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博物院:饱受私搭乱建之苦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7日17:17 《法律与生活》杂志

  本刊记者/李虹历

  最近,记者驱车在风景秀丽的汾河西岸穿行,很远就看到一座“如斗似鼎”的庞大建筑群,走近后,“山西博物院” 五个钛金大字便跃入眼帘。据了解,该馆藏有珍贵文物约20万件,是山西最大的文物收藏、保护和展示中心。院长石金鸣说 ,博物院不仅荟萃了山西省文物的精华,就其整体规模与设施,在全国省级博物馆中,都名列前茅。然而,记者发现博物院前 的广场空空荡荡,参观者寥寥无几。随行的太原市民李先生说:“博物院地理位置偏僻,又没有公交车。听说建院之初,曾规 划在西侧修建一条‘西渠路’可以通公交直达博物院,可时至今日没修通,这条未来的‘西渠路’如今变成了市场,到处是摆 摊、设店的,乱糟糟的,博物院西门也不得不被堵上了,人们参观完后出来打车都很不方便。”

  山西重要的历史文化窗口的命运为何如此堪忧?

  “城中村”包围博物馆

  走出主馆,记者跨越万余平方米的宽阔平台,来到博物馆的背后时,博物馆工作人员指着长长的红砖围墙说,这本是 博物馆的西门,2005年正式开馆的时候,由于市政没有对规划的“西渠路”及时修缮,在开馆的短短五天内,一排店面出 租房像从地面上长出来一样,从此变成了太原市万柏林区后北屯村的机电市场。这样一来不但堵了西门,而且使馆内排水严重 受阻,西侧出现地面下沉问题。博物馆多次向市建委、市政府汇报,太原市委书记申维辰对此事专门作出批示,但到现在也没 有得到妥善解决。

  透过围墙,“机电市场”四个大字赫然醒目,一块块“某某电缆线总代理”、“某某矿山机电经销部”等巨幅广告牌 超过围墙高高悬挂。“墙的外面就是规划的西渠路,现在的后北屯机电市场。”工作人员如是说。

  绕道来到市场里,乱堆乱放、乱扔乱倒现象极为严重,位于市场西边的河道,早已成了“垃圾场”。河道两岸,垃圾 竟堆到七八米高,垃圾堆上破烂的塑料袋随风飘动。站在河道东岸,令人作呕的腥臭扑面而来。路过河道时,记者正碰上两个 人抬着建筑垃圾往河里倾倒,见有人拍照,他们撒腿就跑。在博物馆北侧的滨河花苑小区居住了三年的张大妈说:“我们最初 买房子时,都说西渠路开通了交通很方便,没想到现在反而开了这么多的店铺,

出租车都不愿意来这里,特别是这条臭河也没 有人管!”

  馆藏丰富、设施一流的宝库为何置身如此环境?原来,此地的后北屯村云集着外来人口4000多人,是本村村民的 10倍。村民靠出租商用或民用住房腰包日渐鼓胀,受利益驱动,在博物馆开馆的短短五天之内就抢先建起了大批商用出租房 ,最终导致博物馆西门被堵,环境急剧恶化!记者还了解到,由于这个村外来人员成分复杂,拦路抢劫、入室盗窃、卖淫嫖娼 等现象时有发生,据说,这里已成为太原市城市犯罪的高发地。

  敢问路在何方

  在都市人文生态环境被日渐关注的今天,为什么在博物馆正式开馆一年之后,曾经规划的西渠路却迟迟不见开通?河 道不见治理?

  据太原市环保部门负责人介绍,今后将逐步放开城市污水处理的投资市场,打破传统垄断格局,实行特许经营,拓宽 资金来源渠道,鼓励企业独资、合资等形式建设,逐步由以政府资本为主导的公益性投资模式转变为以社会资本为主导的市场 收益性投资模式。

  针对后北屯这种乱搭乱建现象,太原市有关部门分析认为,在现代化进程加快的今天,这类“城中村”违建物渐渐凸 显。这些村庄在户籍、土地、人口、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农村属性和在土地空间和经济能力上的城市属性,形成了自身发展 的二元性、两难性和矛盾性,难以真正纳入城市社区的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中,与城市社区“貌合而神离”,与城市化进程 不协调、不和谐。

  一位

城市规划专家指出,“城中村”土地未能及时收归国有、宅基地制度的存在是造成各级政府部门对“城中村”管 不了、治不好的根本原因。

  据记者了解,太原市在改造中,有关部门将遵守坚持以人为本、让利于民、不与民争利的原则,尽快出台相关的配套 政策,同时遵循“一村一策”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改造实施方案。当然,除了让村民看到长远利益、顾全 大局,还需要公安、国土、房产、税务、工商等行政部门的通力配合,才能尽快完成改造工程,让我们拭目以待。

  (摘自《法律与生活》半月刊2007年2月上半月刊)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