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乱中的奥运展览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2日09:58 《环球》杂志

  战乱中的奥运展览

  中国驻伊拉克使馆近日在使馆所在的饭店大厅举办了中国图片展览,主题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橱窗里原来摆放的是饭店遭炸弹袭击被破坏后的照片,战争的沉重气氛和奥运的和平精神,形成鲜明的对比。

  由于整日在动荡、紧张中生活,使馆的同志们经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有时候爆炸声就在耳边响起,枪声持续到深夜,搅得人不能入睡;美军的飞机天天在市中心盘旋,有时贴着饭店驻地飞过,噪音吵得人心烦。

  而直接的危险是,武装人员用迫击炮、火箭弹向巴格达“绿区”实施远程攻击,而这些武器准确性很差,使馆的驻地距离美英使馆所在的“绿区”不到1公里,被误中的可能性极大,有几次炮弹更直接落在院子内。

  发生在驻地周边社区的交火同样令人精神紧张。驻地旁边有一个警察局和一个小型军营,经常遭到来自不明方向的袭击,附近的武力冲突也时有发生,距离不远的海法大街是这些暴力冲突的“重灾区”,枪战经常一连持续几个小时,每每这时,驻地的院子内弹壳、弹片等到处可见,散步时遇险的可能性极大。

  大使带领馆员“解压”

  身处高危地区的中国驻

伊拉克使馆一直处于应急状态,每个馆员都必须绷紧安全这根弦,在形势紧张时,采取阶段性限制出行的措施,驻地的防护做必要的加固,武警执勤和戒备也相应强化。

  与此同时,馆员们还要克服各种心理、生理上出现的问题。伊拉克空气污染、水土污染比较严重,水质很差,许多馆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胸闷、头昏、失眠、皮肤过敏、出疹等症状,但是他们发扬乐观拼搏的精神,以祖国外交事业的大局为重,坚守岗位,并保持了良好的精神状态。

  李华新大使还积极组织和参与体育和文娱活动,用自己的乐观情绪感染和带动大家。打乒乓球、踢毽子、跳绳,有限条件下因地制宜,使馆的业余生活开展得有声有色。每逢节日,使馆总会邀请所有在巴格达的中国人到使馆团聚,让大家在异国他乡感受到家的温暖。

  在伊拉克感受温暖

  说到温暖,大使还特别提及了一些让人感动的细节。中国驻伊拉克使馆经常收到国内主管部门、媒体、个人的来信,信中充满真情的问候和祝福成为使馆馆员努力工作的动力;李肇星外长在新年到来之际,发来慰问信,外交部为每个在伊工作人员寄来亲情卡,卡片上写着祝福的话并署上家人的签名。现在这些卡片就挂在每个馆员的床头,祖国亲人的爱真切具体地充盈着馆员狭小的房间。虽然祖国远隔万里,但他们并不孤独、寂寞。

  2006年12月12日,爆炸声在巴格达市中心的塔亚兰广场响起,近300人在袭击事件中伤亡,使馆驻地距离事发地仅七、八百米,爆炸震得玻璃窗嗡嗡作响,天空中升腾起蘑菇云,浓烟遮天蔽日,使馆一名工作人员用DV记录了这令人震撼的画面。

  而就在爆炸发生的当晚,伊拉克足球队闯入了亚运会男足的决赛,巴格达各城区的老百姓纷纷朝天空鸣枪欢庆胜利,伊拉克人获得了少有的、短暂的快乐。

  李大使说,早上的爆炸和晚上的枪声,伊拉克人一天里经历了大悲和大喜,两种声音传递的情绪截然不同,我们当然希望快乐的情绪能够在伊拉克更多的延续。伊拉克人民理应享受和平和安宁。希望这一天早日到来。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上一页] [1] [2] [3]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831,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