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娱自乐的中国纪录片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8日16:11 新世纪周刊

  绝大部分的中国纪录片是拍给中国人自己人看的,一旦出国就没人能看懂

  -本刊记者/胡凌竹

  电影《三峡好人》片尾的致谢名单中,有

  一个名字叫做李一凡,他与《三峡好人》的副导演鄢雨2002年拍摄的反映三峡地区拆迁现状的DV纪录片《淹没 》,是贾樟柯眼中“近年来最好的纪录片”,也是让贾樟柯创作《三峡好人》的灵感之一。虽然这部纪录片从未在中国公开放 映,但却在2005年获得了柏林电影节“青年论坛”最高奖沃尔夫冈·斯陶特奖,这也是该片拿下的第8个国际奖项。

  “中国的纪录片,能像这样获得国际肯定的应该还是少数。”美国国家地理频道中国区高级经理郑也夫表示。

  在1月9日结束的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上,“中国缺乏优秀的纪录片”成为了一个引起众多专业人士参与讨 论的问题。“世界在关注中国,对中国纪录片有大量的需求。”美国探索频道亚洲公司制作部总监维克兰·夏纳说,“我们在 过去的三年内制作了百余部纪录片,有25%是关于中国。”--不过,这25%都并非中国人自己所拍。

  “不是没有好的纪录片,以前有《话说长江》、《丝绸之路》,现在许多电视台自己的纪录片栏目也制作了很多优秀 的纪录片。只是绝大部分的纪录片是拍给中国人自己人看的,一旦出国就没人能看懂。《淹没》这样的片子能在国外成功,首 先就是做到了能跟外国人说清楚发生在中国的故事。”中国纪录片委员会副理事长冷也夫表示。

  “让外国人看懂一部关于中国的纪录片,解说词是关键。”冷也夫说,他曾写过一篇名为《中国纪录片为什么卖不动 》的文章,文中举出了这样一个例子:2004年初,深圳的东方传媒影视公司曾与外国片商签署了协议,投拍一部16集的 环保类纪录片,然而9个月之后,制作完成的纪录片却因为一种名为“蔓荆子”的植物而遭到质疑。原来纪录片中没有任何解 说词,采访的内容全部依靠中英文字幕展现,外国片商连续问了三个问题:保护水土的“蔓荆子”是一种什么植物?它为什么 要从不是发源地的山东移植到内蒙?山东的“蔓荆子”又是从那里来的?最后表示:如果这些在片子中没有介绍,那么就没有 购买这部纪录片的必要了。

  “在中国电视圈里,这种‘以画面语言为主,淡化解说’的纪录片,实际上是一种最佳的创作方式。但是中国的文化 与西方的文化是有较大差异的,出口的纪录片必须有一定的文字解说,否则节目是卖不出去的。”冷也夫说。

  一位德国片商曾经告诉冷也夫,纪录片的解说词在中国可以少用或不用,但如果是卖给他们,还是应该多些。比如说 大姨姐、舅妈一类的名词,中国纪录片大多不用解说词去解释,但德国人却看不懂这类称谓之间的关系的,只能理解成姐姐和 妈妈。

  “我们也不一定非要拿外国人的选片标准来制作我们中国的纪录片;但中国的纪录片要走向国际市场,就必须‘对症 下药’。”冷也夫说。纪录片和人一样,出国之前,也需要学好外语。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