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搜索:
省份: 城市:
法律领域:

撤弱扶强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9日01:52 燕赵都市报

  ■正视高中段学龄人口的变化

  “要弄清高中生源情况,可以先从分析小学基本情况入手。”省教育科研所一位多年从事普教工作研究的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如果从6周岁入小学算起,接受9年义务教育。9年后入高中读书,12年后读大学。一般情况下,小学招生数是制定初中以上教育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也是检验人口统计数据的重要线索。

  按照2003年我省的教育统计,全省义务教育各年级学生数分别是,九年级(初三年级)138.08万人,八年级(初二年级)143.25万人,七年级(初一年级)143万人,六年级126.07万人,五年级121.17万人,四年级111.08万人,三年级95.36万人,二年级80.04万人,一年级72.83万人。

  从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到2007年、2008年初中毕业生将下降到120多万人,考虑到普九阶段辍学率的降低,这两年高中生源依然基本有保障。但到2009年后,高中生源会呈急剧下降趋势。在2004年的全省普通高中建设现场会上,省教育厅副厅长韩清林就曾指出,到2010年时,统计中的三年级(95.36万人)已经开始进入高中学龄阶段,预计参加中考的初中毕业生会下降到80万人以下。

  面对高中段学龄人口的变化,其实近几年省教育部门一直“绷着弦儿”。

  “到2010年实现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在一份省教育厅两年前的报告材料中就有这样的内容,我省高中教育发展坚持示范性高中均衡发展战略、普通高中持续发展战略和普通高中教育内涵发展战略,强化政府支持,完善社会参与,努力扩大优质高中资源,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实现普高和职中的协调发展。

  教育部公布的《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指出,在我国已基本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后,高中阶段教育应该成为今后教育规模发展的主攻方向。报告中说,由于高中阶段教育从经济属性上来说既不同于九年义务教育也不同于高等教育,政府推动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模式和私人投资取向的高等教育扩大模式,都不能直接适用于迅速普及高中教育。报告中还指出,高中阶段教育投入不足、资源紧缺,已经导致了半数初中毕业生无法升学、大批低素质人口积淀。因此,如何通过制度创新加速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是对未来教育发展的一个重大挑战。

  在“普九”过程中,因财力不足、初中教育尚未普及的情况下,我省对普通高中实行的是非均衡发展战略。到2000年我省基本普及9年义务教育后,普及高中教育提上日程。业内人士分析说,普通高中在高中学龄阶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普通高中的布局要考虑人口因素,要注重效益规模,使有限的教育经费发挥最大的教育效益。

  ■“撤弱扶强”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教育界有关人士分析认为,在普高已经形成非均衡发展的格局下,实现均衡发展有两种选择,一是以一般高中为主体,把重点高中降低到一般高中的水平;二是大力发展示范性高中,使大部分学生都能享受优质高中教育。毋庸置疑,我省选择后一种方案。

  2000年初,省教育厅的一位领导到衡水调研,把“普九”后为了加快普高发展步伐想选择一个地方作为试点的想法一说,衡水教育局的领导当时就果断地选择了做“第一个吃螃蟹者”。

  经过三年“大刀阔斧”的搬迁和扩建,2003年衡水普通高中由原来的41所减少到35所,衡水成了当时全省惟一一个学校数量减少的市。而省级示范性高中的比例是31.4%,居全省第一位。2004年衡水本科一批上线率为17.66%,居全省第一位。到了2006年,仅衡水中学考入清华和北大的考生就有42人,在全国创造了“

神话”。

  “衡水的成功并不是简单的‘撤弱扶强’,而是均衡发展。”衡水市教育局局长李金池说,“穷家出英才”,衡水地处黑龙港流域,盐碱滩地多,造成了历史上的贫困,这更激发了衡水人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志气。近年来,衡水因势利导,提出“再穷不能穷教育”,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如今,不管是经济条件较好的冀州,还是贫困县武邑,学校硬件在全省都是一流的。

  “以建设省级示范学校为主体,实现示范性高中的持续性发展,建设一批百年老校,造福子孙。”

  对于“撤弱扶强”的普高发展思路,我省业内人示一再强调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可以避免弯路。因为“普九”过程中,全省小学曾达到4.7万所,2003年减到2.56万所,两万多“麻雀小学”不幸夭折,如果按每所学校15万元的投资计算,就是31.5亿元的教育投资打了水漂,这是普高发展的前车之鉴。

  “到2010年全省将撤并300所薄弱普通高中是个不小的动作,难度应该很大。”在采访中,一位“弱校”的老校长忧心忡忡地向记者说,撤并后老师的就业问题怎么办,什么时候停止招生计划,学生怎么分流?这些都需要提前“有针对性地引导”。

  种种迹象表明,普及高中教育的改革如箭在弦,但它又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

  ◎记者手记

  “撤并”的实质应是一种“加油”

  整个采访过程中,有好几位教育部门的相关人士提醒记者,千万不要误读了“撤并高中”的政策方向:“撤并”其实质应该是一种“加油”。

  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渐渐明白了“加油”的真正内涵。打个比方,如果人生是个旅程,高中阶段就是个加油站,“加油”是为了更好地给成长助力。

  众所周知,全国各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比较成功的,小学和初中辍学的人数在逐年下降;而大学扩招以后,高校门槛越来越低,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加。基于这种现实,高中的情况如何呢?

  高中段学龄的孩子共有三个流向:普高、职中(包括中专),还有就是辍学务农或打工。

  调查发现,高中其实是个“瓶颈”。深州市每年初中毕业生至少有6000多人,而最后进入高中的也不过半数。该县最小的高中磨头中学的吕校长说,2004年他们招生了3个班,2005年只招了两个班,2006年高一已“萎缩”到一个班了。

  在国家级贫困县临城县调查时,该县惟一的一所普高临城中学的一位负责人不无忧虑地说,这两年该县普高入学人数还不及初中毕业人数的五分之二。问他为何出现这种现象,他说原因除了人口变化的问题,也与“新读书无用论”观念的滋长有关。

  调查发现,“读书无用”的说法发端于大学生的就业困难。“念也考不上,考得上也供不起,供得起也找不到工作”,可谓是道出了“读书无用论”的真正因由。在知识经济已成全球化趋势的情况下,这种论调显然是背离了国家教育立国的战略。

  大学生就业难,使原本以拥有大学生为荣的农民家庭遭遇尴尬,心理失落比所欠下的巨额债务更沉重。大学生曹某跟记者说:“我以前是村子里小孩子们学习的榜样,如今的榜样是我那个初中毕业就去打工了的弟弟。虽然弟弟赚钱也不是很多,但他起码可以自己养活自己,我可是自己连自己也养不活啊!”

  学知识是有用的,这绝不会有人质疑。但问题是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难就业,无法学以致用。调查显示,从小学到大学,培养一名大学生的费用平均为13万元人民币。如果一个农村家庭花13万元培养一个大学生,而此大学生毕业走向社会,每个月却只能挣几百元,这种现实不知会冷了多少家长的心。

  不久前曾有媒体报道说,有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又到当地的职业中学去“充电”,以便能找份活儿干。这不免让人听起来感到滑稽而心酸。

  普及高中段教育,是我国“普九”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国家教育部给各省教育部门多次传达这样的声音:积极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事业,对于提高国民受教育水平,提高民族素质,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省教育厅的一位工作人员称,所谓的普通高中均衡发展新思路“撤弱扶强”,其根本目的是要整合资源,“优上加优”。但从我省高中段学龄的孩子的流向和分布看,普及高中段教育还是个任重而道远的系统工程。

  “撤并300所高中”所蕴含的信息与背景,值得深思。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250,000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