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泥人张传人要求从文化遗产名录中除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5日09:58 环球人物

  2006年夏,“泥人张”传人向文化部提出:请求撤销《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天津泥人张”项目。民间瑰宝入选名录应属幸事,自请除名的背后,有怎样的曲折?

  “泥人张”百年世家 一门官司

  说起“泥人张”,几乎人人都会想到那些千姿百态、笑容可掬的小泥娃娃。然而,在天津古文化街深处、通庆里的一座幽静小院里,“泥人张”第六代传人张宇,却苦笑着摇摇头:“那些根本就不是‘泥人张’。”

  一千余件真正的“泥人张”绘塑,都珍藏在这间张家自办的“泥人张美术馆”里。远自1844年张明山轰动京津的成名作《余三胜像》,近到张宇正在修复的《麻姑献寿》,一个家族六代人的艺术传承,就静静地展示在我们眼前——风格写实,色泽清雅,描绘细腻,与简单的小泥娃娃判若云泥。而六代传人的黑白肖像,也整齐地挂在墙上。

  仰望着第一代先祖张明山的肖像,张宇说自己只是六世孙,“泥人张”三个字,已永远地属于张明山了。随着他的讲述,那些久远而艰辛的记忆,顿时鲜活起来。

  “只比真人少一口气

  1826年,张明山生于晚清。他的一生充满传奇,入津门、进皇宫、旅上海,仿佛每一段际遇,都是为了成就“泥人张”的艺术特色。

  童年的张明山,随父亲从家乡绍兴辗转流落到天津,在窑工聚集的老城西北面落了脚,靠着就地取泥,烧制小玩具勉强谋生。时值道光年间,天津开埠,各式的西洋文艺作品涌入其中。小明山出入市井,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接受了西洋“写实派”的影响。别人还在兜售着“大头小身子”、表情夸张的传统泥人,唯独他小小年纪,叫卖的已是酷似真人、细腻入微的泥塑。到他18岁那年,京剧名角余三胜来天津演出,张明山一面看戏,一面“袖底乾坤”,当场就把戏中扮相捏了下来。那眼神、那身段、那架势,“简直神了,只比真人少一口气”。“泥人张”的名头立即轰动了津沽。如今,这件惊世之作就放在美术馆最显眼的位置上,而它的历史价值几乎和艺术价值并重——由于当时缺少照相技术,《余三胜像》已成为研究早期京剧形象的唯一依据,被印在大部分京剧史书的开篇之页上。

  盛年之时,张明山被召进了紫禁城,专门为慈禧、各府王爷和官员们塑像。那时对待“御用匠人”的条件十分优厚,做瓷器的、做玉器的、捏泥人的,都各有一个院落,配上了书童和助手,按月送来薪俸,还准许买房置地。皇宫生活给张明山的泥人儿平添了端庄、秀丽的宫廷气度,打通了雅俗共赏的艺术界限。至今,故宫博物院、颐和园乐寿堂还分别收藏着张明山的《惜春作画》和“八匣泥人”。

  街头艺人的“登堂入室”,毕竟是以禁锢匠人的自由为代价的。张明山不甘心,想方设法出了宫,悄然抵达上海,住在著名画家任伯年家里。这一回,海派文化中精致、淡雅的色彩更是吸引了张明山,他将其用在了泥人上,形成了明快典雅的色调。一时之间,广受南方市民、商人主顾的欢迎。

  返回天津后,张明山的泥塑艺术已臻极境。就连一生不替人作传的南开大学创始人严修,看到张明山为其父亲、叔父所捏的塑像后,也被其中技艺和风骨震撼,破例为张明山立传。多年以后,徐悲鸿拜访严修时,这两件塑像又让一代美术大师惊叹不已,写下了著名的《过津购泥人记》。他给这种集雕塑和彩绘为一体的浪漫写实作品定下了“学名”——绘塑。

  张家后人被控“侵权”

  张明山的第五代孙张乃英老先生来到泥人张美术馆时,正是午后。静谧的庭院里,厚重的木门“吱呀”一响,老人清矍的身影出现在我们眼前。

  “泥人张”家族的艺术资料,能如此完整地保留下来,张乃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小时候,他生活在第二代传人张玉亭的身边,曾祖父的老作坊十分热闹,达官贵人、贩夫走卒闲坐聊天,老爷子就照他们的模样现捏,既有趣,又把原汁原味的生活融进了艺术。那时的作品,多是祖孙合作的结晶:张玉亭负责主要的塑造和人物把握,张景福、张景祜兄弟收拾细节,张铭专司彩绘,而小乃英的“职责”就是磨墨,看着做,跟着学。四世同堂的岁月,成就了“泥人张”创作的巅峰。

  但童年的快乐很快遭逢了巨变。先是张景福的早逝,继而是张景祜的北上。张乃英清楚地记得,一家人里,祖父张景福捏泥人的技法最具特色,他一直都想在艺术上“走出自个儿的道”。然而兵荒马乱的年头里,独自开作坊的梦想无从实现,1945年张景福便忧郁而终。直到建国以后,民间艺术才受到重视。有一回一位中央领导看着张景祜送来的“泥人张”绘塑,赞赏地说 :“你得教学生啊!”可几经战乱的家族作坊只能勉强维持,哪来的学生呢?另一位领导听罢笑道:“学生我替你找。”于是中央美术学院的工作室成立,张景祜开始了执教生涯。

  然而,年少的张乃英没有料到,“泥人张”悲辛的法律

维权之路,由此拉开了帷幕——“找学生”的话传到天津,变成了一个“政治任务”。

  1959年,天津艺术博物馆把他的父亲张铭调过去,办起十几人的中专班,开设素描、色彩和泥塑课程。这次授业仅两年时间就结束了,但在“文革”的混乱中,其中一部分学生却于1974年成立了“天津彩塑工作室”,要以“革命青年”的新泥塑打倒 “张家黑店”的旧作品。“文革”结束,更大的打击却接踵而来。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06,000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