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情者举报新药报批造假12年 曾被郑筱萸大骂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5日03:20 东方网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到目前为止,我唯一感到欣慰的是一部分贪官已经被抓了。”2月2日夜晚,在与同乡合租的简陋出租屋里,41岁的高纯对《第一财经日报》说。

  采访的三个多小时里,他的小灵通频频响起,都是约访的记者和一些关心他的朋友,其中还包括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称“SFDA”)官员。

  高纯的忽然忙碌,与一场“药监系统反腐风暴”有关,国家有关部门对SFDA原局长郑筱萸的彻查,将高纯与这场风暴连在了一起。而郑筱萸案的焦点,便是在新药注册审批环节存在的造假及权钱交易。

  在过去12年时间里,高纯从未间断地揭发举报原单位报批新药作假,状告SFDA行政不作为,但他表示,至今仍未得到令他满意的答案。

  新所长的“创新”

  1995年时,高纯在当时国内有名的湖南省岳阳市中湘康神制药厂(原岳阳市制药一厂)研究所(下称“研究所”)工作已有7个年头。那时国内药物研究所的所谓新药研发,其实大部分做的是国外产品的移植,也即药物合成仿制,高纯所在的研究所亦如此。

  但新上任的研究所所长罗某让高纯感到了不适应。该年,罗某提出,按以往一个仿制品种耗费一年时间的“创新”速度太慢,要求研究所在一年内至少搞出三四个新药来。

  当时,抗生素几乎就是药厂“暴利”的代名词,研究人员的名誉与利益也与此紧密相连。一个新药科研项目如果被立项并通过审评,便可获得丰厚的科研奖金。

  1995年2月,罗某要求研究所对“盐酸特拉唑嗪片剂”进行立项,并马上报批。按照常规,一个新药(实为仿制药)的研发需要做完小试、中试、安全和毒理研究等试验,并形成报批资料。这个过程没有一年时间,根本无法完成。

  为缩短报批时间,罗某提出的方案是,从别人手里购买报批资料,并用现成的样品去掉包装和防伪标志,改成自己的产品送检。

  “当时我们制剂室的三个工程师都不同意这样做,这与我们过去踏实的工作作风完全不符。”高纯说,“我和其他两个工程师都拒绝在项目上签字。”

  1995年2月25日,研究所从上海私人手中购买到了研发资料,并从香港地区购买到了“盐酸特拉唑嗪片剂”的样品,进行包装改换后,将样品送到了湖南省药品检验所进行检测。

  按照当时的化学药注册报批程序,先由各省药政局进行初审,再由

卫生部药政局进行终审(各级药政局后被并入药监局)。短短一个月时间,也即至1995年3月28日,中湘康神制药厂的“盐酸特拉唑嗪片剂”,便通过了湖南省药政局的新药审评初审。

  这样的结果令高纯感到不安。当年的5月16日,他便将罗某作假的行为举报到了湖南省药政局,由此走上了他长达12年的检举之路。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80,000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