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回顾:

杨氏模式为什么现在无人问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5日17:19 央视《面对面》

  解说:曾经影响全国的杨氏模式为什么现在无人问津?昔日的劳动模范为什么现在遭遇冷落?他的想法是空中楼阁还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实践?

  解说:一个普通农民建立起来的生态农业模式为什么能惊动联合国的官员?他为什么受到如此关注?他的模式到底是怎样运作的?

  王志:你能不能给我们解释一下什么叫杨国锋的生态模式?

  杨国锋:是这样,杨国锋的生态农业模式就是以种植业也基础,养殖业为主导,沼气为纽带,以保护环境为核心。如果说这个生态农业从解决农业开始,它有很多良性循环的连锁关系。所以当时我就这么想的,我是这些思考的。

  解说:杨国锋生态农业模式的开始是一排猪栏,猪栏上建一层鸡圈,鸡粪落下来就成为了猪食,

  杨国锋:让这个鸡场建在猪场的上面,因为下面是空地嘛,我这样建鸡场,它肯定是没有

病毒感染,所以鸡建在空间,卫生、通风,这是我么想的。下面养猪。鸡粪养猪,鸡粪就没有污染了。

  王志:那原始的想法就是为了收集这个猪粪、鸡粪?

  杨国锋:对。

  王志:那鸡放在上面,怎么会有这样一个念头?

  杨国锋:这个生态当时我想到立体生产,我说立体生产,良性循环,利用空间,利用空间我做这个事业。

  王志:利用空间,农村有的是地,就是地方嘛?

  杨国锋: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土地,那不是更好。充分利用土地更好。建鸡场要盖房子,比如说建个猪场,上面建鸡场的话,那就不要地方盖鸡房了,节省成本了。并且这个鸡场建在猪场上面,空气很好,空气流通。鸡也不生病。这个鸡粪也不用打扫,直接养猪了。我相信那个鸡的热量很高,鸡的粪产量很强,那个鸡吸收的食物是有限的,它那些营养根本没有消化掉,就排泄出来了,所以这个猪就吃。

  王志:但是这个猪吃这鸡粪长大,这肉能吃吗?

  杨国锋:它不是光吃鸡粪嘛,它还是以饲料为主,这是辅助饲料,能吃,没问题。

  解说:然后猪的粪便汇拢排进建在旁边的沼气池;

  王志:沼气池有什么好处呢?

  杨国锋:解决了猪粪的污染,养鸡再养猪,最大的就是污染,建好这个沼气池。所以这个污染源成了清洁的能源。

  解说:在沼气池边上建一口鱼塘,楼房就建在池塘上,塘里的鱼可以在楼房的阴影处纳凉;沼气渣排入鱼塘用来喂鱼,

  王志:那跟鱼池有什么关系呢?

  杨国锋:那个沼气要经常…嘛,猪粪发酵以后,它就没有气味了。它要成了优质肥料,所以它用来养鱼,像温州四大家园嘛,鲤鱼、鲫鱼、

草鱼、鲶鱼都是吃肥料的。这鱼也长的很漂亮,这鱼的质量也很好,并且也不生病。

  王志:是从书上看的,还是杨国锋你自己想的?

  杨国锋:自己设计的,书上的东西是零碎的,你要拼杂,你像做鱼了,里面按沼气的,整个里面也没有蚊虫,没有虫子,这个菜也不用打农药。那个虫子在河上面,它有翅膀,它有一个驱光性,它晚上喜欢亮。沼气点上以后,它飞到沼气旁边来了,那沼气不用电的,它有火的,这个蛾虫一扑到这个灯上面,就烧掉了翅膀,就掉到鱼那里面去了,那个鱼特别喜欢吃这个。

  解说:房子建在池塘上的形式也让我们有了唯一 一次在水上采访的经历。随后杨国锋还特意带我们实地参观了模式的整个过程。

  纪实段落

  王志:这个房子建在水上的?

  杨国锋:建在水上不占地,为什么呢我下面还养鱼,不但是不占地,下面养鱼,人站在上面,夏季很凉爽了。

  王志:这个就是沼气池吗?

  杨国锋:这个就是沼气池。在那边冒沼气。

  王志:就这么个管子就能盖住它,就能发电?就能照明?

  杨国锋:对。这个管子就能照明。这个管线输到沼气里面去了,输到沼气灯、沼气炉里面。

  王志:还专门有个炉子?

  杨国锋:有个炉子,烧沼气的炉子。上面养鸡,下面养猪。以前上面养鸡,下面养猪。

  王志:但现在已经看不到了。

  杨国锋:现在看不到。

  王志:就上面养鸡,养鸡的鸡粪掉进来?掉在这干什么?那猪能吃鸡粪吗?

  杨国锋:新鲜鸡粪,没有细菌感染。吃到肚子里面,促进了消化,它把它粉碎了。

  解说:在猪、鸡、鱼循环喂养的基础上,杨国锋还利用当初挖鱼塘时取出的肥泥肥土,经过平整,杨国锋在上面种上了果树和蔬菜。这样一个完整的“果蔬—禽畜—沼气—鱼塘”的自然生态农业大循环便全部形成了。

  王志:这些也是生态模式的一部分吗?

  杨国锋:这是一部分。

  王志:这是一部分,这是什么豆角?

  杨国锋:这个就是豆角。

  王志:这个旁边,这个是果树。

  杨国锋:这么一小点地,它上面能种辣椒,下面可以种蔬菜,这是立体生产。这么一小块地,它又有辣椒吃,又有蔬菜吃,也有花卉品种。这个资源是很珍贵的,所以在农村要大力发展。

  解说: 1955年,杨国锋出生在湖南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小学毕业后,他就回家像父辈一样开始务农。如果不是村里连续发生的两个意外,杨国锋大概就一直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

  杨国锋:我们…村吧,一个妇女,她家就没柴烧,山里柴禾全部砍光了,树上树丫子也秃了,没有了,她爬到树上去砍树丫子做柴烧。她摔下来,一不小心这个妇女从树上掉下来了,摔死了。再一个就是我们本村的有一个表姐,叫…,她也没柴烧,烧那个油菜秆秆,那个油菜秆秆它特别油,一烧火的时候,把那个油菜点着了,点着以后,满屋的大火,我那个表姐就活活烧死了。烧死两个人,她一个爷爷也活活烧死了,没有走出来,她自己也烧死了。所以我说农民问题是个非解决不可的问题。

  王志:但烧柴这可能是一种生活方式?

  杨国锋:但是我们想要有一个新的,科学的办法解决农民的问题。烧山上的柴,有的没有柴烧,造成了很大的生态环境的破坏,有的把树木砍光了,有的把…也挖断了,把油菜也砍光了,把南竹也砍光了。看到这个情景,把柴刀也换了。这样一来,山上是光秃秃,一下暴雨,这个山洪爆发,水土流失。

  解说: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两件惨案,让杨国锋产生了改变农民上山砍树做燃料的想法。但是用什么来代替砍树当柴烧,一直是杨国锋苦恼的事。虽然杨国锋没上过几年学,但是爱学习的他,通过平时读书看报知道了沼气这个词。然而,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杨国锋,并没有意识到这个词会左右他以后几十年的命运。

  王志:你从哪儿知道的呢?

  杨国锋:我那小侄子,他上小学,我看到他的课本上面,有沼气能源,他在湖里捉泥鳅,看到鼓上那个小泡泡,他有好奇心,去点火,就把它点着了。他说这个就是沼气。这个沼气下面是微生物化石,沼气可以烧。

  王志:那除了烧柴,除了沼气外,烧煤行不行?

  杨国锋:烧煤那农民烧不起啊,那当然农民谁能烧煤气啊,一两毛钱一天。谁能烧煤呀。

  当时看了很多书籍,这个沼气可以代替农业。当时我看到我跟人家讲,跟我们生产队,跟我父母讲。什么叫做沼气他说。我说就是猪粪,猪尿,人粪。我说她不相信啊。沼气怎么能够烧柴,猪粪怎么能够点火,你放到炉子里面怎么能够取火,她不相信。

  解说:沼气烧火的想法让杨国锋有了尝试一把的冲动。当时正赶上分产到户,作为生产队长的杨国锋主动要下了四亩没人要大烂泥田,就在那片烂泥地里,老杨开始了他的沼气试验。

  王志:当时分到这个地的时候,这个地方是什么情形?

  杨国锋:这是个烂泥地,牛都不能进去,是个很深烂泥地,不适合种水稻。

  王志:你当时不是队长吗?怎么分这样的地给自己?

  杨国锋:人家不要,当队长当然要把好地给人家,队长那当然知道要人家分了以后剩下的时候是自己的。

  王志:老婆同意吗?

  杨国锋:不同意没办法。我也不好说

  王志:理由是什么?他们反对?

  杨国锋:你在那里住的好好的,搞什么沼气,养什么鱼塘,要是搞不成功,你怎么办?

  解说:这位是杨国锋的爱人,张建珍。她从会做饭开始,就用柴草烧火。对于杨国锋在烂泥地上搞沼气试验,她一直都不理解。

  解说:将书本知识变成实实在在的东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杨国锋在实践过程中吃了不少苦头。

  杨国锋:这沼气池要打两三米深嘛,到处是水,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沼气旁边打一个人能下去的,打四米,人能爬进去,把水一桶一桶的提上来,这个办法提水,一天要提两三个晚上,不能睡觉的,这么大一个坑,人在下面,用绳子一桶一桶提上来。当时天气下大雨,下大雪,那是冬季嘛。挖那个沼气池,我三个晚上没睡觉,就是在地下挖水,挖那个水,提上来,几个晚上不睡觉。一天两天,一天有时候吃一口冷饭,解决了水的问题。所以这个沼气建成功了。刚刚建成以后,突发洪水,这里到处是洪水,就把这个东西打烂了,重新再做了,花了很多力气,

  王志:村民理解你做的这些事吗?

  杨国锋:村民当时都不理解的。当时搞沼气煮饭是不可能。沼气煮饭是不能成功的。我这个事如果搞好了,是为农民做贡献,所以我以后这个精神支柱,

  王志:为什么下那么大决心来搞这个事?

  杨国锋:当时看到人民不能致富,王志:你想做一个榜样给大家看?

  杨国锋:对,我想做个榜样,特别是烂泥里面不能打沼气池的,这个违反当时的沼气规定,沼气专家也不让打,他说沼气建要在向阳的地方,你这个烂泥地,怎么建啊?怎么施工?当时我是这么想,我说这人啊,没有办不到的事。事在人为,想尽办法一定要把沼气池打好。

  解说:连续干了6个月后,1984年的春天,杨国锋在自己的努力和朋友家人的支持下,终于将沼气池建成,这成了当时村里的大事。

  杨国锋:那天晚上我几次没睡觉,几次就是看那沼气上没上来,比方一看,压力上来了,一点沼气没有,没火,不知什么原因,这个东西也泡汤了,我说这个沼气失败了。当时心里有点担忧,这个事怎么搞的,它有气,但是又没有火。最后…,再一挖,这么大的火,里面是空气。后来这个排出沼气以后,我很快就烧了两锅开水。

  王志:速度怎么样呢?

  杨国锋:看我就是两个炉子煮饭,炒菜,搞七八个菜,两个炉子,只有十来分钟就好了。只有十分钟就菜也熟了,饭也熟了。

  王志:那跟柴禾比呢?

  杨国锋:那可强多了,那它的火力很重,可以大可以小,又很清洁。我记得基本上,1996年以前可以说一直没有烧过一根柴,全部是用沼气,不管是招待客人。还可以照明。还供应了两户家人的沼气,把沼气输送到两家,

  解说:据杨国锋说,他的家早已不用沼气生活了,但是为了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沼气如何运用,杨国锋还特意将好几年没用的炉子点着给大家做了顿饭。

  解说:沼气试验的成功让杨国锋倍受鼓舞。1985年,根据一些书里的介绍,杨国锋又有了新的想法。他要让这片土地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就是后来在此建立起来的生态农业模式。 经过杨国锋改良,他最终把自己家建成了一个小生态园,地里种上了水果和蔬菜,养了100多头猪,500多只肉鸡;鱼塘里投入了草、鲢、鲤、鲫等六种鱼,立体混合放养……一年辛勤劳作下来,除了还贷,杨国锋还获得了不小的利润!

  王志:效益到底怎么样当时?

  杨国锋:当时搞好了以后,当时我一个家庭两个人,就是还招待这么多客人在这里吃住,我们两个人没有请人工作,一年就是一两万块钱收入。

  王志:什么水平?一两万块?

  杨国锋:那一两万块在农村,比传统农业要高十倍吧。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5,770,000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