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上海农村合作社调查:农民收入有实质性突破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3日03:07 东方网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随着生产力发展,原有分田到户小农经营方式不能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需要。上海松江区区长孙建平说:“当初分田到户是时代需要,如今合起来搞农业合作社也是时代需要。” “合作社的成立,表明农村经营主体的变化,是农耕组织方式与经营方式重大变革,大大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是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重要开端。”徐磐石说 1月11日,上海市松江区叶榭镇马桥村的“农民土地股份合作社经营分红表”草稿出来了。11个一辈子只会耕作土地的农民,月底即将领到他们农民“职业”生涯的第一份年薪。 这11个人是马桥村合作社11个分社的“场主”,他们不仅是入股的股东,也是合作社聘请的“员工”。今年,马桥村合作社的分社,将从11个增加至23个,包含全部村民小组,也将另有12个传统农民加入他们的“职业农民”生涯。 松江区增加农民收入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徐磐石说:“从改变农民开始,农村一场根本性的变革正在深入推进。” 收入翻了四倍 与以前对一年收成难以计算不同,马桥村合作社公告分红表草稿之后,11个场主一年的收益数字非常精确。 分红表草稿显示,何四云的年薪金额是11553元。除此之外,加上以入股村民的身份享有今年队里土地丰收的第一次的分成,全部算起来估计有2万多元。 “以前,我和我老太两个,光靠种地,每年最高收入3000多块,另外打打最简单的零工,最多不超过5000块。” 何四云说。 以往由于农业税、水利建设费等税费,耕种的农民辛苦,而且收入是很低的。 “以前农民有个说法,种4行水稻,3行给了国家,只有一行是农民自己的。”叶榭镇副镇长张林华说。如今,说到2006年的收入,何四云的嘴巴总是大咧着。 从2005年8月开始,他的耕种面积一下子变成了近100亩。 什么地方种植什么,什么时候种植,什么时候防治收割,都是村里合作总社提前规划好,种子、肥料、药水都由村里提供,种植收割都由村里组织机械化操作。 “何四云以及其他的场主,更多是作为耕种的监管人。”马桥村党总支书记朱惠明说。 对这些场主,马桥村推行“三定一奖”的管理方式,即“定产量,定成本,定报酬,超过规定产量,按超过数额的50%奖励”。 何四云成了村里合作总社聘用的“专业农民”,他还会在村里的成本控制下,根据需要聘请一些“兼职农民”,2006年底,他给其他为他打零工的村民发了14577元的“工资”。 2006年的状况看起来不错,从分红表草稿来看,11个场主2006年获得的总报酬从2095元到17430元,平均下来是七八千元。入股的村民们每亩地分到的是700元左右。 叶榭镇兴达村党总支书记陆浩龙说:“合作社就是让土地集中在那些种田能人手里,让他们去搞规模经营,同时也让那些不想做农活的人可以有个收益保障,放心去做(其他事)。” “11个场主因为超过产量获得的奖励,平均是每亩100元。”朱惠明说。据松江区增加农民收入办公室介绍,“职业农民”中,以种植水稻为主的年收入平均在2万元到3万元,以种植蔬菜花卉等为主的,年收入在10万以上的很多。 松江区有关部门,从2005年开始对“专业农民”的年收入进行抽样统计。数据显示,他们人均可支配收入2005年增长15%,2006年增长18%。2006年,松江区整体农村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1%,城镇人口增长11.2%。 “三农”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核心问题,这已经成为共识。但如何真正提高农民的收入,分歧和争论不少,不少学者认为,“如果仍然是9亿农民在农村,那么农民生活水平要想大幅度提高是不可能的。”但是,从马桥村的情况来看,留在农村的农民收入开始了实质性的飞跃、突破。 从农户到“场主” 包括何四云在内,11个从传统农民转变为“职业农民”的场主,他们身份的转换始于农民合作社的创建大潮。 叶榭镇在松江区属于相对不发达区域,其中,马桥村就是该镇一个典型的村庄,村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6308元,在全区排名殿后。 随着生产力发展,原有分田到户小农经营方式不能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需要。上海松江区区长孙建平说:“当初分田到户是时代需要,如今合起来搞农业合作社也是时代需要。” 2005年7月5日,马桥村“实施农民土地股份合作社经营的设想”出来了。 为了成立合作社,2005年7月6日到18日,马桥村村委会,分别针对村二班子、村民小组、老干部老党员、村党总支、村民代表,连续召开大大小小7次思想大会。 “合作社已经早就在其他地方有试点,但是并没有一个非常成功的模式。”马桥村党总支书记朱惠明说。 事实上,在马桥村开始组建合作社之前,叶榭镇已经开始合作社的探索。 2001年,首先在井泠桥村,以村为单位入股创建合作社,结果显示,没有按照效益决定分配的根本原则,导致很多矛盾;2005年,叶榭镇又在兴达村,以每家每户签土地入股证明组建合作社,但是因为农户与农户之间、队与队之间情况不同,很难协调。 朱惠明对这些合作社的模式一直在琢磨,也做了多个模式的调查,发现其他模式产生的矛盾不少。因此,在马桥村启动合作社的时候,他强调:“要么不搞,搞了一定要成功。” 他提出“两条必须”:第一,同意的村民的自留地要参与重新调整;第二,一定要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要在大会上全面通过。最终,马桥村以队为单位入股,把核单位缩小,对农民个体更加关注。 “相比较前面两种,在创建过程中更加强调民主。村民全部同意的就搞,否则就不搞。因此,第一批是其中11个村民小组成立了分社。”张林华说,“其他模式的合作社都有投诉发生,马桥村至今是零投诉。2006年年底剩下的12个村民小组也在村民自愿的基础上成立了分社。” 按照“两条必须”的原则,2005年8月,马桥村的上海张泽粮食合作社有限公司(下称“张泽合作社”)成立了。马桥村总共23个村民小组中,11个村民小组在全体组员同意的前提下,在张泽合作社下分别成立了11个分社。 何四云所在的何家队是第一个成立的分社,他多了一个“场主”的新身份,村民小组全部组员入股的96.7亩都由他来全面耕种,村民小组的其他队员可以完全从农活中脱离,寻找农活以外的工作。 “他看好合作社这种模式,他希望自己和村民组员都能增加些收入。”马桥村委会分管农业的副主任张叶军说。 其他10个分社,如同何家队一样,都分别产生了一个“场主”,他们经营的土地面积从69.63亩到166.43亩不等。 “合作社的成立,表明农村经营主体的变化,是农耕组织方式与经营方式的重大变革,大大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是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重要开端。”徐磐石说。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