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回顾:

票价上浮曾招致很多质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1日11:23 今晚报

  “2007年铁路春运客票价格不上浮,铁路因此需要多承担近3亿元的成本。”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昨天表示,党和国家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口号,铁路部门积极响应,主动承担因为不涨价而带来的所有成本,让更多的旅客享受到更大的实惠。

  春运客流极端不平衡

  从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铁路春运客流一直处于极端不均衡的状态。特别是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地区差异的加大,客流不均衡状态越来越严重,尤其是民工流的兴起,使这种不均衡状态更为加剧。

  “突出的表现就是,节前基本上从城市流向农村,节后则恰恰相反,这种单方向高度集中的客流,突出集中在某一时间段内,形成强大的冲击波,不仅给铁路造成巨大的压力,也使旅客拥挤不堪。”王勇平说。

  2001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当时全铁路日常每天客流230万人左右,而春运最高日则达到420万人。定员118人的一节车厢,曾涌进380余人,压死车辆弹簧随时都会危及行车安全。铁路因此也损失惨重,每年仅车辆配件备品等损坏就达8000多万元。

  为了缓解春运高峰的压力,2002年春运前,在当时的国家计委主持下召开了铁路价格听证会。长达一天的听证会上,33名代表对

铁道部提出的春运客票价格上浮方案进行了反复审议,各位代表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对方案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最终原则同意对部分旅客列车实行政府指导价。

  “对部分旅客列车春运期间的票价实行上浮,当时的考虑是有利于通过价格杠杆调节供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促进运输市场公平、有序竞争环境的形成和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从根本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参与了铁路价格听证会的原国家计委人士表示。

  “通过4年的实践,应该说,在春运期间实行票价上浮,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起到了很大作用,对于削峰平谷、让更多的旅客顺利返家起到了积极作用。”铁路运输专家说。2002年的数据证明,当年春运的客流高峰的确向前和向后分别延长了3天,当年春节前的非高峰期比2001年同期多运送了74万人次,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拥挤不堪的状况。

  春运涨价挣来很多质疑

  据介绍,为了让广大旅客过一个平安、祥和、欢乐的春节,铁路历年都是把春运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铁路部门提前几个月在运输能力、客车整备、运输组织等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另外,全铁路在春运期间增开的7000多列临时客车,近一半属单向客流,仅此一项就损失几亿元。尤其是铁路增开大量的临时客车,是以严重挤占或牺牲货运能力为代价的。每增开1列临时客车,就必须停开两至3列货车。这样不仅直接造成货运收入的大量减少,而且造成货运市场的丢失。3列货车的收入比1列客车收入多好几倍,如果与空客车相比,更是净损失。

  铁路春运虽然相对日常增运了很多旅客,似乎也增加了不少的收入,但实际上,投入的成本和各种因素造成的能力浪费和损失,远远超出增收的部分。

  “当时的客观情况要求铁路春运必须采取措施来‘削峰平谷’,而采用涨价的方式是最直接、最快能看到成效的。”原国家计委这位人士笑言,如果铁路部门只为图利,那就绝不只是分成两个时间段,部分列车调价了,但实行春运票价上浮后,铁道部这几年不但没多挣什么钱,却挣来了很多质疑。

  火车提速为控制客流提供保证

  “这几年来,随着铁路技术装备现代化的提升,特别是铁路客车速度的不断提高,为铁路开行更多的临客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为铁路部门不通过上浮票价的方式来消化客流高峰提供了保证。”王勇平表示,今年铁道部从北方、西北地区的铁路局调用了大批客车车底,节前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节后到成都、重庆、武汉、阜阳等地,用开行更多临客的方式来缓解客流压力。

  今年春运供求矛盾将加剧

  “铁路票价比公路、民航低很多,价格因素将使得更多的人涌向铁路。车票价格不上浮了,铁路部门在赢得社会口碑的同时,2007年春运必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铁路运输专家说。

  “铁路票价不上浮后,肯定会有更多的旅客乘火车出行,铁路春运不能满足旅客出行需求的供求矛盾将进一步加剧。我们铁路部门目前已经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工作。”王勇平坚定地说。

  周伟(据《中国青年报》报道)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