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出关键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5日18:48 中国青年杂志

  策划-《中国青年》第一编辑部

  统筹-李纯

  2006年12月10日,第17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活动在京揭晓。

  荣获本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称号的是:解放军第十八医院三十里营房医疗站护士长姜云燕(女);广东省广州市公安局侦查科教导员庞波;人民日报社教科文部记者赵亚辉;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系统结构研究部主任孙凝晖;安踏(中国)有限公司总裁丁志忠(回族);贵州省从江县雍里乡大塘村博爱卫生站医生李春燕(女,苗族);河南省保护未成年人委员会办公室辅导员洪战辉;湖南湘潭花枝新天地旅行社有限公司导游员文花枝(女);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师侯晶晶(女);内蒙古自治区开鲁县东风镇东明村党支部书记梁长武(蒙古族)。

  接受采访时,不止一个杰出青年向我们强调,“其实,我真的觉得自己很平凡。”那么,是怎样的一种品质,引领他们实现了从平凡向杰出的飞跃?这组专题,将为你解读杰出的关键词——

  关键词:高洁

  姜云燕: 高原成就了我

  采访-本刊记者 陈敏

  图-李雁刚

  作为全国海拔最高的医疗站的护士长,姜云燕对高原的感情很复杂。

  医疗站位于海拔3700米的喀喇昆仑山腹地,照顾天山和阿里高原44万平方公里之内的驻军官兵。18岁那年,云燕被高原边防战士的故事所感召,奔波12个昼夜来到新疆叶城,历经困难最终打动南疆军区党委,被破格批准入伍,成为一名高原兵。

  起初,她和高原是对抗的。

  她必须克服种种高原反应,忍着头痛欲裂的痛苦,在巡诊过程中冰河,抵抗暴风雪、泥石流、雪崩、山体滑坡。

  她必须面对高原寂寞。高原兵们有的是父母送来锻炼的独生子,有的是想圆军旅梦想的小老板——但是面对冰冷雪山,兵们曾经无一例外地感到失落。“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四季穿皮袄”,没有战死沙场的淋漓,只有日复一日的绝寒孤独。

  她必须战胜高原,竭力保护每一位战士。高原兵们容易心脏肥大,容易胃溃疡,容易感冒,护理的一个小疏忽,都可能危及生命。所以她不顾危险主动申请上山,13年来为官兵巡诊4万人次,行程8万余公里,为兵们笑过,也刻骨铭心地哭过……

  然而,这凛凛的雪域高原,也让云燕迅速成长,并体会直达灵魂的温暖。

  兵们因为高原相互体恤。汽车兵上山会给护士们带上巧克力和水果,五颜六色的发卡。哨卡的兵们下山也会给她们带来风化的云母石和水晶石……云燕和护士们就为战士带去绿色植物标本,亲手编织的手套和鞋垫。官兵们为此编过歌谣:“戴上爱心手套,站岗时钢枪握得更紧;垫上爱心鞋垫,巡逻时脚步走得更实!”

  半年前,云燕和两个护士去了一趟海拔5380米的神仙湾哨卡。她事先询问过哨卡的连长,知道有名新兵刚好满18岁,于是特意买了一个大生日

蛋糕。车上一个昼夜,她捧着蛋糕不敢合眼,生怕把漂亮的奶油花儿颠坏。

  小战士看着蛋糕很激动,说自己能够穿上光荣的军装,在中国最高的哨卡过18岁生日,觉得非常自豪!他说一句停半天,因高原缺氧显得气短声哑,但那张高原兵特有的紫胀的脸上,却努力展开笑容,让云燕不由自主眼睛湿润。

  如今,云燕和高原已经融为一体。“我甚至感谢这个高原,是她最终成就了我,让我由衷体会到一种荣誉感、责任感,也帮我实现了成为好兵的理想。”

  记者:获奖之后的心情?

  姜云燕:心情很复杂,觉得更多的是压力。我身边有很多和我一样的护士。我更习惯默默地干点事情,做自己想做的并且做好,就是幸福。

  记者:如果有一天离开高原心情会如何?

  姜云燕:会很舍不得。我是孤儿。高原相当于我的第二故乡,我是在这里成长起来的。6岁的孩子有次说,妈妈,我一生下来你就把我送回陕西老家,我知道为什么。因为你要上山工作,山上有很多叔叔站岗放哨,会生病。我不怪你。

  孩子都这么理解我。

  记者:高原对你的性情有什么影响?

  姜云燕:穿上军装我是一名光荣的高原兵,有责任有担当;脱下军装,我是生活在高原之下的一位母亲,我希望我的孩子也像雪山一样诚实、纯洁、正直。a

  关键词:坚持

  庞波:2006年,我最幸福的事……

  采访-本刊记者 李纯 图-庞波 提供

  选一个词来描述“维和警察”,你选什么?

  枪林弹雨、冲锋陷阵、英雄、勇敢。周遭的人,如是回答。然而,在与庞波的连线中,他最频繁提及的一个词就是——“责任重大”。

  去海外维和,不是场“无知者无畏”的游戏。2002年1月,庞波以综合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从全国200多名警界精英中脱颖而出,入选中国派驻波黑维和民事警察队伍。起初兴奋远多于紧张,颇带点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迈。

  什么时候开始察觉到“危险”的存在?那是接到通知、去签一份保险协议之后。白纸黑字写着,“如果在波黑维和遇到什么意外,联合国将给予5万美元赔偿。你打算让谁作为受益人?”

  气氛一下子变得凝重起来。生与死、光荣与壮烈,付出与权益……如此接近,如此真实。

  庞波们没有退缩,因为“深感责任重大。”“一旦到海外维和,你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中国的形象,你不能给祖国抹黑,只有义务为她添光彩。”

  当时的波黑,还笼罩在贫铀弹造成的心理阴影之中。北约在轰炸波黑的时候曾大量使用贫铀弹,一些地区,饮用水的铀含量比正常水平高100倍;驻扎在此的维和官兵,均有被辐射的可能;地雷的威胁也无处不在,一次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庞波和同事停车的地方离雷区仅一步之遥。

  巨大的心理阴影之下,庞波和他的同事调整心态,以过人的智慧和冷静应对。一次案件中,难民们因环境和食品等问题情绪激动,把庞波等人团团围住,他沉着应对,耐心疏导,直到联合国多国稳定部队的到来。

  维和警察有两大任务,一是防暴,二是做好当地警务的培训与一般案件的调查工作。被调入比哈奇分局后,庞波依靠在国内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迅速打开了工作局面,和同伴一起在短短的一个多月就审结了当地两年多来遗留的全部案件。

  庞波说自己性格里的最大特点就是勇于迎接挑战。他不仅仅要做个勇士、做个神探,还想当个好指挥官。当比哈奇地区行动指挥局局长助理职位出现空缺时,他毫不犹豫地报名竞聘。这次角逐十分激烈。46个国家的维和警察在此驻扎,以欧美国家的警察居多,高级指挥官一般由这两大洲的警察担任,亚非国家尚未突破过此先例。但庞波出色的外语水平、卓越的业务表现和管理能力,征服了指挥官,也让竞争对手暗暗佩服。地区指挥官颁发任命书时说了这样一句话:“Chinese policeare always great.(中国警察总是了不起)”庞波由此成为我国担任波黑地区维和警察高级指挥官职务的第一人。

  2004年5月底,受公安部委派,庞波赴海地维和。这一次,他担任联合国海地特派团维和警察行动指挥局的副指挥长,负责整个任务区的行动指挥和维和,经历了军事行动大大小小十几次,再次展现了中国警察的良好形象。

  目前,庞波任广州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侦查科教导员。在侦办一系列涉外案件的同时,也积极投身于一项新的工作——为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安保工作厉兵秣马。“一场体育盛会对中国、对广州的意义非比寻常。2008年奥运会将为我们提供成功的经验。2010年,广州的警察一定会以精诚团结的面貌、合理有效的调度、强大的安保能力,护佑起一个和平的盛会,兑现广州市‘办一届历史上最出色的亚运会’的决心!”

  记者:从平凡走向杰出,你认为自己身上最关键的特质是什么?

  庞波:坚持,永不放弃。我小时候就梦想当一名警察,大学却阴差阳错读了英语专业。如果不是坚持,就不会在广州市公安局调研处来招人时,踊跃报名;如果不是坚持,就不会一头扎进案头整理和文件收发工作中整整三年。

  有人以为平凡而寂寞的工作是对青春的消磨,殊不知,正是在不变的坚持中,我们一天天磨砺自己,靠近梦想的本源。

  记者:获奖之后,有什么想对警察行业的兄弟姐妹们说的?

  庞波:不是谦虚,我真的觉得自己离“杰出”还有一段距离。我能站在这个光荣的领奖台上,很幸运,我是作为170万警察队伍的一员来领奖的。除暴安良、保家卫国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记者:2006年最幸福的一件事是什么?

  庞波:记得2004年前往海地维和时,孩子刚满三个月,等到我维和归来,他已经1岁多了,头脑中几乎没有“爸爸”的印象。妻子抱着他去机场接我,小家伙踢蹬着小腿,偏不要我抱。那一刻我百感交集。工作上,我可以给自己打80、90分,生活上,只能算“不及格”。从那以后我决定应该多抽出点时间陪伴妻儿。

  现在儿子快3岁了,我可以自豪地说,父子的关系可“铁”了!2006年1月份,孩子两周岁,我和妻子为他拍2周岁生日照,看他快乐地在地上爬,不由得心里美极了。这种幸福,真实而平淡。

  关键词:创新

  孙凝晖:心是创新的原动力

  采访-万莹 图-孙凝晖 提供

  1985年,孙凝晖以状元的身份走进了北京大学。然而伴随着骄傲的同时,也有着一丝的担心:“计算机都没普及,将来能找到工作吗?”毕竟,那是一个计算机极其稀罕的年代。但在北大美丽的“南阁”,他总是用电影票跟同学换那少得可怜的“计算机机房票”,那是一个为编程发疯的岁月。

  大学毕业后,孙凝晖没有选择

留学,而是出于一种朴素的情感留在了国内,“对国家,我们知识分子是有责任的。”他进入中科院计算所继续深造,幸运的是,他开始进入我国高性能计算机领域的研究,从此他和我国自主创新研发的大规模并行处理系统“曙光”系列结缘。

  而2002年的夏天,孙凝晖的人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挫折。曙光4000A在申请国家科研项目时遇到了麻烦。“当时很多人并不看机器里所包含的技术,只关心指标,关心它1秒钟能运行几万亿次。而事实上,要做到这些并不是很难,这并不是最核心的问题。”

  正在青岛休假的孙凝晖听到了风声,“那时的感觉就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很无奈,很丧气。但只有妥协。这也可以说是我第一次遇到想做一件事情而又不能做的情况。从小到大无论学习还是工作,我都一直很顺利,所以这次我感到很郁闷。”半夜11点,孙凝晖一个人走在大街上,喝着啤酒,不顾体面地骂着大街。“如果你失恋过,你一定知道那种感觉。”

  当时他面临的选择只有两个:要么选择与联想合作,要么将经费压缩到3000万。孤注一掷的孙凝晖大胆地与AMD公司合作,当时AMD的CPU都是新型体系结构,性能并不稳定。这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赌注。“创新嘛,总是有风险的。”孙凝晖说。

  人手不够、经费又缺,环境不好,反正困难是一大堆,可他都挺过来了。用了近两年的时间,曙光4000A获得了成功,跻身世界十强。“这意味着世界上前十台最快的计算机里面终于有了中国人的名字。”

  信奉“敢想就敢做,要敢于突破”的孙凝晖说,“别人给你一脚,你一定要攒足劲在他屁股上也狠狠地来上一脚。只有热爱创新的人才喜欢挑战。”

  记者:您从事“曙光”系列研究已经16年了,特别是“曙光4000A”的成功更是把您带到了事业的巅峰。您觉得这16年的时间长吗?

  孙凝晖:对于我的人生来说,已经很长了,毕竟这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不过,庆幸的是总算为国家作出点贡献,人生价值得到了极大的实现;从这项事业的角度来说,这16年我们只是做到了“从零到十”,今后还要走“十到百”“百到千”的路,这条路注定很漫长、很辛苦。

  记者:这条路也是您这儿的其他年轻人的选择吗?

  孙凝晖:在我们院周围有很多世界500强企业,他们的员工工资比我们这儿的年轻人要高很多。我想,如果他们不是出于对科学的热爱、对创新的追求,他们就留不住,也干不好。所以,我告诉他们,知识分子总是该有点儿气节,该摆点儿“贵族的架子”的。

  记者:如何理解创新?

  孙凝晖:听听你的心在说什么?如果它在说,我热爱,我追求,我需要,这才是创新的原动力。

  关键词:永不止步

  丁志忠:将超越自我的

  体育精神融入到每个人的生活

  采访-熊璞 图-丁志忠 提供

  回忆过去的一年,丁志忠最开心的事有两件:一是安踏的品牌新主张“keep moving永不止步”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二是当选十大杰出青年,“这是社会对安踏这样的民营企业、民族创新品牌的认可”。所有关于丁志忠本人的问题,都被他巧妙地转化为对安踏的阐释。

  15年,安踏完成了从研发设计到生产制造到品牌经营到终端销售的完整的供应链;实现了从传统制造型企业到创造型企业的转变;安踏大力支持中国的联赛事业,赞助了国内的CBA联赛、中国男女职业排球联赛、乒乓球超级联赛等,被誉为“中国联赛的发动机”。

  永不止步,既是这个品牌的理念,也是丁志忠的人生信条。

  永不止步,压力越大,收获的成功感越大。到2011年安踏要进入全球体育用品前十名,做到中国第一;安踏要从一个现代化的企业走向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安踏,要做的是百年品牌,而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永不止步,要有前瞻的目光,脚下的步伐才更坚实。丁志忠常说,盲目的夸大的目标会使企业偏离正确的方向。中国目前不是人人都买得起国际顶级品牌,为什么不先为大多数人服务?

  永不止步,要肯去创造,才能抓住机会。丁志忠最近的一个目标是“抓住2008年奥运会的契机,使安踏这个品牌在品牌国际化的过程中有所突破”。虽然不是2008年奥运合作伙伴,丁志忠认为国内的运动品牌目前还不具备这个实力,但是安踏一定会积极参与。像这次亚运会,李宁赞助了记者团,安踏选择品牌主题曲“We are the champions”将运动员内心的激动、自豪感与品牌联系在一起。“只要你有好的创意,一样可以实现沟通。”

  记者:2006年的新口号,keep moving永不止步,是不是也可以看作你这一阶段的信条,做事的理念?

  丁志忠:这个口号体现了安踏的战略和目标,是我们探讨安踏的品牌之路如何深化、使品牌更有含金量的一个成果。从历史发展来看,安踏本身也是从一个很小的民营企业做到目前国内领先的体育用品公司之一,是一群普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梦想。另一方面,中外文化有差异,在品牌的塑造上我们不能一味跟风,中国人还是强调努力就有收获。

  记者:在参与慈善公益方面,安踏是否有计划地拿出利润的百分之多少来做慈善公益事业?

  丁志忠:最近几年安踏发动参与了福建慈善总会的很多活动,同时跟青基会合作为希望小学捐赠图书馆。已经捐了几百所,还在继续。未来考虑拿出安踏股权的一部分成立基金会,用于慈善公益事业。在我看来,企业发展经历三个阶段:第一是创业,生存的需要;第二个阶段,考虑如何把企业做大,做一个现代化的企业;第三个阶段则是做一个有社会责任的企业,为社会的和谐多作一些贡献。

  记者:你如何评价今天的草根文化?

  丁志忠:品牌是一个金字塔结构,消费者也呈现金字塔的结构。目前,中国市场上国外的顶级品牌占领了很大一部分市场份额,但是中国有更多的消费者是买不起这些大品牌的。安踏是一个从基层发展起来的品牌,安踏愿意去关注基层的声音。我们要让买安踏产品的人感到自豪。要做到物超所值。不是简单的质量好,价钱便宜,品牌的精神在哪里?能够给我带来什么好处?安踏今年启用新的策略,已经获得大家的认同。将超越自我的体育精神融入到每个人的生活,这是安踏的使命。

  关键词:情感

  李春燕:守望我的乡村

  采访-本刊记者 李纯 图-李春燕 提供

  春燕迟迟不肯离开村子,不肯离开贫穷的、连2元钱药费都拿不出来的村民,正应了那句朴素的老话:故土难离。

  这里是她的第二故乡。从贵州省黎平卫校毕业后,李春燕嫁给了从江县雍里乡大塘村的苗族小伙子孟凡斌。爱情之火,让春燕对一些“硬件”自动忽略: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缺医少药的现实,让一个念头在她心头油然而生:办一个诊所,既能为乡亲服务,也能维持生计。她把公公给的2000元卖牛款换成了药,走遍村里村外的沟沟坎坎,当起了“赤脚医生”。

  然而,意想不到的状况,接二连三:首先是得取得村民的信任。以前,村民得了病,不是请鬼师驱鬼辟邪,就是找点“土方”硬扛。一天,一位老乡因喝酒过多而昏迷,就在家人准备为他办后事时,路过的李春燕及时制止。“别急!他还有救!”春燕为患者打上了吊针。老乡渐渐苏醒了。“村里出了个女神医。能起死回生!”消息不胫而走,乡亲们纷纷上门求医。

  春燕很快发现,比打开局面更棘手的是药费问题。80%的病人交不起药费,看病、吃药的钱,只能挂着。她最初买的2000元钱药在两个月内就用完了。乡亲们求助的目光,让春燕觉得责任比天大!

  她想尽一切办法让卫生室“活”下去:走两个多小时山路,把家里的米糠挑到从江县城去卖,得到了几十元全拿来买药;公公咬牙卖掉了家里唯一的水牛;再后来,家里能卖的全卖了,最后,居然连结婚的金戒指也卖了。这些钱,都变成了药,又变成了呆坏账。她也提醒过自己,放弃吧,你看看自己过的啥样,房子摇摇欲坠,屋基被洪水冲掉了一个角,地面下陷、墙壁已经开裂……

  可她放不下。一看到别人受苦,就情不自禁揪心地疼:蒙奶奶患了神经痛,每次痛起来,必须连打三天的针。可老人连2元的药费都拿不出来,一欠就是两年;刚边寨王岁山得了肠套叠,花了几千块贷款都没治好,李春燕就一天四趟地往刚边寨跑,治好了病人,自己没收一分钱;替产妇接生,她的酬劳从不超过5块,最少时只有几角钱……

  2004年,为了家人的生计,春燕不得不下定决心——出门打工。可她还未动身,整个苗寨就沸腾了,晚上,乡亲们不约而同地奔向了卫生室:

  “燕子,这是我欠你的钱!”“还不够,我们明天把家里的米卖了。”“燕子,你走不得……”

  那些在城里人眼中微不足道的毛票,已经不知道被揉搓了多久、变得脏兮兮了,此刻,乡亲们焦急地把它们塞到春燕手中,就像塞进沉沉的期待……一个晚上,乡亲们就凑齐了300多元药钱,实在没钱的,就把鸡蛋拿来。热浪刹那间冲进了春燕的心,那是一股多么强大的力量,是用“情感”二字难以囊括的血脉相连,如果你不在那样贫瘠的村子里呆过,如果你没有用心体验过那种深沉的、苦涩的、难以割舍的情愫,就无法理解春燕的选择。

  她留了下来。

  她继续负债行医,在种地、照顾老人与小孩的闲暇,顽强地兑现心中的职责。尽管按中国目前的医疗系统编制,她连医生都称不上,只能叫作“卫生员”,她享受不到任何工资和其他待遇。没有人要求她背诵希波克拉底誓言,但誓言的真义,李春燕一直在以最质朴的方式在践行着:“无论至于何处,遇男或女,贵人及奴婢,我之唯一目的,为病家谋幸福,并检点吾身。”

  一篇名为《一生只有八小时》的文章,记载了李春燕“舍身忘我”的表现,“2004年10月3日,新生儿吴智键降临在村民吴耶眯家。出生时吸入羊水过多,造成气管堵塞,随时有生命危险。”春燕“立即采用按压治疗法,又将嘴对准孩子的小嘴,轻轻一吸,随即将一口黄色的液体吐在随身带的纸巾里;又继续凑过去。”这一不顾危险的细节,经报道后,传遍大江南北,她被誉为“感动全中国的女村医”。

  她感动了那些同样美好的心灵。南京军区第四干休所81岁的张大爷夫妇省吃俭用将1万元捐给女村医李春燕;广州的周德良汇来了2万元;香港的钟佩华女士捐款4万元……现在,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香港自然和谐基金会和社会各界捐建的大塘村卫生站已经兴建,占地120平方米,共建了三层。“暂时用不上的房子,可以做教室,”春燕满怀希望地规划下一个蓝图,“除了场地,我们最缺的是人员。欢迎外面的医生来为乡村医生培训,附近13个村有13个卫生员,就能为乡亲们提供更好的服务。”

  记者:现在在忙什么?

  李春燕:现在我在黔东南州卫生学校里接受为期三个月的乡村医生培训,班上有35人都是从我们乡来的。

  记者:2006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李春燕:我最大的收获,一、得到了许多学习机会;二、我们村终于有了自来水;三、感谢各级领导和所有关心我的好心人给我这么多荣誉。

  记者:想对其他在山村间奔走的“赤脚医生”说什么?

  李春燕:我个人命运的改变是容易的,但现在关键的是所有乡村医生的命运都需要改变,如果他们的命运都能够得到改变,那么我们群众的生活将显得更加祥和幸福。为此我想多争取一些机会,让更多的乡村医生得到更多的学习机会,学到更好的技术,为老百姓服务。

  关键词:强大

  “强大”洪战辉

  采访-本刊实习记者 李春晖

  图-洪战辉 提供

  用“强大”来形容洪战辉这个个头不高甚至有些单薄的青年似乎并不合适,我们的生活里,“强大”总是被用来赞叹肌肉猛男抑或那些年少有为的财富新贵,而洪战辉,这个始终在同命运洪流竭力搏击的青年,展现给我们的却是一种别样的“强大”,在逆境里自强不息,在贫困中骄傲屹立,在苦难中选择坚强,他用行动书写什么叫作真正的“男儿当自强”。

  1982年,洪战辉出生在河南西华县洪庄村,父母、弟弟妹妹和他构成了一个贫困但幸福的家。然而造化弄人,这一切的幸福却在他12岁的一天顷刻坍圮。这天,父亲从外边干活回来,毫无预警地开始发火,砸烂了家里所有的东西。他和母亲、弟、妹不知所措地躲在一角颤抖。就在这时,可怕的一幕发生了,父亲突然抢过妹妹,并把哭着过来抢女儿的母亲踹到一旁,把幼小的妹妹高高举过头顶,狠狠地摔了下来……

  妹妹死了,父亲疯了。命运却一再给这个风雨飘摇中的家庭措手不及。这年小年那天,父亲捡回一个被抛弃的女婴。贫困的纠缠、亲生女儿惨死的伤痛使母亲甚至没有抱起这个小女孩的勇气,她让洪战辉趁夜深把孩子送回去。洪战辉在刺骨的寒风中抱着小女孩走了一圈,哭着回来了,这是妹妹啊,这是上天把他的妹妹送回来了,他对母亲说:“不管怎样,我不送走这个小妹妹……你们不养,我来养着!”

  1995年,母亲不堪生活的重负离家出走。13岁,洪战辉一夜间长大。伺候病情不稳的父亲,照顾年幼的弟妹,寻找出走的母亲,他稚嫩的肩膀承担起生活的全部重担。白天上学他便把妹妹托付给大娘,放学回家他要忙着准备一家人的饭菜,特别是尚在襁褓的妹妹,先是每天抱着她去向产妇们讨奶吃,后来,洪战辉开始卖鸡蛋卖冰棍为妹妹筹钱买奶粉。洪战辉苦熬支撑着这个家,命运却似乎要嘲笑他的坚强。高二那年父亲再次发病,为筹集医药费,他甚至为了几十块钱向人磕头,也正是在这一年,他挥泪离开了校园。

  然而他始终是一个不被命运打倒的“强大”男人,2000年,父亲病情稳定,妹妹也6岁了,他再次回到校园。为了生计,他给餐馆刷过碗碟,更因卖复习资料抢了当地人的生意而被打得落下了严重的眼疾。可命运却要试炼他一般,2002年,父亲的病第三次发作,弟弟也离开了这个充满苦难的家。

  洪战辉却还是挺了过来,他考取了怀化学院。为生存,他卖弹簧,卖圆珠笔芯,卖电话卡,代理“步步高”。对于学校的关心,他拒绝了系里的捐款,唯一的希望便是带着家里那无人照料的妹妹上学。他做到了。生活的阳光终于照到了这个坚强的汉子身上,父亲病情好转,母亲回到家中,弟弟也有了消息。

  现在,洪战辉开始了在中南大学商学院的学习,妹妹依旧跟着他,被安排在女生宿舍。洪战辉助学基金已经启动,自强不息的精神将从这里传递。

  这就是洪战辉,一个强大的男人,正如鲁迅先生所言,“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强大,洪战辉。

  洪战辉写在自己博客上的话:

  “其实只要我们真的理解人生是艰难的,我们就不会对自己的苦难耿耿于怀了。”

  “生命是一个过程,可悲的是它不可以重来,可喜的是它不需要重来!”

  “要想让别人注意你,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去拼搏去努力!你苦你难并不是你拿来与别人比试的资本!要比只能比心胸,比努力,比奋斗!这些才是最重要的!”

  关键词:忘我

  文花枝:我是导游,请先救游客

  采访-本刊记者 韩春丽 图-文花枝 提供

  因为一瞬间的选择,成就了一世英名。这是很多人从文花枝壮举之后得出的结论。

  是啊,在此之前,她本来只是全国30万导游队伍中的普通一员。但是,灾难从天而降——

  2005年8月28日,是一个灰蒙蒙的天气,湘潭市新天地旅行社导游员文花枝带着旅游团前往延安参观,下午2点35分,他们乘坐的旅游车途经洛川县境内时,与一辆超速改道的载煤货车迎面相撞。

  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身负重伤的文花枝,不断用她平静的声音鼓励已挤成一团的游客“坚持”;而在救援人员赶到,想撬开椅背先救她时,她着急地说:“我是导游,我没事,请先救游客。”出事后两个小时,她作为全车最后一位伤者被抬了出来。

  经检查,她的两条腿均严重骨折,其中左腿折成九段,右胸第四至第七根肋骨断裂,盆骨三处骨折。由于耽误了宝贵的抢救时间,文花枝的左腿不得不从膝盖以上被截肢。

  这一年,文花枝刚刚23岁,如花的年纪正像她的名字。

  她的命运就在这一年改写。她感动了三湘大地,成了旅游界的骄傲,成了巾帼女英雄,成了亿万青年的楷模……

  崇高与卑微,真的就在一念之间定位?

  文花枝出生在韶山市大坪乡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境并不富裕。作为家中的老大,初中毕业时她选择了读中专。“如果我选择读高中考大学,那我弟弟妹妹就可能要辍学。”

  中专毕业后,文花枝在浙江找到了一份酒店的工作,打工三年里,她没回家过过年,把省下的钱,全部寄给家里。在旅行社工作时,其他员工都吃3元钱的盒饭,文花枝却选择啃馒头。小姐妹们说她苦,她不以为然,她为弟妹相继考上了大学感到高兴。

  2003年,文花枝成了新天地旅行社的导游员。平时出游在外,文花枝考虑最多的总是游客。一次,一位游客发现文花枝在解说时直冒冷汗,问她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她说:“我没事。”硬是坚持带游客参观完所有景点,才瘫坐在车里。

  就在那次车祸中,不时陷入昏迷的她还一直紧紧地将装有3万余元团款的挎包抱在胸前。直到上手术台前,医院院长作出保证,她才将挎包交给院长。

  截肢病人常会产生“幻肢”的错觉。近半个月的时间里,文花枝一直没发现自己左腿没了。直到9月14日,家人才告诉她被截肢,闻言后她大瞪着眼睛说:“不可能!”腿部CT扫描片摆在了面前,她足足看了好几分钟,便捂着脸哭了。然后,她说了这样几个字:“没事的,我没事!”

  ……

  几分钟,几个小时,也许可以成就一个英雄。但是,这短暂的“英雄时刻”绝然不是空穴来风。就像文花枝,当我们回首她的来路,这个不显山露水的平常女孩,已经奏响了一串串动人的音符,她的基调叫“忘我”。

  记者:当得知自己左腿被截肢后,你捂着脸哭了,为什么会很快止住哭泣,对大家说“没事的,我没事”?

  文花枝:因为那天,在告诉我之前,一家人已经围在我床边先都哭了。当我捂着脸哭的时候,我的心先是一阵空,再是一阵凉。但我很快明白了一家人为什么都哭了,于是,我强迫自己镇静下来,安慰大家说:我没事。

  记者:在你的一则日记里,回忆当年跟中专一群同学练形体、翩翩起舞的情景,还描述了女孩子修长的小腿,对于失去左腿,你伤感吗?

  文花枝:会伤感。但我会马上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想那些快乐的事情。比如,生命如此脆弱,能够活着,已经是人生的幸事。时时刻刻,我都要求自己做一个快乐的人。

  记者:我感觉得到,你的快乐具有很强的辐射力,你是否也有过遗憾?

  文花枝:有啊,最近的遗憾就是在新生才艺晚会上,我们的节目被老师取消了。当时,我和几个同学排演一个搞笑短剧,我演四大金刚中的金刚丁,但老师觉得这不太符合我的形象,就把我们分插到其他节目中去了。现在,我还经常在课余给同学表演金刚丁,总把他们笑翻。

  记者:2006年9月,你进了梦寐以求的湘潭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是不是想毕业后继续从事旅游事业?

  文花枝:我对将来的职业并不发愁。发愁的是怕万一自己干不好,人家会说“十大杰出青年原来就这样啊”……太多的荣誉在我还没干出成就前是一种挺大的压力,所以,我一方面督促自己要把压力变动力;另一方面,又希望几年之后大家都忘了我,那样我就可以放心地去做自己了,呵呵。

  关键词:责任

  侯晶晶:我的责任感,在不断延展

  采访-本刊记者 亓昕 图-南京师范大学 提供

  这是八年以来,侯晶晶第一次“走”出家门。

  上一次出行,她尚且是个健康标致的少女,八年后的这一次,她已是下肢瘫痪的残疾青年。1994年春天的这个早晨,她被爸爸抱进了全国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考场,考试结束后,她想在那所校园的雷锋塑像前照张像,爸爸说“准备!笑!”——自11岁起被误诊导致瘫痪的这八年来,第一次,侯晶晶露出了真正舒心的笑。

  也就是这次考试,她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绩“首战告捷”,那扇已幽闭八年的命运之门,从此缓缓洞开……

  极度虚弱的体质、无法坐立的苦恼、腰背的剧痛、夏天的褥疮、冬天的烫伤、独学无师的窘迫、日益积攒的问题……自学的那几年里,这些身体的折磨与自学的辛苦不提也罢。但是,她记得爸妈从没在她面前叹息过一声;她在脆弱得无以为继的时候总会拿起几乎永远放在枕边的《红岩》《小英雄雨来》;她与亲人们通信,姑父的毛笔竖体信上写着“把意志沉潜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做”……就是这样的精神氛围,使得双腿瘫痪的她并没有停止奔跑,苦难同时深化了她的悟性,令她知道:一个人生命所能到达的高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面对困难的态度和迎战挫折的毅力。而亲人们对她的付出与爱,使她先于同龄人体会到了何为生命的责任——唯有好好活着才能报答!

  自考本科毕业后,在家人的支持下,她开始向几所大学咨询一个下肢瘫痪的残疾青年考研的可能性……南京师范大学,这所具有人文关怀的百年名校慷慨接纳了她。这是一次别有深意的交会——此后,这个“弱势个体”由家庭的呵护走进了更为广阔深厚的人文关爱之中,她被其滋养惠泽,生命的高度与厚度由此被一种更深层意义上的责任感所拓展……

  机会越珍贵,给她带来的压力就越大。封闭自学十年与其他考生之间的差距、为考研而打破自己生活规律的后果、考得不好是否辜负父母亲人与学校的期望……临考前,这些担心整日折磨着她,使她几乎有种强弩之末的崩溃感,她只好将学习暂放一边,以调整心态。也就是这一次,她体悟到一种“辩证的成功观”:“我如果在尽力后依然不能避免失败的话,那我就能比较平静地去面对现实。因为成功不能够掩盖人的所短,失败也不能够抹煞我的所长。”

  这无疑是种面对生活的智慧。可是对她来说现实中依然有很多智慧无法解决的具体问题:在又一次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研究生后,她结束十年自学生涯,开始了最大限度挑战体能与耐力的学校生活:她控制不了上厕所的时间,又无法用一般的公共设施,每次离开宿舍听课学习,都提前几小时禁水。即便如此,仍然有时需要在外方便,她就总是在轮椅上背着一个大书包,里面放着尿盆和大围裙。她必须在保证每日大量的体能锻炼和学业时间投入之间把握好平衡。万不得已时,她宁可牺牲一些锻炼的时间,即便腰痛难忍、双腿痉挛,也力争把学业完成好。她一年内就高质量地超额完成了硕士毕业所需要的学分……毕业的同年,由于独特的受教育经历,她怀着对教育学的浓厚兴趣,以方向第一名的成绩跨专业考上了南师大教育科学学院国家级重点学科教育学专业的博士生。

  2004年5月14日,是她博士论文答辩的日子。就在致答谢辞的那一刻,在老师同学们最热烈的掌声里,20年来所有的往事纷至沓来,她终于落下泪来……

  侯晶晶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老师,为研究生开设多门英汉双语专业课程。

  记者:你觉得自己性格中的哪一个特质使你从平凡走向杰出?

  侯晶晶:不不,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是杰出的。我更愿意用“不幸而又幸运的”形容自己,我遇到了好的家庭、好的学校、好的时代……他们对我悉心关爱,凡有所期望,我绝无托词。

  记者:20多年了,你几乎一直以抗争的姿态与生活较劲……

  侯晶晶:不,一开始是抗争,但是如果一直都这样,你的力量就会消耗在摆“POSE”上。这20多年,是个逐渐平和下来、接受自己、不断打磨的过程。现在我已经30岁了,三十而立,就是说人格当中的核心应该确立起来。

  记者:你的这个“核心”是什么呢?

  侯晶晶:可能是责任感吧,这种责任不仅仅是对家人、学校的责任,也是对整个残疾人群的责任。有一个很有深意的例子,某省有一个残疾考生,前几年高考本科分数已上线却被他所申报的几所学校拒绝了。在南京师大收我之后,申请考研的他也被一所学校接纳了。我是“桥这边”的人,还有很多残疾人等在桥那边,我想我就是一个样本,在证明:在母校和社会的人文关怀下,残疾人融入社会的程度到底有多大……

  关键词:魄力

  梁长武:魄力?我才刚上路呢!

  采访-本刊实习记者 赵涛 图-张启民

  18岁,他拉着1300多斤辣椒面独自闯进人地两生的沈阳,蹲市场两个月,挣了比在家销售多一倍的钱。那是一股“初生牛犊”般无畏的魄力。

  30岁,他接手自己的“落后村庄”,挑起120万外债的担子,带领父老乡亲奔小康,那是一种“有难同当,有福同享”般责任的魄力。

  37岁,自诩“泥腿子商人”的他飞赴韩国跟“洋同行”同台打擂,你来我往,毫无惧色更毫不逊色,那是“云帆济海”般豪迈的魄力。

  他叫梁长武,一位热情豪爽的蒙古族汉子,哪怕千里之远的通话,都足以感染得你一同兴奋。

  他的热情是一以贯之的,如同他的魄力。哪怕中专落榜都不妨碍梁长武在背回家的行李卷里塞上几本关于乡镇企业的书。“出身农家读了几年书再回来,很正常不过的么”,在他看来。

  不过读了点书,还是不一样,如同《平凡的世界》的少平。铺盖卷一放下,长武就联合32个小青年靠自己摘山杏、挖苣菜的钱集资600元成立了“股份体”,最小一股是6毛钱。那几年,养猪养羊、手套编织、烧酒作坊,他们做了个遍。

  东打一拳西踢一脚后,梁长武发现传统种植的红辣椒的潜力,只是没有技术、市场的优势,谈不上规模效益。22岁的他大胆一把,建立红干椒协会,提供培训,寻找商机。从建活动室到编印教材、组织10万椒农充电,他们硬是以单薄的文化底子啃下了一个个难题,20多项实用技术推广应用到全县近30万亩的辣椒种植,使全县椒农增收近1亿元。

  1997年,东风镇兴建了红干椒市场,长武的协会更是如鱼得水。市场建成两个月,协会就接待了外商近千人。这一年,开鲁县的红干椒破天荒地远销日韩新马泰等国家。在协会的推动下,开鲁县举办了数届“中国·开鲁红干椒节”,轰轰烈烈地唱起了经贸大戏。现在,协会1万亩红干椒订单,每年300万公斤的收购计划,在初中毕业的梁长武看来,那是水到渠成般自然。

  2000年,长武被推任为东明村支部书记。面对债台高筑、上访成风的烂摊子,他又使出狠招:杜绝村委一切开支,全村埋头发展经济。长武把近万亩耕地“捣鼓”成农资公司的基地,从种子、化肥到四轮车,不用村民先掏1分钱。现在全村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东明村成了远近闻名的“首富村”。

  采访时,梁长武正在青岛为村子3000亩花生跑订单。谈到以后,这位新十杰“牛”气冲天:去韩国做了几趟生意之后,不满意韩国调味品市场那种国际老大的霸道,他现在要组织协会,联合国内的各大干椒市场,与霸道抗衡。

  “魄力?我就是胆大点吧,觉得现在的自己就像刚铲完一里多长的田垄,才刚上路呢。”采访结尾,梁长武用了发哥的经典句式抒情,笑声里满是属于科尔沁草原的豪迈。

  记者:你是怎样理解魄力的?

  梁长武:呵呵,我觉得就是敢想敢做吧。有一套想法去做了,成不成功都不后悔;前怕狼后怕虎的永远做不成大事。

  记者:你18岁闯沈阳,没觉得那是一种壮举么?

  梁长武:没有,当时觉得自己已经不小了,应该有这个能力去闯一闯。市场是勇敢者的舞台,人生也一样。不成功,家里的30亩地就是我的底线。

  记者:“十杰”是荣誉也是责任,会觉得有压力么?

  梁长武:压力还是有一点的,这几天很多朋友都打电话祝贺,我觉得荣誉面前得更加规范地做事,多学多看多想。我现在像小伙子那样有干劲。一句话,抡圆膀子,好好干吧。

  (因十杰之一的

人民日报记者赵亚辉出国采访,本刊未能联系上。在此,本刊向赵亚辉、向奋战在各条战线的全国各族青年致以新春的祝福。)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