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搜索:
省份: 城市:
法律领域:

其实我们都是牺牲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9日00:04 中国新闻周刊

  “其实我们都是牺牲品”

  “我没有觉得买论文冒险。

  说穿了,很多人都这样做,也都没事。”

  ★ 本刊记者/李杨(发自安徽蒙城)

  在亳州师专家属区的一幢居民楼里,记者见到了该校涉嫌造假的老师刘文(化名)。面对记者的来访,刘文在片刻惊愕之后表现出一种倾诉的欲望。“其实我们都是牺牲品。”他说。

  亳州师专坐落在安徽省北部亳州市蒙城县县城。在这个拥有116万人口的县中,亳州师专是惟一的高等学府,被当地人称为“最有学问的地方”。

  据该校网站介绍,学校创办于1952年,现有全日制在校专科生2400余人,专任教师171人,拥有标准理化生实验室9个,各类专用教室、多媒体教室22个。

  一位在学校门口推着小车卖烤肠的小贩,一边张罗着自己的生意一边斜着眼张望校门里那些戴着眼睛、夹着书本的人。“老师抄人家的文章,怎么教孩子啊!”她对记者嘟囔道。

  以下是刘文就买论文评职称经过和记者的对话。

  中国新闻周刊:你在这所学校工作多长时间了?

  刘文:我从1988年大学本科毕业到现在一直在这里工作。那时,在蒙城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只有1000多人,我们也算这里的知识精英。

  中国新闻周刊:能介绍一下买论文的经过吗?

  刘文:我给中国矿业大学聂继红寄了3篇文章和4500元钱,请她帮忙发表在刊物上。她说,你写得太粗糙了,我找人帮你重写。后来聂寄来几本杂志,上面有我的署名文章,文章内容不是我的,我以为是她找人写的。

  中国新闻周刊:你每月收入多少?

  刘文:1400多元。

  中国新闻周刊:你为什么信任聂继红,把三个多月的收入寄过去不怕被骗?

  刘文:去年和前年,我们学校好几个老师从聂继红那里买论文,后来都评上了职称。我也就跟着做。其实,在互联网上代写、代发论文的网站多得很。听说代写论文的都是博士、硕士,还很讲究信誉,但我从没试过。

  中国新闻周刊:你当时为什么要铤而走险买论文评职称?

  刘文:我没觉得冒险。说穿了,很多人都这样做,也都没事。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亳州师专以前是蒙城师范学校,是一所中专。2002年3月,教育部和安徽省政府批准升格为普通高校。学校升格后,教师的职称也面临“升格”问题。

  亳州师专培养的是小学老师,教学内容本身并不高深。我一周18节课,也没有时间搞科研。我们本来就是教学型学校,不是科研型学校。

  升格后,安徽省教育厅规定,教师评职称的论文不能是教学方面的,只能是科研方面的,像我们这样学校的教师根本写不出来,更别说在省级期刊或者核心期刊上发表了。

  亳州师专的教师中,以前一个研究生都没有,近两年,有几个教师读在职研究生,但全都是教外语的。因为他们专业是外语,公共外语考试比较容易过关。

  学校也没有一个学术机制和科研气氛。升格前,学校连杂志期刊都不订,我们上网看学术论文,只能看到目录根本看不到内容。学校

图书馆号称有十几万册图书,其实最多也就六七万册,而且大多是老旧或低层次的图书。

  升格那年,亳州市下发文件,承诺每年投入1000多万元,可三年来一分钱也没投。只是升格后学校从蒙城县要了300亩地准备扩大校区,新征的土地面积是老校区的两倍还要多。最近,因为土地闲置三年,又被蒙城县政府收回去了。这期间,学校为这300亩地搬迁等事投入的100多万也打了水漂。

  学校升格了,高兴的是校领导,他们的行政级别高了。可一线教师越来越难受,如同上皂角树,有刺还得往上爬。

  中国新闻周刊:事情败露后,你的情况如何?

  刘文:老师这个职业是很讲面子的,出了这样的事当然很难堪。亳州买论文的老师基本上都是学校的教学骨干,现在仍然在一线从事教学工作。出事后,大家都蔫了,来自校方、学生、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很大。★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