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金猪年生育热下的保健院两极命运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6日05:03 新京报

  

新京报:金猪年生育热下的保健院两极命运
海淀妇幼保健医院儿科监护室里,护士刚为婴儿量好体温。本报记者 韩萌 摄

  

  区级妇幼保健院人满为患与门庭冷落并存,生存压力下保健职能均趋弱化;

卫生部发文要求增加投入改变“以医养防”局面

  ■核心提示

  年出生婴儿超过1万名,收入1.5亿;年出生婴儿数为0,亏损超过100万———这分别是北京市海淀区、崇文区妇幼保健院2006年的核心数据。在“金猪宝宝”的热潮下,两家区级妇幼保健院却走向命运的两极。

  在北京市主管部门看来,“冷热”两极都不是妇幼保健院的理想状态。长期以来,各级妇幼保健院游离于“普通医院”与“公共卫生机构”之间,由于政府财政投入微薄,“以医养防”成普遍现象,运营状况好者形成“大医疗小保健”局面,运营不佳者更是面临极剧萎缩困境,相继以合并、承包等方式谋求“自救”。

  2007年1月5日,卫生部再次发文,明确妇幼保健院的公共卫生性质。重新厘清自身性质的妇幼保健院能否再次迎来春天?

  □本报记者 杨万国 北京报道

  崇文区妇幼保健院院长孙嫦月知道今年是所谓的“金猪年”,“今年想生金猪宝宝的人肯定多,不过没我们什么事。”作为一名资深的妇产科医生,孙嫦月已经6年没有摸过手术刀了。一把落满灰尘的手术刀扔在窗台的角落里。

  调到这里后,她就再也没有做过手术。因为这家有着50年历史的老牌医院,已经没有产科病房了。

  她很羡慕海淀妇幼保健院,那里去年的分娩量超过了1万。

  但在18家区级妇幼保健院里,海淀只是“一枝独秀”。其他的保健院中,大多每年只有几百人的分娩量,还有5家没有产科病房或停诊,分娩量是0.上个月,海淀妇幼保健院的院长张运平专门召集所有的区级保健院负责人一起碰了头,从一些兄弟医院了解到的信息让张运平痛心,“老城区的妇幼保健院都萎缩得厉害,好多已经奄奄一息”。

  临床业务上虽然出现“冷热”分化,但所有的妇幼保健院都承认,对于孕妇同样重要的“保健”职能都在弱化。

  保健院的困境并非北京独有。今年1月5日,卫生部发文再次明确保健院“以保健为主”的公共服务职能,并要求加大投入,改变目前普遍存在的“以医养防”局面。

  冰火两重天

  1月8日下午4点,怀孕4个月的朱芳终于做完B超,费劲地挤出人群。来到院子里抬头一看,太阳已经偏西。

  她和丈夫早上来到海淀妇幼保健院时,还不到8点。“检查也就十来分钟,但挂号、交费,到哪都要排队。”

  这种拥挤的状态在海淀妇幼保健院已经持续了数年,今年更甚———不少孕妇认为,今年是“金猪年”,生宝宝特别好。

  即使是平稳增长,今年北京的分娩量会比去年增加1万。

  北京市卫生局妇幼处处长肖珣介绍,2006年北京市共出生新生儿超过12万名,此前的2005年为11万余名,2004年近10万名。以此趋势,2007预计会有17万“金猪宝宝”降生。

  在此热潮下,一路走高的患者数字让院长张运平犯愁,今年每个月预约分娩的产妇已经超过1500人,目前每个夜班都要收30来个产妇,“不到半个小时一个,医生整晚不能闭眼”。

  但这种热闹的场面并未在其他妇幼保健院中显现。

  19日下午3点,正是医院热闹的时候,处于一条小巷子中的崇文妇幼保健院里,静悄悄的,没有几个人影。

  “很多病人来了扭头就走,”院长孙嫦月说,门诊部是租用的房子,太破旧。

  门诊收入量小,带来的是医院的运营窘境。“每月到了发工资的时候我就胆战心惊”,孙嫦月说,每年亏100万,今年已经亏到第四年了。

  “海淀他们每月光奖金就是好几千,我们平均只有几十块”,她从包里摸出上个月的工资条,“我是院长,还算比较高的,也就100来块”。

  孙嫦月认为,窘境并非自家独有。“老城区另外几家妇幼保健院都在艰难维持。”

  记者调查发现,全区分娩量达4000的宣武区,作为专科妇幼机构的宣武妇幼保健院去年只分娩700个。朝阳区分娩总量达20000个,但该区妇幼保健院也只分娩700个。除崇文外,西城、石景山等区保健院均没有病房,东城区妇幼保健院因为拆迁,医护人员已经被解散。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620,000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