世界的改革半途而废,并且把伊拉克变成恐怖分子以及伊朗、叙利亚等邻国军队的游乐场。即便克里的外 交政策顾问南希·斯特森也相信:“要是我们一走了之,那里会乱作一团。”

  这种窘况使人们想起上个世纪初发生在伊拉克的事情。那时,另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进入了巴格达,而从埃及向东北 推进的其他部队则占领了巴勒斯坦。在战略家和知识分子的怂恿下,这些部队还将很快进军大马士革,并对伊朗和波斯湾国家 施加影响。他们还希望能披上解放者的斗篷,鼓励沙特阿拉伯和约旦进行政权更迭,并期待着发出充满希望的讯息:既然压迫 者被打败,“整个阿拉伯世界将再次一举成名”。在历史学家看来,这是一群决心使整个中东地区变得安全和稳定的人——这 对全世界而言无疑是件幸事,而对他们自己的霸权主义国家而言更是一件幸事,这个国家就是英国。

  而正如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所说,确切地说,历史从不毫厘不爽地重复自己,但它往往会给那些完全忽视历史的人 以重击。上个世纪的英国也曾在这一地区获得军事胜利,但不久形势就急转直下。在伊拉克,部族领袖吵得不可开交;尽管英 国的托管统治要强于巴格达的直接统治,库尔德人心中的怨气还是一触即发;逊尼派和什叶派之间存在着由来已久的分歧;阿 拉伯人和犹太复国主义者的相互疑虑和斗争愈演愈烈;民族主义者和反西方的知识分子逐渐崛起;清理水路、植树造林等社会 经济措施也都无法平息这些情绪。撤退,最终成了英国人的不二选择。

  失算的“鹰”

  同样遭到痛击的,还有“9.11”后曾如日中天的以新保守派为代表的鹰派。如英国学者托比·道奇所揭示的那样 ,新保守派在20世纪90年代末把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谋划如何推翻萨达姆。但问题是,当他们重新掌权后,似乎没有花费多 少力气来实实在在计划一下,一旦萨达姆下台,美国应如何应付伊拉克。

  出现这些明显的疏忽,并非偶然。其一便是美国主要决策者没能正确认识伊拉克及其国家-社会关系。

  有确凿证据表明,美国政府的战略顾问们预计,空战开始时或战后初期,一次起义或政变可能会把萨达姆赶下台,统 治结构将保留下来并且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将失去对国家的控制。他们以为伊拉克“解放”以后,它的国家结构基本上完好无损 ,能够连续运作,公务员也会非常愿意为“解放者”服务,管理政府机构。但现实是,联军临时权力机构看到的不是一个有凝 聚力的国家机器,而是一个需要花费多年时间和大量资金去重新组建的政府空壳。

  战前缺乏充分策划的另一个原因是,布什政府内部存在不同意见。事实上,布什政府内部鹰派与鸽派的争斗早已是公 开的秘密:五角大楼的文职领导班子主要由新保守派组成,他们从就职以来就渴望对伊拉克采取军事行动;但国务院在伊拉克 问题上,则采取了更为谨慎的态度,主张利用多边途径。这些方法和思想上的差异导致两派关系紧张,在制定战争和战后计划 时,无法达成一致意见。这种矛盾尽管被早期的军事胜利掩盖了,但在伊拉克战争陷入僵局后,矛盾却全面爆发了,并迅速演 变成全国性的分歧。

  民心之战

  事实证明,赢得战争与赢得民心是两回事,并且后者往往是起决定作用的事情。在题为《一面平叛,一面树敌》的评 论中,美联社相信,美国在伊拉克的最大失败是未赢得民心。这种“失败”表现在,每结束一场战斗,美军都要统计两个数据 :消灭了多少敌人、制造了多少敌人。这充分说明了美军的艰难处境:它一条街一条街地平定叛乱,本希望赢得伊拉克民心, 却恰恰引起了他们的反感。

  当被问及为什么如此敌视美国人时,文化的侵犯和羞辱的感觉经常被伊拉克人提及。任何到费卢杰等地区采访的记者 都会发现,驻当地美军与当地民众的关系十分紧张和冷漠。当地的民众表示,驻伊美军对他们态度粗暴,他们对此感到极端愤 怒。最让当地民众感到不能容忍的是,他们认为驻费卢杰美军极端不尊重当地的宗教风俗习惯。而今,由于美军冒犯伊拉克文 化而引起的冲突已举不胜举。

  而在这一切的背后,则彰显鹰派的傲慢与偏见。如今,就连最初支持伊拉克战争的一些人都承认,美国人最大的愚蠢 是填鸭式地向那些不需要的人推广民主。还是在冲突开始前,亨廷顿就曾警告说,如果美国人进入伊拉克,那将会发生两场战 争。第一场是针对萨达姆、针对其政权、军队及其军官的战争。这场战争用一个半月就可能打赢。第二场战争将会是一场针对 伊拉克人民的战争。这场战争在独裁统治垮台后就开始了,随着逊尼派穆斯林在费卢杰市的反抗,战争爆发了。而这场战争, 美国人是永远也打不赢的。

  而在相当多的比较伊战和越战异同的文章中,有历史学家则多次提醒五角大楼的鹰派,若干年前,越南人已经凭着极 大的勇气和智慧证明了,人民战争能克服最可怕的困难。美国人拥有最厉害的武器,但是越南人拥有民心,结果是,到了最后 ,甚至使美国公众都相信这场战争是打不赢的。

  这使人想起海卡尔说过的话,“一个小国的悲剧是爆发内战。因为战争以内战开始,而后很快变成一场世界各国参与 的国际战争。”现在也许应把这句话改为“一个大国的悲剧是在全球化时代对一个小国发动一场不保险的战争。”

  这场“不保险的战争”似乎真的与越战不同。一些美国学者警告说,尽管越战以美国人丧失颜面与尊严而结束,但是 并未根本改变美国的大国地位。与伊拉克不同,从地缘战略上讲,美国人对印度支那并不怎么感兴趣。但是,伊拉克却蕴藏着 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丰富的石油资源。如果美国失败,从而被迫撤出伊拉克的话,将会对该地区的其他国家产生严重的后果, 最后一个不可战胜的超级大国的光环也将从此消失。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