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回顾:

引起全国各地农业专家注意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5日17:19 央视《面对面》

  解说:杨国锋多年试验的生态农业引起了全国各地农业专家的注意。1986年,在北京的全国农业专家会上,杨国锋被邀请去做报告,在所有参加大会的人员里,杨国锋是唯一的农民代表。

  王志:那这个生态农业会怎么会请你去呢?都是理论家嘛。

  杨国锋:那确实是一条好的途径,那现在为什么我杨国锋二十年如一日,历经坎坷还这么做,确实是一个好途径,

  王志:你在会上是怎么跟他们介绍的?介绍了什么?

  杨国锋:我介绍了这个生态农业,…。生态农业的秦镜,概述了生态农业的事迹,这个模式的形成,有什么效益,当时那个秘书长很高兴,我介绍的时候,就是来自毛主席家乡的湖南人民,杨国锋给各位介绍生态农业,下面长时间的鼓掌,确实场面很热烈。

  王志:你的做法专家认可吗?

  杨国锋:认可,这个项目的发展可以成为全国农业的大典型。他讲的一个是家庭的好模式,一个是可以推广科学技术的好场所,保护好环境的措施,

  解说: 1986年,农业部专门下发文件,肯定了杨国锋的生态农业模式,并把它命名为“杨氏模式”,号召在全国推广,一时间,前来学习参观的各地人员络绎不绝。

  王志:那大家都关心什么问题?

  杨国锋:来参观学习的主要是来看,第一是看鸡粪养猪,第二是看产沼气,这个猪粪产的沼气,看做饭。看着沼气养的鱼,就是这样,来参观学习。农民看得很细,像云南、新疆、西藏,那些地方一来就是住三四天,他要看得清清楚楚,他要怎么养,沼气怎么管理,整个生态农业的良性循环,他要感受的清清楚楚。

  王志:但是回去他们学了吗?

  杨国锋:那他学了,有江苏市一个农民吧,他家里搞的很不错了,他说。

  王志:但是每个地方的情况不一样,南方跟北方也不一样,自然条件也不一样,能学吗?杨国锋的模式?

  杨国锋:能学,冬天也是两个是两个火炉,很大的火苗,做成饭就是这么几分钟,三四个人的饭,5分钟就做好了。非常快,

  解说:这位是杨国锋的朋友肖建球书记,他家里的生态农式业模就是在杨国锋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由于管理有序,曾经一年就有10多万元的收入。

  (肖书记同期)

  解说:“杨氏模式”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慕名前来学习的人,由于客人太多,杨国锋每天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接待来来往往的客人,以至于自己两个还在上小学的女儿都没人照顾,那时候对女儿的忽略,杨国锋至今谈起心里都充满了愧疚。

  纪实段

  杨国锋:我们1994年接待的小孩都要父母带着嘛,我们的小孩都没有给我带,掉到那个水里面去了。…,上学也是很苦的。

  王志:那你这么一说,人家肯定都怕做这个模式了?

  杨国锋:那不是。

  王志:儿子掉水里了。

  杨国锋:那不是,我的小孩没人管嘛,我要搞接待,我要搞项目,我要搞事业,没人管,那现在人家带小孩,一个人带的很好的。人家上学有人管,我们的没人管。

  解说:除了前来参观学习之外,很多地方都希望杨国锋亲自去他们那里传授经验。杨国锋在拒绝了蜂拥而至的各种邀请后,却接受了来自珠海的邀请。是什么原因让杨国锋做出了这样的决定?珠海会不会让杨国锋的事业有进一步发展?

  王志:但是你自己舍得离开你这个地方吗?

  杨国锋:有点舍不得,但是没有资金,没办法,

  王志:什么情况呢?

  杨国锋:我在1996年一次回乡,省里欢迎,反应到我这个情况,我准备把这项目规模扩大一些。当时1996年以后困难就很大了

  王志:困难来自什么地方?

  杨国锋:主要是资金上的困难。全国这么多科学技术的推广,全国这么多人参观考察学习,住宿啊…,费用那是很高的。所以每年一万多两万元的收入也不够接待开支。但是这个时候珠海又多次邀请我。

  王志:正在这时候珠海来邀请你了?

  杨国锋:邀请了。

  王志:他们给你的条件是什么?

  杨国锋:他们给我的条件是这样的,到他那里发展,他说他有三亿元的启动资金,在珠海的科学院新村,在飞机场附近,在这里有小车、

别墅房间,都在这里解决。我不是说去享受,我主要就是说经济实力强的快,可以加快我这个杨氏模式的发展。有这个想法。

  王志:这些待遇都兑现了吗?

  杨国锋:差不多兑现。

  王志:那你走的时候,你当地的政府呢,你当地的领导呢,他们不挽留你吗?

  杨国锋:他们是挽留,但是怎么说呢,当时来讲,那边的条件太好,吸引我去。

  王志:那村民怎么看你呢?杨国锋发财去了,杨国锋当老板去了。

  杨国锋:当时有人这么说,但是也有人讲,杨国锋不管到那里都发不了财,

  解说:杨国锋一心报着赚钱的梦想去了珠海,但是乡亲们的话还是成为了现实。在经历了两年的推广后,珠海的生态农业模式并没有构建成杨国锋理想的模样。

  王志:那在珠海那边为什么没有成功?

  杨国锋:那个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我说搞这么个项目,第一个需要资金,没有资金是很困难的,第二个需要人才,光有资金没有人才,没有很好的人去运作那也是不行的。

  王志:你不就是人才吗?

  杨国锋:我到那里我不是总经理嘛,这个资金是总经理运作,因为总经理他没有把这个资金用在这个项目上面,他用在其他方面上去了,我是不能干预的。我是书记,兼部门经理,我的资金使用要经过他的审批。

  王志:但是你的事业还是可以成功的嘛?

  杨国锋:你没有资金也是一样不能成功的。资金运作,他是总经理,我当时去了很多人,基地要大,一次就100亩,大型的鱼塘,也需要庞大的资金。那资金供应不上,这么多拖车,这么多劳力,这么多耕地,要施工,要材料,他的资金批不下来。

  王志:那不成功的原因有没有你自己的原因?

  杨国锋:自己的原因恐怕也有吧,那主要还是思想不够解放,

  王志:怎么说呢?

  杨国锋:人家,像是我到那里做书记以后,人家请我的客,那个包工头,请小姐跳舞,唱歌,我不会。我说这个不行的。

  王志:就你不适应那种生活?

  杨国锋:不适应那种生活。

  解说:出身农民的杨国锋不适应都市生活,珠海的发展情况也不尽如人意,1998年,湖南发生了一场特大洪水,家乡的这场洪水让他开始犹豫自己的去留问题。

  王志:那发洪水跟你搞这个生态模式有什么关系?

  杨国锋:那(关系)大得很,发洪水就是这个山遭到了破坏,这洪水就没有一个屏障了,你像这个大山之中下大雨,要几分钟水才下来,因为被大树挡住了。

  王志:但是我们过去也发洪水啊,洪水叫做天灾人祸啊?

  杨国锋:特别是这几年,人为的破坏森林,是人为的关系,我一直是这么认为。山林好,洪水洪灾是跟生态环境、树木的破坏是有很大关系的。

  王志:你搞这个生态龙也能够改变呢?你这才几亩地呀,是不是有点异想天开啊?

  杨国锋:不是,我做的事不是杨国锋的四亩地,我做的事就是全国的人民,都搞杨国锋模式,都来搞沼气,都来搞田园经济,都来发展生产,都来保护环境。十亿农民,十亿农民都来搞环境绿化,保护森林,那就是个了不起的力量了。那真正能够改善生活,绿化大地,真正实现…效应。

  王志:下决心回来干什么呢?

  杨国锋:是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把祖国的山河绿化了,这是多么好的件事。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5,770,000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