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法学教授质疑高考改革:借考试费敛财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8日10:10 青年周末
北大法学教授质疑高考改革:借考试费敛财
备考的学生

  高考改革风声又起。这次,教育部开始考虑将每届一次高考改为几次。

  12月26日晚,教育部例行新闻发布会后,发言人王旭明对本报记者说,教育部的改革计划还没到向外公布的时候。“只能说教育部在酝酿,明年肯定不会改。

  “教育部欲将一次高考改多次”的消息从12月25日早晨挂上门户网站,至记者发稿时止,评论已经高达1900条。

  评论的网民中大多数持反对意见,认为教育部此举非但不能改变高考的残酷本质,反而会加重学生、学校、家长乃至全社会的负担。

  这时,两个人的观点尤其值得关注。

  一个是最早提出“一改多”设想的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另一位,是宣称“一考定终身最公平”的

北京大学法学教授,高考问题专家孙东东。

  朱清时对高考的设想是:高中三年,每年2次全省统一期末考,6次平均成绩占总分的50%;高考保留,占另50%。这种设想被称为“1变7”,是教育部列入考虑的方案之一。

  同样的,也受到一些网友的质疑。

  本报记者分别采访了在此问题上针锋相对的两位专家,一场关于高考改革的PK正在进行中。

  辩题一:论金钱

  借考试费敛财?

  教育部要多收几个8亿?

  “我们做过调查的,高考发挥失常和发挥超常的学生只占极少数,为了这极少数的人去改革,我认为不值得。”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孙东东说。他曾针对复旦大学通过面试招生的做法提出“一考定终身目前最合理”的观点,到今天,他的观点依然没有改变。

  “可以推测,明年全国高考生将有1000万人,每人收80元钱考试费,那是8亿。如果改成三年下来考6次或者7次,那要收多少个8亿?”孙东东说。

  在网友的留言中,担心教育部因此多收钱的言论不少。“难道要让考试费成为压垮家长的最后一根稻草吗?”有网友说。

  只不过是把原来各自花的钱集中起来花

  “你在第一句一定要给我写上,我们绝对支持教育部的这个做法。”朱清时提醒记者。

  面对大家普遍质疑的“增加成本值不值”的问题,朱清时说,中科大一直在做看起来“不值”的事——中科大少年班。

  “我们每年为了招50个少年班的学生,要派好多老师到全国各地,这项花费是很大的。”朱清时说,“但是高校的目的就是要招到更好的学生啊,这个目的和花的钱比起来,我认为是值得的。再说大一点,如果不改革,就会耽误一代代的年轻人。再高的成本,和耽误年轻人比起来,都是小的。”

  朱清时认为所谓“成本”是在出题、考场维护、保密、阅卷、统计之类的环节上产生,而其中很多环节从过去到现在一直都在做。“考题总要出吧?卷子总要批吧?只不过原先是各个学校自己做,现在集中起来统一考而已。可能就是保密工作要多下点力气,总的来说相信增加的这部分平摊到各个学校和各个考生身上的,并不多。”

  辩题二:论负担

  学生负担增加还是分流?

  高考压力不可能淡化

  “只要考试成绩一天和高校招生挂钩,高考压力就不可能淡化。这点没什么好说的。

  “素质教育说了那么久,有多少中学真的不重视升学率?”孙东东说。

  “一考定终身”是畸形的

  在所有反对意见中,朱清时觉得最需要关注的就是改革之后学生负担是否会增加。

  “我们要想想高考给学生带来这么大压力的源头,就是一考定终身。”

  我们以前太重视高考了,这种极度不平衡是不正常的。强调平时的考试反而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

  再者,平时的考试究竟是什么形式,也可以讨论。我觉得,音乐、美术、体育都应该融会进去,只要各省能够形成一个具有可比性的量化系统,考试究竟是严肃的还是轻松的,形式并不重要。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82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