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北京仅三成胡同格局完好 居民幸福感受影响(图)(2)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5日15:23 国际在线

  记者探访

  古城风貌、邻里亲情保持原味

  探访地点:府学胡同

  府学胡同位于交道口,胡同居民将其称为“文物胡同”,胡同里不少平房的门上都贴着蓝色小牌子:“保护院落”。

  胡同西口来往的公交车很多,但走入胡同100米,就可避开汽车声,白天出现在胡同里的居民以老人为主。近日,胡同里戴着红袖标的张大妈说,她习惯了胡同安静的生活。张大妈解释:“这古城风貌保护很好,老邻居也在这,住楼房的女儿时不时接我过去,我住不了几天就想要回来。”

  文天祥祠位于胡同中间,工作人员杨先生说,附近居民大部分都来过文天祥祠,有的居民还把朋友带来。“胡同里经常有一些老外,乘坐三轮车观看四合院。”北京市文物局就在文天祥祠旁边,看门的董先生说。

  身边尽是高楼只剩半条胡同

  探访地点:花市头条

  近日,崇文区西花市大街北侧,居民张老先生和老伴站在路边晒太阳,该地区拆迁后高楼林立,阳光洒不到路上,只有搜秀影城后面的工棚不高,老两口每天在这站一会儿。

  花市头条南半边的平房全部拆除,一排挡板放在胡同南侧,南侧的高楼挡住太阳,走在胡同里感觉冷嗖嗖。胡同南侧堆着的垃圾被冻在一起。胡同长约300米,西头是崇外大街,走出东头则是新楼。胡同一位居民称,上世纪50年代搬到这,院内房子几乎没修过,邻居的房子墙裂开了一个能伸进拳头的缝。

  “为什么南侧拆了,北侧不拆?我们希望早拆。”看着南侧拔地而起的高楼,居民们说。胡同北侧一家小学现在成了拆迁办的办公用房,说起为何没拆除北侧,拆迁办一工作人员笑了,说可能有四合院要保护。

  京剧名角故居隐身大杂院

  探访地点:铁树斜街

  谭鑫培故居位于大栅栏铁树斜街,门口没有牌子,里面是大杂院,住在院口一名女居民并不知道这是名人故居。

  谭家第五代孙女谭凤珠居住在一间半老房里,院子里建满平房,房子之间的路只有1米宽。“我们家原来有近50间房,后来国家收回了。”谭凤珠说。她现在居住的房子已有百年历史。

  谭鑫培第六代孙女谭晓咪说,谭家想把故居建成谭鑫培博物馆,海外的朋友有意向投资,但院里住着许多居民,院子的地他们收不回。

  谭晓咪说,铁树斜街住过许多名角。谭鑫培故居往西100米就是梅兰芳故居,门口也没有标志。梅家人已不在此居住,现在故居两边分别是男女厕所。现在该故居居住的王春林说,院里共有7户,都知道这是梅兰芳故居。

   总有人来拍当年德国人砌的墙

  探访地点:东交民巷

  舒文秀上世纪50年代搬到东交民巷11号院,旧社会时,她曾经看到过“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近几年,她多次向年轻居民说起那段历史。

  舒文秀住在11号院红楼里。她搬到东交民巷后,11号院旁边还是外国使馆,舒文秀回忆起当年站在楼顶看使馆演电影时,兴奋得直笑。舒文秀说,使馆搬走后,盖起几座高楼,门口的汽车多了,胡同里稍微乱了一些。胡同东口看车的两名老师傅对一堵德国人盖的墙记忆颇深,他们说每天都有人过来拍墙的照片,“墙西部的颜色与东部不同,因为西部是后来仿建的。”

  来源:新京报

[上一页] [1] [2]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