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搜索:
省份: 城市:
法律领域:

刘鸿彦:今年将继续征集民间影像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0日16:45 新浪嘉宾访谈

  主持人:绿色的故事,主要有这样几个代表,格调是什么?

  罗勇:成长、变迁、生命、生生不息的东西。挺有意思的,绿色的有一个是临时爸爸,还有一个是阳光。十年前一个擦皮鞋的小孩,这个小孩想当一个名演员,以擦皮鞋为副业,我们拍了这个小孩的现状。包括十年之后,这个小孩还在擦皮鞋。但前两天,在贾章柯的三峡好人里演了喜欢周润发的小孩,他现在的谈吐、理想挺有意思。我给他看完原片之后,他非常激动,没有看完就痛哭失声。他看十年前,他还是挺理想、挺坚持的。他说在温州擦皮鞋,希望在温州擦皮鞋,几个月之后,还来北京做群众演员,这就是他想要的生活,已经二十多岁了,还是这样的。也是挺有特色的一个人。

  还有一个是重庆忠县卖馒头的老人,他搞的歌德巴赫猜想,他在墙上贴的图表,满满一墙壁,我们看不懂,编导也看不懂。他有生生不息的感觉,有一种轴劲儿,这是我们生活中需要的。

  主持人:白色呢。

  刘鸿彦:白色是各种颜色掺杂在一起,既复杂,又很单纯,复杂到一定程度就是单纯,就是简单。其实它是很难到达的境界。

  陈竹强:白色有两个故事,一个是真实的故事,这是当时《生活空间》做的尝试,是一个系列片的纪录片。当时是1995年左右,也挺火爆的,当时我还没来中央电视台,是在家看的,觉得特别吸引人。当时觉得这个片子怎么拍出来的,是不是真的,太吸引人了。有好几部都特别好,但我们这次选这个,有一些具体的考虑。这个故事是罗勇去拍的,可以让罗勇讲。

  罗勇:言简意赅地把它说出来,因为这个太复杂了,就像演出来的一样,我当时看的时候,我觉得特别像导出来的片子的感觉。说海南一个叫洪德高的人,他知道东北一家的小姑娘得了白血病,他是有善心的动机,把这家人接到海南来,义务地给他看病,这就引起了海南当地媒体的关注。你知道当时在媒体的报道下,海南人民就积极踊跃地捐款,随着钱的增多,洪德高、东北这家人、医生就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因为三家都是善意的,但误解、矛盾导致了最后的爆发,非常好的事情以一个很无可奈何的结局收场。洪德高觉得没人理解他,东北这家人回家了,我听说最后病没有治愈去世了。这是没有很好的沟通,这样就导致了一个很沮丧的结果出来。我当时看的时候,觉得细节和真实的场景不可能拍得那么好,所有人当摄像机师不存在,人家在对骂,那种复杂性能够淋漓尽致表现出来。我这次去拍洪德高,他50多岁了,在海南包了几十亩地,他是非常要强的男人,但看完我的这个片子之,他哭出来了。他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我是一个男人,我当着你的面哭出来,也就意味着这个事情放下了。这个事情发生之后,八年的时间里他是放不下的。这个事情引起了很大轰动,很多人写信给他。我不知道对一个人的心理会有那么大的影响,那么大的阴影,他一个人默默承受。所以这个片子给我的印象也很深刻。我觉得可能说不太清楚,但看片子很好看。

  主持人:白色的片子是二月初才播。

  刘鸿彦:二月四号才播。

  主持人:我们把这四个颜色的片子差不多都说了一遍,你们拍《最好的时光》的故事,总的来说,这十年,简单地说是幸福大于不幸?还是相反?

  陈竹强:我们觉得还是挺复杂的,就像一个人生的历程一样。不能简单地用幸福或不幸概括,但肯定会有很多值得品位的东西。

  主持人:我为什么问这个问题呢?基于这十年,绝大部分的人们的生活应该更好。

  陈竹强:十年来说物质生活应该好很多,但不能完全基于物质,所以不一定都是幸福的。

  主持人:现在回头看,确实是每个片子主人公的最好的时光。

  陈竹强:我觉得《最好的时光》,不一定是事实的最好的时光,是你站在一个时间段回过头看的感受。因为隔了十年,这个事情是在你记忆中的,这个事情发生之后,生命当中有的东西发生了,已经变成了记忆。而当你回过头来看这个东西的时候,记忆成为了生命本身。所以在记忆当中,我们希望它是最美好的时光,因为那个时光对被拍摄人来讲,是最青春的时期,最希望做的事情,时过境迁,难题解决了,不管怎么样,我们希望是最美好的时光,但这不是一个结论。

  主持人:有一个网友的问题很有意思,希望你也拍拍我,我十年后来看看自己。可能现在有DV机了,但没有像这样拍摄的精度、深度。我觉得当时被拍摄的人是很幸福的。

  陈竹强:因为当时很多人是不配合我们拍摄工作,我们是要做说服工作的,因为拍摄的东西并不是他们感觉最光彩的东西。所以我们要磨,要提着礼物到他们家里去,说这多好,有人把你的生活记录下来了,你回头看也是一个历史性的东西。有的人一听,也就同意了。现在这位网友说的,主动找我们拍的确实不多,我们都是在生活中激荡的时候拍的。

  主持人:这也是我们留在后面说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样一个纪录片的栏目,怎么能够增强互动性?引起观众的注意,激起他们上节目的欲望,当然不是选秀,如果能够达成这样的效果,未尝不是好事儿。

  刘鸿彦:这和栏目的定位和纪录片的特质是有关系的,它不是很适合常规意义上的互动。

  陈竹强:也有DV日记的。

  刘鸿彦:我们去年就搞了一个民间影像的征集活动,针对现在高科技的发展,每个人手中都有DV,都有拿起机器记录自己身边的人的可能性,去年搞了这样一个征集活动,今年我们会将这个活动持续下去,我们栏目的节目是专业人士在做,但我们相信把记录的意识和这种可能性在更多人身上实现。纪录片的互动性,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体现。

  主持人:这样的节目,我们看到有不少,中央台、地方台都有这样的,包括我们自己都在搞DV大赛,都在做新浪DV,等等。是不是在地方卫视或者是省台里,像《纪事》这种的方式不多?

  刘鸿彦:不多,当时《生活空间》比较火的时候,在地方台、省台播放比较多,但这是一个奢侈品,很昂贵的东西,经过时间慢慢沉淀之后,能够留下的很少。但最近这两年,纪录片的关注程度在逐渐提高,所以我觉得近期可能会有一些变化。

  主持人:最后一个问题,你们在拍摄过程中剪掉的东西很多。

  刘鸿彦:嗯。

  主持人:我们就说拍摄过程当中的记录,是否有保留。比如说五年之后,十年之后,有一个《纪事》的最美好的时光,不管是公开播出还是收藏。

  陈竹强:我们何老师那里有一个照片。

  刘鸿彦:我们栏目组有一个大沙发,那个沙发基本上都是大家有时候加班,累的时候会躺在家里休息。我们栏目的策划何保胜,他原来来我们栏目之前,对纪录片的接触并不多,现在接触多了以后,纪录意识超过了我们任何一个人,只要任何一个人躺在那个沙发上休息,他都会去拍一张照片,他说以后要出一个系列的摄影作品集。记录了很多,每个人都是很疲惫的样子,都是加班。

  陈竹强:我们起名叫“同一个沙发,同一个梦想”。

  主持人:每段纪录下来的内容以后看起来,就像《最好的时光》专题片一样,不光被拍摄人的人看到之后有很多感触,在这十年走过同样路的电视观众,也会找到自己的影子,也会找出这十年的酸甜苦辣和甜美幸福。希望大家能够抽出时间来看《纪事》栏目的工作人员做出的精心作品,播出时间在新浪网上都有详细的介绍,也希望大家看完之后,如果有想说的话,在留言板中留言,这个互动非常重要,我们也相信你们会把互动越做越多。

  刘鸿彦:我们也希望听到来自网友真实声音。

  主持人:可以做调查。

  刘鸿彦:对。

  主持人:调查是非常好的一个形式。今天我们沟通就到这里,谢谢三位。

  刘鸿彦:谢谢。

  主持人:谢谢网友的支持,我们这个时间段的互动就到这里,下期再见。拜拜。

[上一页] [1] [2] [3]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