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当代青年的“彼得·潘现象”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5日18:51 中国青年杂志

  策划-李纯

  执行-李春晖 杨婉 赵涛

  图-CFP 提供

  2006年10月21日晚,北京某知名大学BBS上一个网友“weir1986”发帖请人帮忙缝衬衣扣子,不到10分钟,网友newman和maybehun两个人回帖,文字简短而内容相同:“同征”。这一帖子很快获得同学响应,三天内回帖多达5页。结果,网名“四月雪”的女硕士研究生帮了他忙。

  “weir1986”今年20岁,谈起这事显得并不在乎:“我不太重视这些基本生活技能,现在不会针线活儿的大学生不少。”

  无独有偶,前不久苏州大学有两个女学生发生争执,周将顾的奶瓶打落在地上。顾说:“奶瓶破了真让人心痛,它跟了我20多年,没有它我都没法睡觉了。”原来这只奶瓶是父母让她带来的,她从小就要叼着奶嘴喝奶,直到现在,无论上课还是睡觉,她都要随身带着这个奶瓶……如今在高校里有“奶瓶情结”的

女大学生不在少数,奶瓶已成了她们手中须臾不离的“圣物”。

  当我们把这些现象,与2006年秋天护送新生报到的庞大“亲友团”联系起来,把校园里玩具娃娃的热销和洗衣房的火爆联系起来,不能不诧异,疾呼这代孩子怎么了。“长不大的孩子”,好像成了这一代青年的代名词,不管是主观地不想长大,还是被动地无法长大,他们成了永远的彼得·潘。

  1904年,彼得·潘诞生于苏格兰作家詹姆斯·巴里笔下,他是个天生的孩子和永远的孩子,在幻梦的永无乡,从不曾有年华流逝。1966年,精神病学家埃里克·伯恩第一次提出心理成熟有困难群体的概念。1983年,美国心理学家丹·基利也撰文描述了这一群体:“这类人渴望永远扮演孩子的角色而不愿成为父母。”彼得·潘综合症,又称“社会依赖综合症”,为此,有人还特别杜撰出一个新的英文单词“Kidult”——儿童心态的成年人。

  现实中的彼得·潘们像孩子般天真善良富于创造力,同时也如孩子般软弱耽于幻想和逃避责任。既称为“症”,便直接指向治疗一途,这也正是成人的世界对新的青年们经常发动的集体讨伐。然而《彼得·潘》一书中有言,“因为他们不再是快活的、天真的、没心没肺的。只有快活的、天真的、没心没肺的才能飞。”

  彼得·潘式的飞翔,乃是一把双刃剑。

  现象点击之一

  校园里的彼得·潘

  妈妈,我该怎么办?

  点击现象:苑薇(女,北京某大学本科三年级)

  活动热点、校园明星,哪里有新闻,苑薇就在哪里,作为“捕风捉影”的记者,苑薇手里从来没有“漏网之鱼”。

  雷厉风行是苑薇的一贯作风,校报一把手当之无愧。采访、编辑、排版、校对,每一个让别人束手无策的难题到了她手里都化难为易,处理起来游刃有余。例会上,苑薇每一句话都掷地有声,把校报的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组织活动,苑薇像个出色的主管,里里外外打点得滴水不漏。干练的她成了师弟师妹眼中的偶像。

  夜深人静,褪下外衣,苑薇只是个孩子。

  “妈妈,明天我想买袜子,你说什么颜色好?去哪里买?”“妈妈,咱们老乡说周末聚会送送毕业的师兄们,你说我还用送什么礼物么?”

  事无巨细,生活中每一件事都要向母亲请示,琼州海峡不是距离,电话瞬间到达彼岸,母亲在另一头聆听,北京海南仅咫尺之遥。

  连闺蜜都难以将工作中的苑薇和母亲面前的苑薇联系在一块儿,实在差了太多,一个干练有魄力,一个像嗷嗷待哺的婴孩。

  三年了,不知道她们已经为中国电信事业作了多少贡献,不知道母亲为女儿解决了多少问题,在这样每晚数小时的电话里。这样的日子何时是个终结也无人知道……

  如果有一天妈妈的电话坏了,苑薇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人际关系全乱套,整个世界翻天覆地?

  凭苑薇在报社运筹帷幄的能力,她完全可以独立为生活中这些事作出决断,但她就愿意这样一直享受着对母亲的依恋。在母亲面前,她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或许这也是女孩子们走入社会之前最后可以眷恋的岁月……

  苑薇不是个案。2006年8月19日,名叫大胃李的网友在BBS上贴出一篇题为《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文章,文中公开了六幅学生家长睡在清华大学紫荆公寓前足球场上及周围门廊走道上的照片。其中,两名家长睡在用纸板垫着的地砖上,盖在身上的只有报纸,另一些家长,或睡在草地上,或睡在水泥桌上。

  护送新生的亲友团可谓“庞大”。浙江大学5000名新生报到,2万家长陪同,北京大学为缓解住宿压力向家长开放食堂、会议室,北京科技大学校内宾馆取消预订的千余房间虚位以待……在大学新鲜人展开他们全新生活的日子里,上演的却是家长来势汹涌、高校匆忙应对的热闹戏码。

  看来,“不想长大”的,除了孩子,还有他们的家长。两代人携手打造了“永远的彼得·潘”。

  点评:有时,放手才是最大的仁慈。

  读研,其实不想走

  点击现象:黄易(男,某大学硕士研究生)

  一般人本科会读四年,他则把研究生念了四年,并且,仍然是个进行时。

  学分未够又拒交毕业论文,他的学位遥遥无期有如不可期许的未来。但这并不妨碍他过得快乐。

  当太阳从西边落下,他的一天正式开始。吃罢外卖,收拾妥当,听戏去也。头顶微秃,脑后束着长长的马尾,趁着紫禁城落日的余晖去听京戏,兴到之处哼上两句,这场景真让人不由得怀疑是哪个死得不甘不愿的八旗子弟在借尸还魂。这样的比喻难免显得恶毒,事实上,他是一个热爱传统文化的年轻人。大家和他自己都这样说。

  听戏归来,打开电脑,QQ是他所喜欢的。隔着网络这样安全的距离,他开心地和各色女同学女同志女同胞谈人生谈恋爱。有时他也难免感到这样安全的距离是种隔膜,这种时候他会选择去外地见网友。他的网友大多身在外地,大概是觉得虽然隔着网络这样安全的距离,彼此身处一个城市还是会让他不自在。

  当太阳快从东边升起的时候,他的一天正式结束。凌晨四五点钟,正是这座城市最安静的时候,适宜睡觉。

  其实,他是一个台湾同胞。很多人都不能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在那个光怪陆离有吴宗宪小S上蹿下跳的宝岛居然还能出产他这样深居简出的半隐居人类。

  其实,他的父亲是个收入颇丰的牙医,他的专业是前景看好的行政管理,他的生活进可攻退可守,他却选择原地不动硬生生把日子过得不尴不尬不咸不淡。

  因为,他喜欢校园的宁静舒适,生活便利,人际单纯。一部45集的《乔家大院》,他可以不分昼夜两天看完,没有丁点儿琐事打扰他。走入社会行么?宿舍楼下有洗衣房、超市、书店、快餐店,他已经习惯了半夜去超市买冰激凌、脏衣服拿到洗衣房,离开学校,能有这么便利的生活么?

  这个冬天,他被迫离开蜗居了四年的大学宿舍,住宿费被挥霍一空,家里不愿意再接济,被学校驱逐是最后的结局。

  明年春天,他还是会回来,学位还没拿到,学分们还在嗷嗷待哺。

  I will be back.

  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

  点评:不想毕业,不想离开象牙塔,白衣飘飘的旌旗上绣着多少梦想与青春。只是,“赖”,能赖得来机遇和挑战吗?

  现象点击之二

  长大后世界就没有童话

  愿意做个孩子王

  点击现象: 张婷(女,云南某小城幼儿园教师)

  《宝贝计划》火了一把,无数年轻人爱上了片中的可爱baby,甚至不少大学生都说出想自己生一个这样孩子的骇人言语。不过一切只是叶公好龙,没有多少人能够承受小孩子无休止的吵闹与淘气。

  张婷例外,重点高校毕业,回了家乡小城,做了“孩子王”,众人不解,她却处之泰然。日复一日,童声相伴,简单自在倒也舒心。

  张婷原本能留北京的,“可我受不了那样的勾心斗角。”初入职场,偶然说出的创意被视为姐妹的同事抄袭,“姐妹”还把张婷私下的牢骚汇报给了领导,于是她选择了再次辞职。第一份工作丢了,是因为张婷业务能力过于出色,却不懂得如何融入团队,年终颁奖的时候时髦的穿着又不小心抢了女上司风头,于是坐了半年冷板凳,在靠业绩吃饭的公司,只能选择走人。

  尽管“事未过三”,可现实的碰壁让张婷体验到长大后那些无穷的烦恼,况且自己从来都不是争强好胜的脾气。那天爬到香山峰顶散心,看着身边蜂拥的人群,竟没有一张熟识的面孔,那一刻,张婷突然想让妈妈抱抱。于是,下山就买了回老家的车票。

  再也没有了四环路车流如水的潮声,小城的安静日子倒也逍遥。张婷最初从事幼师只是兴趣,但第一次家访就让她难忘。可爱的学生在母亲的吩咐下进房间给张老师拿苹果,很久也未出来,大家进了房间,只见整箱苹果被小孩放得满地都是,追问原因,“我要找最大的苹果给老师吃。”顿时,众人哄笑。张婷愣住了,在孩子忽闪的眼睛中,张婷看到了久违的纯净……

  “在这个小城,一个幼儿园老师很普通,可是成人的世界总是有太多的世故,只有孩子的世界才纯洁得一尘不染。与其在成人世界尔虞我诈,不如做个‘孩子王’。”张婷坦言。

  点评:只有在孩子的世界张婷才能找到自己的“理想国”,不知道该悲哀的是张婷还是这个社会,但生活总免不了浪打风吹,能逃避的恐怕只是一时,而非一世。

  韩剧,酸酸甜甜就是我

  点击现象:李佳(女,北京某报社记者)

  “其实早已过了看韩剧的年龄。但当现实让你无处可逃,韩剧就成了避难所。”李佳的声音有些低沉。

  三年前,大学相恋的男友弃她而去,甩下一句话,感情太没劲。半年时间的休养,鼓足勇气接受另一份爱情,不想,对方看上的,只是李佳殷实的家底。

  爱情破碎后,就开始了韩剧之旅,《浪漫满屋》《宫》《蓝色生死恋》《冬季恋歌》,一部部搜刮来的DVD塞满了箱子,也开始填满李佳内心巨大的黑洞。

  或许韩剧之于女生,就像游戏之于男生。男生在打打杀杀的游戏中寻找到刺激,寻找到现实生活中不可能的成就感,自己也做了一回英雄好汉。而女生则在韩剧中看到了童话里守望的甜蜜爱情。

  “想要的只是一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温暖,可是无人能给。”李佳的目光再次投向韩剧,那里出身草根、无才无貌的女主角总会遇见腰缠万贯、风流不下流的真命天子。

  对于下一个转角遇见谁,她已经失去了期待。李佳做过最疯狂的事情是驾车狂追自己喜欢的影星,直到汽油耗尽,并且在他下榻的饭店住了三天。追逐的只是梦想中的白马王子,因为只是梦,也不在乎破碎,至少可以完美。

  对于以后的感情,李佳不愿再想。点开局域网上最新发布的韩剧,李佳完全忘记了现实的烦恼,哭一场,笑一场,换来心灵的片刻静谧,不去管今夕何夕……

  点评:有研究表明,童年时阅读灰姑娘的故事会造成女性某种程度上的性格障碍,那么长大了还对韩剧之类成人童话乐此不疲又会如何呢?梦,总有一天会醒……

  新闻透视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小孩

  “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长大后世界就没有童话,我不想、 我不想、不想长大,我宁愿永远又笨又傻……”

  S·H·E的《不想长大》,高中生们唱唱,可以视作“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少年情怀;大学生唱唱,就当是凭吊即将逝去的似水流年;一群奔三的人要是唱呢,抛开白天的社会身份,在KTV的昏暗灯光下抱成一团……

  不要笑他们在装嫩,“不想长大”的潮流已不能单纯被看作个人对于年龄的本能抵抗和幻想,而是在一系列社会现状以及商业利益的夹击、催化之下,形成了一种集体的 “后青春生活方式”。或许是静静的午后或黄昏,或许是一场月光满窗的午夜梦回,我们怀念开裆裤的童年,想找寻儿时弹丢的玻璃球。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小孩。

  “夜想千条路,天明卖豆腐”,可如果想的次数多了呢?那就会影响我们的心态渐而左右行为了。所以,面对社会的激烈竞争和残酷倾轧,我们“赖校”、“滞婚”、逃避,所以我们偎在羽翼之下,不想长大。从来没有过一个年代让年轻人可以像如今一样拥有如此大的财富和资源,站在充裕的物质基础之上,自然也就有了推迟青春期的资本及条件,你我他都想抓住“青春的尾巴”,Kidult自然就成为社会潜意识。

  只是,凡事适可而止,如果像娱乐节目中一位年近半百的女嘉宾,脱口说出一句“我们女孩子……”你是牙酸还是肉麻?渴望回归到孩子的世界可以理解,“不想长大”做个心灵点缀可以,若是一味沉溺于自己的幻想,拒绝长大呢……

  如果我们继续新闻点击,会发现在欧洲、在美洲,几乎遍及地球的每个角落里,全球“儿童”在狂欢:

  西班牙——西班牙《国家报》在巴塞罗那作的一项调查显示,在该市25岁~29岁的年轻人中,有47%的人与长辈住在一起,其中70%是出于经济原因。而在一些发达国家,类似的情况同样存在。

  阿根廷——这些人都出身于阿根廷的中产阶层,受过良好的教育,本来应该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但他们似乎还没有走出“心理断奶期”,宁愿继续在父母的荫庇下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寄生生活。已经有社会学者把他们称作“危机的一代”——逃避责任,缺乏准确的自我定位,没有明确的目标。

  墨西哥——墨西哥的萨林·帕斯夸尔医生说:“在墨西哥,几代人同堂是传统习俗,儿子结婚后就把

新娘接回家来同父母一起住,有的父母对年轻人事事纵容,这对年轻一代产生了危害。有的老父母不去积极帮助儿子成为自立的男子汉,而是纵容他成天在家里看电视或找朋友玩。”

  这是一场集体性的歇斯底里,是生理上人类寿命的延长使人类的成长期也自然延长,还是现代性的诸种危机使然的逃避机制?新的彼得·潘们是可以飞翔的“超人”,还是根本无法自立于土地的蜉蝣?这样的态度是永葆青春的密钥,还是停滞生命的罂粟?

  套用个时髦的句子,“你有压力,我有压力,未解决,未解决。”

  专家视点

  “彼得·潘” 为什么长不大?

  文-肖峰 (北京慧源心理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心理学家)

  从一定意义讲,“彼得·潘综合症”现象的出现,是这个竞争日趋残酷的时代产物。 青少年在面临现实压力过大的时候,当面临的人生矛盾无法解决时,就会出现不敢正视成长道路上的停滞问题,从而向往停止成长和逃避成长。

  “彼得·潘综合症”现象表明,当事者心理承受能力都较差,而且多发生在刚跨出校园至工作前期。他们和孩子有共同语言和兴趣,迷恋卡通、玩具、游戏,并且在这些地方缺乏自制力,从而变得玩物丧志;他们的思维逻辑和处世方式停留在学生时代,完全不按成人世界的规则行事。因此对成人世界里声气相投的人分外敏感;按照自己的游戏规则交往朋友,后果是大大延长“长不大”的时间。“彼得·潘综合症”还表现为难于坚持,情绪化,不稳定,疏于计算,有依赖性,不喜负责,在需要承担责任的时候逃之夭夭。这在心理学上称之为“退行”。

  “退行”是指遇到挫折时,行为与情绪又退回到较初级的童稚阶段,以此达到心理自卫的目的。当遭受外部压力和内心冲突不能处理时,人们有时会采用原先较幼稚的方式去应付困难。此时,他们对已经习得的成人方式弃而不用,其行为与情绪退回到孩童时代,作出幼稚状的求助反应。这种为应付事件,退化成孩子一般的依赖,可以使其免去成人的责任。

  事实上,人在一生中,难免有重回童稚时代的行为和心理。只要无关大局,均可用退行方式来进行心理调节、缓冲矛盾。初嫁的女子不习惯于夫家生活,或是与公婆相处受了委屈,回娘家见了母亲,有如小孩般在母亲怀里大哭一场。母亲明知撒娇,也予以温存安慰。这既是一种心理疏导,也是女儿的退行性心理自卫。过后,女儿的情绪会大大地舒畅。一个人生病时处处需人帮助,就像小孩依赖大人一样,但如果病情好转而这种依赖仍在,就是退行的表现,此时,应该促其消除,以免影响康复。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不仅体格发育完善,心理也趋于成熟。小孩的行为可以无所顾忌,遇到不如意的事,立即作出号啕大哭的反应。成人则要考虑到什么是社会可以接受的行为方式,也要考虑到怎样的反应才有效且合适。遇到悲痛或委屈,有时也要懂得如何“吞声饮泣”“强抑悲痛”及“强颜欢笑”,否则便成了心理不成熟的“彼得·潘”。

  “彼得·潘综合症”患者不能正常有效地进行社会交往,很少交到真正的朋友,具有强烈的孤独感。他们不会为人处世,不知如何和他人和睦相处,缺乏与人交流交往的经验和技巧,因而总感到自己不被所在的群体和周围的人们所接纳、承认和喜爱,因而只好逃离群体,远离他人,避免产生心理上的屈辱感、受挫感和压抑感。

  “彼得·潘综合症”的患者不能正视现实,尤其是自己的弱点、缺点和问题,总想逃避现实,躲进幻想世界把自己保护起来。在问题和困难面前,他们的口头禅是“假如我不去想它,也就没事了”。

  “彼得·潘综合症”患者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他们虽已长到成年人的年龄,有的已就业,甚至结婚、生儿育女,但在物质上和心理上仍高度依赖父母。

  可见,对于患有“彼得·潘综合症”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尽快地成熟起来。一个成熟的人的最基本特征是独立自主性。独立自主是相对于依赖或他控而言。成熟的人是在思想上、经济上、生活上独立自主的人,是不依赖他人,自己控制、支配自己的人。此外,成熟的人是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人,责任感是一个人能够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与家庭幸福的一种至关重要的品质。患有“彼得·潘综合症”的人必须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具有自己为自己的命运负全责的精神。唯有如此,他才能积极地介入现实,适应社会,发展自我。

  环境和父母的养育方式也是“彼得·潘综合症”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现在许多父母的养育方式都存在着客观上延缓或阻碍孩子成熟的问题。比如他们过分溺爱、保护子女,使子女心理上摆脱不了父母的庇护,其结果是形成了孩子自我中心,过分依赖、没有责任感的人格。这样的孩子一旦长大走入社会,必将屡屡遭受挫折,以致他们当中有不少人会以一种习惯化的反应方式退行到孩子的状态。

  责任编辑:李纯

  E-mail:class2k@vip.sina.com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