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回顾:

越是贫穷闭塞的地方穷人的信用就越好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7日03:05 中国青年报
越是贫穷闭塞的地方穷人的信用就越好
2003年,杜晓山在云南大理调研,对农户的“育肥牛”项目很感兴趣

  越是贫穷、闭塞的地方,穷人的信用就越好

  郑运香是个高大结实的女子,今年42岁。因为丈夫跛脚,夫妻俩又生了3个孩子,1997年以前一家人始终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所有的转变从一块地毯开始。

  那一年,郑运香看到县城有人卖手工编织的真丝地毯,销路很好,就跑到熟人那里学了这门手艺。可即使织一块最小规格的毯子,也需六七百元成本,她拿不出这笔钱。

  刚好这年,扶贫社在河南南召县小店乡设立中心。郑运香听说后找到贷款员,试探着问:“我家就两间房子。全押给你,给我贷点钱行不?”

  “就你那两间破房,卖了也值不了几百块。”贷款员开玩笑说。

  郑运香做梦也没想到,没有抵押担保,也没有请客送礼,一个星期后,自己真的拿到了1000元贷款。用这笔钱,她买了各色丝线和织毯工具。

  3个月后,一块花草图案的手工真丝毯完成了。她拿到县城的地毯市场上,居然卖了1800元。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这么多钱。”郑运香回忆起自己的“第一桶金”,脸上绽放出幸福的笑容。

  从那年后,郑运香每年从扶贫社贷款2000元。现在,她织的毯子已经在南召小有名气,隔三差五就有人上门预订。从前年开始,郑运香还雇了七八个“小妮儿”,四五个月织成一块大毯子,可卖8000元。刨去各项开支,每年纯收入上万元。

  “要不是儿子上大学,我都不用贷款了。”郑运香指着墙上儿子的照片和奖状,颇有几分得意。

  然而并非每个贷款者都和郑运香一样幸运。南召农户张霞去年从扶贫社贷款,丈夫带着这笔钱,组织了几个老乡,一起到南阳市包了个小工程。张霞原本打算,拿丈夫每月的工资还贷款不成问题,结果因为发包方拖欠工资,在还款20周后,张霞手里没钱了。

  信贷员张新阳很无奈:“她不是故意赖着不还的人,我每次去催款,她都特别不好意思。”有时去张霞家,正赶上她卖了鸡蛋什么的,张新阳能收上来几块钱,虽然不忍心,他也狠狠心接收下来。

  在南召扶贫社主任勾长远的印象中,故意赖账不还的农户微乎其微。“越是贫穷、闭塞的地方,穷人的信用就越好。”他说。

  对于穷人的纯朴和信用,信贷员刘惠深有感触。这个短发,圆脸的姑娘,从1998年开始做信贷员,每天骑摩托车穿行在乡下,在贷款户中特别有“人缘”。

  “有一次我负责的贷款户手里真的没钱还,”她架起双臂比划着,“那老太太给我几十斤玉米,让我替她卖了还钱。”

  2001年夏天,城关头道河村的一条小河因为下大雨变宽了,河水淹没了小桥。到还款的日子,信贷员过不去,在河对岸着急上火。借贷的农户们便想出个办法,把钱绑在石头上,纷纷从河对岸扔了过来。

  相比之下,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乡镇,还贷反而有难度。“这些人比较容易受外界糟糕的信用环境的影响。”勾长远说,“他们总是一副见多识广的样子,觉得不还钱也不能拿他怎样。”

  杜晓山分析,中国的穷人因为长期得到政府的无偿帮助,容易形成等靠要的思想。加上社会上的信用环境差,如果制度不健全、管理不严格,很可能形成能不还尽量不还的局面。

  河南虞城扶贫社店集乡分社主任马银山不顾制度规定,于1998年左右陆续把8个亲属招进了员工总数才33人的扶贫社。为了得到每放出1000元贷款6元的工资提成,马银山的亲属大量违规放贷。比如,给马银山老家的一位中心主任一人就贷了4万多元,远远超出每户不得超过2000元的规定。

  直到缺口再也掩饰不住,惊醒过来的总部专门派来工作组,清理整顿工作足足做了3年,坏账却绝大多数难以收回。

  “有人不还的示范效应,造成一片坏账。”杜晓山沉痛地说,“真正的贫困农户是很守规矩的,但这个信用必须有良好的制度来约束、保证和鼓励。”

  虞城的这位主任受到党纪处分,被开除出扶贫社。留下124万元逾期五六年的坏账,让虞城成为扶贫社几个实验点中,唯一至今还在亏损的一个。

  杜晓山总结教训:“出于一种善良的愿望做事当然很重要,但我们欠缺专业的知识、能力和管理水准。内控机制、运作程序都有非常多的漏洞和毛病。”

  有时为了回收贷款,信贷员还需采取一些特殊的办法。

  南召云阳分社的一个贷款户张彦生,2004年借了2000元后,跑到安徽菏泽做生意。信贷员找不着张,希望他的父母帮助还钱,却遭到拒绝。

  信贷员跟村民一打听,张的母亲信基督,他由此找到突破口。“大娘,主在瞅着我们呢。”他说。没费多大劲儿,大娘便卖掉几只羊,还清了全部贷款。

  政府干预程度越大,经营效果往往越差

  作为一个舶来品,小额信贷从一开始,就遭遇了一系列的“水土不服”。与政府的关系是让杜晓山的团队花费心思最多的问题。

  “扶贫社与政府的关系,是远不得又近不得,爱不得也恨不得,既要争取政府的支持,又要避免政府过多插手,这个劲头可不好拿捏。”杜晓山苦笑着摇头。

  他坦言,扶贫社与孟加拉乡村银行的最大区别是:“孟加拉是小政府,中国是大政府。在中国的基层做事,不取得当地政府的支持,基本是不可能做好的。只要地方政府一句话,说扶贫社放贷是违法的,我们的钱保证一分也收不回来。”

  周学仁回忆,一次,有个“瘸子”到扶贫社申请贷款,而经过调查,此人一向品行不端,不符合贷款条件。没想到“瘸子”告到县政府,而有关领导真的批了个条子,要求周学仁给他发放贷款。

  “我真是哭笑不得。”周学仁叹气道。

  类似的尴尬,扶贫社的每个基层负责人都曾遇到过。南召扶贫社主任勾长远说,经常听到某位领导“把钱贷给卖蛇的”,“给养鹌鹑的发放贷款”之类的无理要求。

  一些乡、村干部的干扰更是让扶贫社头疼的事。易县的一个村干部曾在大喇叭里喊话:“扶贫社的钱都是外国人的钱,不用还!你们看,以前的扶贫款什么时候用还过?”杜晓山说,这样的事,在每个实验点都曾发生过。

  扶贫社的第四个实验点陕西丹凤,更是因政府插手过多失败的典型案例。

  上世纪90年代末,为了完成“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当地政府将小额贷款当做扶贫的救命稻草。陕西省也成为第一个正式提出支持小额信贷的省份。因为丹凤是该省第一个小额信贷扶贫试点,引起了当地政府的关注。政府有人提出,扶贫社作为“纯民营活动”,存在“速度不快,步子不大,资金不足”等缺点,不久便接管了扶贫社,并把利率从8%降到了3%。

  “虽然政府的主观意图是好的,但混淆了信贷与救济的区别。”杜晓山评价,“过去的经验表明,对民营小额信贷,政府干预程度越大,经营效果往往越差。”

  截至2000年,陕西全省累计投入26个亿搞小额信贷,上演了一场小额贷款的“大跃进”。然而在规则和管理人员都不足的情况下,只剩坏账累累,现在早已偃旗息鼓。

  “当时可出了不少‘洋相’呢。”扶贫社主任李谊青笑道。

  他回忆,那时,有关部门为了完成贷款指标,极力游说农户贷款。一对老夫妻,被强行贷给几千元。一辈子没见过这么多钱的老两口,拿这笔钱不知道有什么用,放在哪里都不放心。思来想去,他们用报纸和塑料袋把钱严严实实地包起来,挂在了房顶正中的电灯下!

  “事实证明,做扶贫性质可持续的小额信贷,并不是政府和传统金融机构的强项。”杜晓山说。

  十几年中,300多家曾在中国开展小额信贷项目的非政府机构,现存的仅剩100多家,其他的多因资金耗尽不得不退出。

  自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清理农村合作基金会至今,监管当局从未审批过任何一个新的农村金融机构。对于扶贫社等在农村发展的小额信贷组织,法律明确规定,“只能放贷不能吸储”。

  “如果没有融资渠道,就像瘸了一条腿。”周学仁说。

  在最初筹集的10万美元之后,孟加拉乡村银行信托基金又先后给了社科院一些低息贷款,总额加起来约600多万元人民币。另外还有一些赠款和委托款,福特基金会、

澳大利亚国际开发署、台湾爱国商人杨麟、美国乡村银行基金会、花旗集团及一些机构和个人等都先后给予扶贫社资金支持。但2003年以后,基本没再有新的资金注入。

  “这也是乡村银行模式在中国运作13年来始终没有做大的主要原因。”杜晓山总结道。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78,000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