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运到发展中国家每吨仅10-40美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5日09:40 青年周末

  国内追踪

  如果说英国媒体更关心的是自家垃圾的处理问题,那么我们应该关心的显然是目前中国有关部门对此事的跟进到达一个怎样的程度?洋垃圾究竟是怎么绕过相关部门的“警戒线”,大规模“入侵”到中国东南部沿海地区?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多方调查。

  有钱赚是洋垃圾倾销我国祸根

  -发达国家处理垃圾费用每吨400-1000美元

  -把垃圾运到发展中国家每吨仅10-40美元

  国家海关总署:洋垃圾事件正在调查记者就此事致电国家海关总署,宣传处王劲松副处长说,“最近英国向中国倾泻‘洋垃圾’的事情,我们总署已经知道了,有些媒体的跟风报道里提及的数字不属实。”当记者提出要进一步采访相关部门人员时,王处长表示相关人士目前正在参加全国海关关长会议,所以不能接受采访。相关部门正在了解详细情况,最后的官方结果会在适当时机公布。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国家对于哪些垃圾能进口哪些不能进口,早有明文规定。2002年公布《禁止进口货物目录》中明确写着:废机电产品禁止进口,包括空调、电冰箱、计算机类设备、显示器、打印机、微波炉、电饭锅……除此之外的废电器,属于限制进口类的废物,进口前应向国家环保总局申领《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证》,货物到岸后由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检验合格后出具《入境货物通关单》,海关凭《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证》、《入境货物通关单》验放。而列入禁止进口目录的货物,无论何种贸易方式,无论是国内企业还是外资企业,都不允许进口。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我们只管运输,什么货不过问洋垃圾要想“顺利”的飘洋过海流入国内,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运输。那么,这些“废电脑、旧手机、旧衣服、医疗设备……”究竟是怎样运进来的?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是全球第四大远洋船运公司,船员处的业务主管张进说,运输公司其实就像“出租车”,“我们这个环节只负责货物运输,至于集装箱里装的是什么货,我们是无权过问的,而且所有集装箱都签封、上锁,这些货物都是经过海关部门的一系列检查的。假如集装箱在海上着火,为了灭火我们有可能拆封或者把箱子扔掉。但是这样,我们也要承担相应的风险。换句话说,我们并不知道箱子里装的什么,价格合理我们就负责运。”

  那么,“洋垃圾”在退回去的时候是否会碰到无人认领?张进说,这种只有卖方没有买家的情况不可能出现,因为在运输之前办理的进出口手续,必须要填写相关内容并得到海关认可。而对于这个运输环节的疏漏,天空电视台的何丽在调查中也深有感触;“现在有很多专门做垃圾出口生意的英国公司,他们必须申请得到英国政府的批准,拿到一个许可证才可以出口垃圾。为了拿到这个许可证,他们必须得拿到一个相关证明,就是在垃圾输出地区有相关的许可证明来处理垃圾。我听一些英国塑料垃圾业的人说,其实你要搞到这个许可证特别容易。香港的公司有资格接收这个垃圾,但他们并不是最后处理垃圾的地方,这些被运输到香港的垃圾很多时候只是把香港作为一个中转站,再转运到中国内地其他地方。”绿色和平组织:有钱赚是“洋垃圾”的最大根源除了在联滘村发现的让人震惊的“生活垃圾”,在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的贵屿镇,这里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子废物集散地,其中也不乏有洋垃圾。而电子垃圾,是洋垃圾中很大的一块“肥肉”。“我们也试图跟踪调查电子垃圾的卖方、买方、运输、报关、入境的整个流程,可惜这个难度太大了。因为想知道他们的供货渠道和流程,必须要知道哪艘货轮,而对于货轮的数据是根本拿不到的。”绿色和平有毒物污染防治项目主任岳毅桦说。

  为了控制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输送“电子垃圾”,国际社会制定了《巴塞尔公约》。公约里明确规定,禁止发达国家以最终处置为目的向发展中国家出口有毒废弃物。我国于1991年9月4日批准加入该《公约》。为什么“洋垃圾”屡禁不止?岳毅桦分析说,“有钱赚是最大的根源。垃圾处理在发达国家的费用很高,每吨大概在400-1000美元,而运到发展中国家,价格每吨只有10-40美元,所以很多西方公司会把垃圾卖给出口代理商。还有就是国际公约的约束力还不够,有些国家根本不签署这个公约,比如美国。还有的成员国即使签署也不能承担应尽的义务。

  “虽然国际上、我国法律都严禁电子废物进口,但防堵漏洞不严密,不法商人总有空子可钻。比如,卖方会把垃圾藏在正常货物里,夹带入境;有的是在集装箱上故意贴‘假标签’。海关部门也只是抽检货物,所以就有可乘之机。”英国驻华大使馆:不知此事,等待回复英国把如此大量“垃圾”倾倒在中国,已经严重违反了国际《巴塞尔公约》。据记者调查,此事自英国天空电视台播放后在英国也引起广泛舆论。

  对于此事,伦敦政府和英国驻华大使馆究竟持什么态度?记者电话联系了英国驻华大使馆,使馆负责新闻联络的任东华女士说,“啊?有这样的事情吗?我会尽快把资料整理好向上级汇报,争取明天给你一个回复。”1月23日10点40分,任东华在电话里告诉记者,英国驻华大使馆已经把“洋垃圾”的相关资料发给伦敦政府,不过因为时差原因,最终回复还在等待。广东佛山南海区新闻办:“爱玛号”不可能在南海港口停靠针对货轮“爱玛·马士基”号从南海港口停靠的事情,记者也联系了广东佛山南海区新闻办公室,工作人员说:“‘爱玛·马士基’号不可能在南海港口停靠。首先,南海目前4个港口均为内河港,而‘爱玛·马士基号’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货轮,长达397米,宽达56米,这种巨无霸级货轮根本不可能在南海港口停靠。其次,南海4个港口、2个车检场每个月的进出口总量才20多万吨,而报道称从英国运来的洋垃圾总量就高达17万吨,从逻辑上说不可能”。(记者 徐帆 吕媛)

[上一页] [1] [2] [3] [4]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