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DV亲历青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31日17:35 中国青年杂志

  1978年,张艺谋未成名。

  这位前陕西咸阳国棉八厂的工人,抱着一大堆相册敲开了北京电影学院的大门。是一部最原始的海鸥牌相机成就了他 的梦想。当初,为了攒钱买相机,张艺谋曾偷偷地去卖血,长达三个月。

  2006年12月,伴随着《满城尽带黄金甲》铺张华美的画面、2.7亿元的高额票房,张艺谋再次站到令人瞩目 的位置上。

  谁是未来的张艺谋?如今,“成为大师”似乎不再是不可企及的雄心。梦想、激情、创意、技巧,他们不比当年的张 艺谋缺乏。更重要的是,获得一部机器(DV)、记录青春的影像,对今天的年轻人而言成了一件如此轻而易举的事情。

  “青春,对于每个正在亲历的人而言总是新鲜的,但对于那些过来的人而言未必如此,尤其面对正在亲历者自己的记 录、想象的时候,感受更是未必如此。DV的影像记录青春的感受,通过DV的影像去面对青春的心灵。”12月10日,杜 庆春,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文学系副教授如是感慨。他担任了“2006年大学生DV有奖征集”活动的评委,从而也目睹了一 群80后如何以自己的方式亲历青春。

  《与高耀洁同行》

  23岁、毕业于同济大学的沈一亭没想过,有一天自己会以身涉险,进入艾滋病村。

  一切始于那次演讲会过后,与高耀洁的相识。老人一句“对疫情要有新的认识”,给予她深深震撼;而老人那口浓重 朴实的河南腔、孩子般的笑脸,则消除了因身份、年龄差异引发的疏离。

  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习的她,萌发了随高老师一路同行、拍一部记录片的冲动。

  从上海辗转到郑州,进入那栋不起眼的、80年代风格的民宅,进入光线幽暗的小屋。

  这个80岁的老人,所承担的工作远远超越于年龄,从早上7点多到晚上9点,一直几乎手脚不停:给病人寄书、发 邮包、捐献衣服,打电话介绍艾滋孤儿到老乡家寄养……寄往各地的编织袋,零乱地堆满本来就不大的客厅。客厅的墙上,一 幅对联孤单醒目:“但愿人皆健,何妨永独贫。”

  “我们家的钱原来是我管,2001年后,老头子嫌我把家里的钱都花光了,他自己管着。他自己管着,我就干脆分 开,我外面挣的钱(基金会奖金、讲课所得)他不能动,像这些钱,我一般都用在印书、印资料上,再就是过年过节给孩子寄 一些……”为了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救助艾滋孤儿,老人先后投入不低于100万元。

  与之成对比,这个家显得简陋而清贫。没有一件现代化的装饰品,木门后面“预防艾滋病”的海报被磨得发白。

  忠实于迎面而来的每一个影像,沈一亭的DV记录的不全是悲苦、沉重。在河南省登封市某某乡,她就悄悄拍下与村 干部斗智斗勇的有趣片段。

  那些干部,习惯了“防火防盗防高耀洁”,对陌生的访客往往仔细盘问:“你是哪儿来的?贾素珍又不是我们村人。 ”“有人让我来看她,送点东西。”同行者周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编辑答。“她是干啥的?”“农村妇女。”“咦?干 啥的?”“农村妇女啊。”好一个啥也没说、却找不着破绽的回答……

  即使进入村庄,也不代表立马能与艾滋病患者顺利地展开交流。患者会自卑,认为自己带的是脏病,沈一亭注意到这 样一个细节:当她在长条凳上落座时,另一侧的病人立刻闪到一边去,他们不自觉地躲避着她;取得信任的方式,只能是伸出 手去,与他们相握,哪怕潜藏的恐惧,仍在心头盘旋。

  在高耀洁老师家中,沈一亭亲眼看见艾滋病孤儿上门与老人同桌吃饭。一时间,她不由自主地寒毛倒竖:莫非我这几 天所用的碗筷,他们也曾用过?但老人明亮的双眸让她感到温暖踏实:“中国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是血传播!我为什么把他 们叫到家来过春节!就是为了消灭歧视!”

  沈一亭的镜头,还还原了一个公众人物之外的高耀洁,80岁的、絮絮叨叨的女人,对病重的老伴郭明久无限怜爱, 有些唆地叮嘱老伴喝稀饭、不要出门接她、小心摔倒……

  从2005年5月到2006年的4月份,大学生沈一亭历时11个月,辗转上海、开封、郑州、天津四地,完成了 一部32分钟的记录片。她的镜头质朴无华,甚至因缺乏某些处理技巧,受到一些评委的质疑,但正是这些朴实的影像,折射 出人类为摆脱社会困境所作的思考以及她“有点儿惊心动魄、有点儿辛苦、但绝对值得回味”的青春。(该作品获得“200 6年大学生DV有奖征集”纪实类一等奖)

  《愤怒的水壶》

  一个沉默多年的人,突然爆发,会怎样?

  曹静,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的研究生,对这个问题感兴趣起源于方方的一本书《出门寻死》。那里面的下岗女 工、家庭主妇何汉晴,“是新一代底层小市民的形象代言人。她为家庭尽心尽力地奔波操持,但公婆和丈夫等人不但不领情, 反而对她冷嘲热讽。‘出门寻死’因而成为她挽回自尊、向家人的冷漠示威的一种方式。但小人物想发脾气,动静都是有限的 。经历了一番极富戏剧化的‘寻死’之途后,何汉晴发现‘寻死’不过是她小小的一次奢侈,最终她还是得回到那个遍地都是 ‘芝麻’的生活现场。”(《人民文学》魏冬峰语)

  2006年7月,曹静回家写了一个剧本,8月份拍摄了剧情片《愤怒的水壶》。在这个类似作业的剧本里,“王嫂 子”一角成了何汉晴的化身。

  “我深爱着王嫂子,因为她身上有妈妈的痕迹。妈妈这一代人,习惯了为家庭作牺牲、为别人作牺牲,从小到大,不 时会听到妈妈的一些抱怨:为什么这些事情是我做,而不是你做?但抱怨完了又如何,还是要做。她的一生好像总是在等待, 等我们长大了,她的任务完成了,就可以做自己的事了。我们这一代人,相对来说,比较自我,做不到为别人放弃一切。王嫂 子的可爱,就在于她能给别人温暖,但我们不能在得到这种温暖之后,忽略了她,认为她的付出理所应当。”

  为什么叫“愤怒的水壶”?是因为水壶这个细节,体现了她在家庭中的地位,水开了,都没有人想到去关一下火,她 的地位可想而知。但水壶还有一个特点,会“出气”嘛,沉默得太久总会爆发。

  对曹静而言,她的每一部DV“作业”,与其说是“冲动的产物”,不如说是她某一个阶段心灵的映照,对世界的解 读。

  她擅长以悲凉的视角,观照那些被人遗忘与忽略的角落,如一个捡破烂的父亲与孩子的故事。孩子做梦都想要一支红 笔,父亲却捉襟见肘,无力满足这微小的心愿。一天,孩子偷偷“借用”了邻家小孩的红笔,惹得邻家妇人登门叫骂。父亲想 要痛揍儿子一顿时,真相叫他凝住了拳头:原来,他们一家三口有一张照片,母亲的那一角被撕掉了,母亲穿的衬衫正是红色 的,孩子从小就想画出那缺失的一角来。

  这个父亲,捡破烂的、饱受欺凌与贱视的人,突然冒出前所未有的勇气。他跑到收破烂的老板那儿,索要拖欠的钱, 最后,以挨了一顿打的代价,换了两块钱。最后一个镜头是孩子拿了两块钱,兴冲冲地奔向高高的土坡,画面的另一侧,父亲 佝偻着身子,继续默默地捡他的破烂。

  如今,曹静尝试着用欢快点的基调、哪怕欢快只是“形式”与“表面”的,表现厚重的主题和深沉的悲哀。拍摄《愤 怒的水壶》的资金,来源于上次比赛的获奖所得。她试图用为数不多的几千块钱,邀请在江西老家某剧团工作的职业演员出演 。优秀的剧本,还有她那句“只要我还剩一分钱,我都会给你们作为酬劳”打动了后者。

  “每一个阶段,我都会有特别想表达的东西,它们跟世界上的‘大多数’是隔离的。能够和别人分享你的生命体验, 进而感染他、触动他,是件快乐的事。形式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诚实,没有任何虚伪和矫饰。”有志于成为新一代导演的女 孩曹静说。(该作品获得“2006年大学生DV有奖征集”最佳剧情片奖)本刊记者(李纯)

  名家支招

  编者按:拥有一部DV、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在当今的年轻人中已成为一种潮流。但什么是好的纪录片、如何实现 从DV迷到导演的过渡,则是令很多人困惑的问题。在此,我们特地请来两位重量级的专家,为大家支招——

  戴锦华:记录者不能无视自己的存在

  每一部获奖的影片,都会唤起你的期待,但如果在某些方面做得再精细一点,就是非常有趣、非常好的纪录片。那你 就得有一个重点,即你有什么要说的。对整个影片的影像,最后怎样有结构地组合起来,也必须有一个考虑。比如,《与高耀 洁同行》,你必须思考一个问题,你和被拍摄者的关系?这是故事片不一定要作处理的,但是一个纪录片的导演,开始拍之前 ,必须要处理这个问题。你在哪?因为你不能够假装摄影不存在。

  杜庆春:实现作品的良性循环

  如何让你的作品持续下去?这是个普遍的问题。年轻人走向创作,普遍的心态就是找一份钱帮他们圆梦,圆他们的艺 术理想。我前不久收到一个剧本,并附有一封很长的催人泪下的信:这个片子如果不拍,他就活不下去,他的人生下一步就不 知道怎么走了。我解决不了他的问题,所有的投资公司也解决不了。天底下有多少人有电影梦呢?这个话说得肯定是很残酷的 ,但是现在全世界都叫做“艺术市场”,除非你说自己在家写首诗,贴到博客上,这是另外一回事。如果投入到艺术市场,就 是一个交易,你要有卖点。

  另外,年轻人有一个想法,我觉得不恰当,就是稍微有一点动静之后,他就觉得别人给他投资好像是利用了他的才智 去挣钱。这种心态也不好。中国的电影圈有一点是很明显的,一个人稍微成功之后,就迅速地有点“变质”。以这次比赛的获 奖作品为例,其实有很多工作人员是不拿报酬参与拍这个片子的,但片子拿到奖金之后是归作者独自占有的。这里面有没有内 在的不太公平的地方?

  我讲一个例子,瓦尔达的第一幅作品是他邀请了许多人一块儿来拍,当时他也不可能支付片酬,但是他把所有人的片 酬都化成股份,在比较漫长的时间内——可能花了十年,他的片子不断地卖,一点一点地回收,最后他全部兑现了。他也成了 全世界公认的艺术家。

  低成本运作的作品,能不能够继续良性循环,包括你周围的人际关系良性的循环,是需要大家都去思考的问题。

  新闻链接

  “2006年大学生DV有奖征集”由

人民网与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举办,于2006年4月拉开帷幕,同 年12月10日在北京举行了颁奖典礼。其新颖的比赛形式(作品题材不限,鼓励表现方式的创新,作品放在网上展播)与最 高2万元的奖金,吸引了包括香港在内的30个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的大学生参与,共收到作品305部。关注这一 赛事的新生代们,用如下言语概括DV之于未来世界的意义:

  DV是一张嘴,它可以让我们拥有更多话语;

  打破资本的技术及设备垄断,使影像制作的普及和活跃成为可能;

  DV=自由思想;

  一个用影像表达或宣泄个人想法、态度的媒介……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