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北京仅三成胡同格局完好 居民幸福感受影响(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5日15:23 国际在线

  调查显示北京仅三分之一胡同格局完好;本报记者探访胡同生活现状

  

北京仅三成胡同格局完好居民幸福感受影响(图)

  崇文门花市头条胡同,一名男子从狭小的通道走过。花市头条胡同的南侧已经被拆,一个工地正在施工。

  本报记者倪华初摄

  本报讯 12月18日,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公布了对北京二环以内胡同的调查报告,结论是北京仅三分之一胡同完整地保留原格局,旧城保护面临尴尬。连日来,本报记者对一些胡同进行调查。在调查中发现,正在拆迁的胡同内居民急切地盼望胡同早日拆除,以摆脱生活诸多不便,而格局保持完整的胡同居民则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胡同风貌保护是否完好影响着居民对胡同保护的态度也影响着居民幸福感。

   残缺胡同居民盼拆迁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的调查显示,被调查的一些胡同有的仅保留了20米长的平房,已经不能算胡同,只有几处四合院,如花市头条、手帕胡同等,被调查总数的15%(205条)胡同已全部改建。

  花市头条和手帕胡同均位于崇文门外,花市头条只剩下北半侧胡同,南侧是正在建设的楼房,手帕胡同只剩下西侧半条胡同,胡同平房大多是饭馆。花市头条和手帕胡同中间,原来有花市二条、三条、四条胡同,现在均已建成楼房。手帕胡同再往南是健康里西巷,两名居民表示,他们认可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的调查。“我们这里10年前就说要拆,但现在房子越来越破,连有线电视都接不上,还是没拆。”

   专家反对改善居住与文保对立

  北京市非物质文化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赵书认为,有些胡同居住条件差,可以分为管理问题和使用问题。房子长年没有太多维修,是有关部门的管理问题,如果房子只够居住几家,而实际上居住超过几倍的户数,就是使用问题。

  “一个城市只有保持自己的文化性格才有存在价值。北京早已形成以四合院为主的建筑格局,这是中国人的文化观念也是居住的文化形态。”

  赵书认为,不能把改善居住和保护古城风貌对立。“四合院文化在世界上具有独立性,我们必须保持北京的记忆。”赵书说。

   专家观点

  “市民文化应和宫廷文化画等号”

  北京市非物质文化保护专家赵书认同微循环改造

  北京市非物质文化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赵书介绍,北京的宫廷文化保护比较好,但除宫廷文化,还有市民文化,市民文化和宫廷文化是画等号的,不能是皇帝的就保护,平民的不保护。

  “走在胡同里,许多四合院门口都贴着保护的牌子,但牌子上没有写哪个单位。北京公布过两批街区保护名单,第一批划定了25片,第二批增加了15片,但没有具体保护的单位。如果把四合院作为一种文物,就应当给予文物价值和历史地位,设置专门的维修费用,还可以立法保护。”赵书说。

  赵书称,北京经过多年旧城改造,剩下的胡同不多,没有拆的胡同占北京住宅面积很小的比例。所以更加珍贵,处理起来应该更加慎重,必须站在人类文化学的高度上处理。“北京不仅属于当代,还属于子孙后代。”赵书说。

  赵书说:“名人故居增加了胡同的历史价值,实际上北京有800多年的历史,哪条胡同都有历史,只是缺少人们的发掘。”

  “我比较认同微循环改造,改造后还是原来的样子。”赵书表示。

  1

 [1] [2] [下一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