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在线访谈: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应如何发展(2)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9日12:48 首都之窗

  周华斌:北京传统文化有代表。在北京有的做风筝,这不是以前的风筝,做出了特色,现在大家都觉得这个做的好,但是很多手艺人现在都不做了。民间还有泥人、脸谱,脸谱也打到国外,脸谱的做法都一样,就像这种根据国外的需求做一些变化,这就需要技术人才,营销人才和创意人才。

  主持人:寥代表是企业界人士,你觉得呢?

  廖理纯:从企业方面离不开政府的引导,更多从市场上考虑各方面的情况。我的感觉政府发展这个产业的目的一个是带动经济,还有更重要的一层意思二为代表也提到,是不是文化方面更多的含义在里面。这个产业不光是给我们带来利润,更重要的是更好地弘扬我们的文化。这肯定少不了政府在这方面的支持,形成一个集聚区。文化创意产业在这方面做出一些产品,就是精神产品,就需要推动。像《满城尽带黄金甲》现在能得到这种效应,再过一年能不能做到。如果政府多做一些工作,可能就会做得更好,更精。

  周华斌:我想北京市在这方面主要的工作是先把基础设施搞一个集聚区,就是搭建平台,为民间和各个企业或者有创新的人才搭建平台。第二,给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第三,引进人才,或者培养人才。因为文化创意产业我说不好,像娱乐文化、商业文化包括流行文化,我想永恒的价值跟文化艺术品、精品还有距离。往往说流行,一阵子就过去了,“黄金甲”一下子得到3亿票房就没有后续了。所以说商业文化,消费文化、娱乐文化带有商品性的文化跟真正的传统文化还不是相同的概念。政府不可能每一个都扶持,有一个集聚区,大家一起来做,然后推向国外。我觉得政府要做的只是这些事情。

  阎晓明:其实文化创意产业是最能发挥个人才能的,我讲创意的舞台就是团队和个人的智慧,实际上北京还有创意的文化创意产业部是在政府的支持下发展的,比如像798。我觉得北京跟上海比较,上海的市场比较明显,北京行政推动这种传统多一些。因为上海很多创意产业都是由海归自然发展起来,是利用大量搬迁出来的空厂房,当时要发展第三产业发展出来的创意产业。政府在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我来之前看了一个资料,在1995年北京就成立首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这在全国来说恐怕是非常早。去年还制定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目录,政府作为主要的产业,政府主要是在产业化上搭建一些平台,就像我们的孵化器怎么把创意变成产品,同时政府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在北京,在全国比较头疼的就是

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文化创意产业太需要知识产权保护了。

  周华斌:今天上午王岐山市长谈到文化创意产业当中,今年除了政策以外,就是扶持、支持重点投入专项产品,就是在看准的产品上投,支持重点产品。另外王市长还说了一点,就是各区县有优势项目,这已经关注到老百姓民俗这块。

  主持人:在今天上午举行的市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开幕式上,王岐山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市政府今年将“落实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制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安排专项发展资金,支持重点产品、服务和项目,加快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有序引导各区县发展有特色有优势的项目。”

  主持人:就是说,北京市今年将继续推进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和引导,特别是加快集聚区的建设,在区县层面上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三位代表一位来自海淀,两位来自朝阳,都是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头地区。今天我看到一条新闻,就是朝阳区昨天刚刚公布了他们“最有创意的50个地方”,这等于是把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发展结合在了一起。刚才阎代表也提到,一说美术,就想到想到798。廖代表来自海淀区,中关村也是文化创意产业重头的地方,比如动漫产业、IT业等等,你觉得在海淀这一带工作和生活能够感受到这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冲击吗?

  廖理纯:因为做企业在第一线,要经常跟大家做沟通。最近在跟海淀区的企业家沟通的时候,谈论最多的就是文化创意产业。海淀区目前在文化创意产业方面也做了全国40%的数字,这一点不得不说,这是海淀区在前一段时间努力的结果。海淀更有优势的在哪里?因为海淀那边有那么多高校和人才,所以在这方面有很多人才。

  主持人:说到高校,周代表来自著名学府中国传媒大学,据我了解传媒大学多年来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方面一直坚持与时俱进,北京市提出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重点中,至少动漫、影视制作这两个方向与传媒大学密切相关。您认为高校,尤其是像传媒大学这样的传媒类、文科类、艺术类高校,如何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周华斌:中国传媒大学影视、传播,现在动漫也起来了,还有奥运会五个小人动画。学校对文化创意产业相当重视,我们一位副校长兼文化创意产业的主任,校长助理总管,比如说去年下半年,他们已经编了,就是文化创意产业参考,这是作为学校的已经有了。在文化创意产业里还可以讲,这是我们可以做的。就是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发挥高校的长处,在学术、资料、收集整理在研究上再多做一些工作。这上面的资料相当丰富,这是作为高校要做的一件事情。

  周华斌:另外作为中国传媒大学是综合性的大学,以影视为龙头,艺术类的学科跟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很多,美术、音乐、摄影等,这个可以发挥我们的综合学科文艺性的特色,重点在文化创意产业上培养人才。同时跟朝阳区,有关大学和企业联手,包括国际上很多大学跟我们联手,制造很多项目,有的活动还想扩大。

  主持人:就是现在已经有专门的机构把高校的智力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学生也可以参与到当中吗?

  周华斌:可以。我认为学校培养人才不仅仅是学位式的人才,文化创意产业不需要太多学术性的人才,而是需要创意的人才。文化创意产业出来可能会培养出一批人才,可能他们没有很高的学位。这个需要怎么做呢?需要有项目,有学校的实践基地跟他们联系,不要咬文嚼字。创意人才大量在青少年,比如说动漫,他们的脑瓜比成年人还要聪明,让他们参与到文化创意当中去。我觉得传媒大学是这样做的,当然只是刚刚起步,还在摸索过程中。

  主持人:阎老师来自媒体,是我们的同行,传媒业也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一部分,包括之前谈到的超女、红楼选秀等等节目,这本身是一个电视节目产品,也带动整个媒体业的发展。您觉得传媒业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前景怎样看?

  阎晓明:我觉得媒体当时还不叫文化创意产业,应该是文化创意产业的老成员,也是传统的元素。在文化创意产业新的概念提出的时候,我觉得对于媒体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转变,就是创意。我说创意激活传统产业,激活传统文化,就包括对媒体的刺激。你刚才讲到的电视,这就是一种新的形式。具体说到报纸,我还没有看到报纸在这方面有明显的形式出现,但是有很多萌芽在慢慢涌动。比如说在传统的纸质媒体上有报网的联动,这也是一种创意,跟现代技术嫁接,影响面都会扩大。

  阎晓明:在北京,我觉得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有三个不同的数字,一个是以数字娱乐为主要内容的,就是在海淀区石景山,再一个以传统工业资源为依托的,比如说798,还有一个是以比较大的文化创意产业龙头企业为首带动一些项目,比如说像报纸,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形成的传媒产业链,还有像歌华,包括千龙网等等。

  周华斌:我认为文化创意产业不要过分,有精神文化的属性,但是不完全是精神文化。文化要有民间文化,民俗文化,不赚钱的文化,文化要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赚钱的需要投进去进行保护,那可是几千年留下来的。所以要分几步走,一个是像电视台不仅仅只成为娱乐匣子,作为一个国家和政府的精品文化,需要高投入经费去保护,去弘扬它,必须要有它的一席之地。你可以政策宽松,但是不能光有创意文化这一条路子,要有投入的概念。

  廖理纯:听了教授刚才的观点,文化创意产业要说生产精神方面的产品,精神也有二流的,如果真正能做到像教授谈到的能够给大家带来精神提升的产品,这才是我们更要去做的。但是对于消费的,哈哈大笑,给大家带来娱乐的也可以,但是就怕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这就是以后要防止的。

  周华斌:文化对于政府来说,我们应该提倡,但是也要考虑另一方面的作用。

  主持人:周教授的话我想到现在文化陷阱,就是在发展的同时要防止文化的媚俗,对文化当中积淀下来的遗产还是应该去扶持它、保护它。再看几个网友的问题,网友问怎么样来看到什刹海、798这样的文化地标?

  阎晓明:什刹海、798这是比较新的文化形式,什刹海是把外来文化跟我们传统文化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我刚才讲文化创意产业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刺激和激活我们沉淀的文化资源。如果说什刹海没有跟酒吧结合,首先不会有太多的效益,再一个不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包括798也是这样,是把工业的遗产跟现代艺术结合在一起,这二者中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创意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时尚。刚才二位讲我认为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当中不能丢掉民俗文化。我们可以通过创意的手段发扬光大,这是中间非常重要的功能。

  阎晓明:但是本身在发展新型的文化创意产业的时候,这是社会责任问题。不光是产业问题,是一个人的社会责任,或者可以说是政府规范的范畴。北京市在这方面有一些规范,文化创意产业目录中就有支持的产品,以及限制的。你刚才讲的两个现象,对北京来说还是很好的现象。什刹海把传统文化通过这种形式让大家比较多地接触传统文化。798从另一个层面也展现新的形象,值得肯定。

  周华斌:目前文化创意产业或者娱乐文化是无序的,无序看起来杂乱无章,但是里面是有秩序的。什刹海酒吧刚出来的时候有反对意见,因为不如塞纳河安安静静的,现在乱糟糟。798上一届人大代表看了,就呼吁把798保留下来,但是那个时候政府没有下决心。

  主持人:我觉得这个比深圳的油画村好一点。

  廖理纯:像798还有什刹海、后海那边,798能生产精神上的产品吗,我感觉就是卖画的集散地,跟中关村电子卖场差不多,是不是属于文化创意产业?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往这里面靠,它是一个卖场。

  主持人:现在还有很多网友提出,三位代表觉得北京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方面的优势已经讲了很多。去年提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之后,我们这一点的发展,有的说设计创意,娱乐创意,文化创意等等,发展还是很快的,这中间有哪些问题需要政府解决和规避的?

   阎晓明:我非常赞成寥代表讲的观点,这也是我自己一直在担忧的问题。我现在担心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过程中不能把文化创意产业做成一个筐来扣这个帽子。制定政策的部门是非常清醒的头脑,有一个目录,把方向已经定出来了。北京市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方面的重视程度在全国来说决定是首屈一指,书记是组长,政府推动的力量非常大。中间虽然有一些界定,但是我还是有一些担心。第二文化创意产业当中我们应该怎么思考,是奔着文化创意产业去创意,还是奔着文化创意产业中间给我的优惠政策取得。

  阎晓明:第三,我在来之前,看了《参考消息》一条消息,说北京开拓海外文化市场需要换脑,他的观点就是市场化程度低,运作形式单调。中国尤其是北京具有3000年的建城史,800年的建都史,这不仅仅是国内市场,应该面向国际市场,这个对于我们文化产品更有意义,政府在文化创意产品走向市场的过程中是有相当长的路要走,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现在政策的配套并不是很完善。

  周华斌:成立相应的机构,哪怕是松散的机构或者组合的机构,只要有一个机构,就可以来关注、调查,比如说像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就无法统计出文化创意产业有多少种,资产价值是多少。如果文化创意产业能够像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相应的机构和组织来专门管理,我想会健康地发展。

  廖理纯:从我做企业来讲,动漫的制作慢慢也不会成问题,但是可能有一方面问题,就是在内容方面。内容方面到底是什么样的内容,还是刚才教授提到的,究竟是精品还是糟粕的,怎么样在文化当中更好地凝聚传统文化里的精华,抛弃传统文化里的糟粕,恐怕这也需要政府引导,需要做的工作。

  主持人:寥代表说的这番话让我想起去年我们千龙网和网络行业发起的一个活动就是文明上网,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比较大,如果说网络上都充斥黄色暴力内容,就像寥代表说的,糟粕的东西淹没了网络所带来的好处。

  主持人: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直播访谈话题就到这里,非常感谢三位人大代表在百忙之中参加我们的节目。在这儿还要向网友做一下预告,明天的话题是“解决首堵瓶颈发展公共交通”,后天是“化解看病难、就业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29日的话题是“我当代表这五年”。欢迎您关注我们的直播,积极参与我们的节目。直播就到这里,再见。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