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艾工作关键在于领导层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8日14:20 《环球》杂志

  “防艾工作,关键在于领导层”

  由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宣部宣教局共同主办的此次培训班,是在2005年11月首次培训班成功举办的继续和发展。同时也担任中英艾滋病策略支持项目主管的余冬保博士介绍说,第一次培训班是一个尝试,所以只邀请了8个项目省区的宣传官员参加。而这一次,培训班学员的规模扩展到了全国的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而中英艾滋病策略支持项目,主要是通过政策建议和培训政府官员来发展中国有效和协调应对艾滋病的战略能力。该项目由中国政府、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英国国际发展部联合设计。项目自2005年1月17日正式启动,为期3年。英国国际发展部资助500万英磅,挪威政府资助600万挪威克郎(1克郎约合0.11美元)开展项目工作。

  中宣部宣教局副局长董俊山说,这两次从上至下的对省级宣传部门官员艾滋病防治培训,反映了中国政府为应对艾滋病而对行政资源进行的空前动员。

  “这表明中国政府更加积极,更加高规格地对待艾滋病的防治工作。抗击艾滋病已经被提到了政治高度,”他说。

  董局长说:“作为地方媒体的意见领袖,各级宣传部门的负责人都应该把艾滋病报道放在重要位置以逐渐消除群众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他相信,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是艾滋病的治本之策。

  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教授也是此次培训班的主讲人之一。他认为各地方的意见领袖对艾滋病报道工作的重视和对艾滋病报道的遴选,会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效果起到“直接作用”,所以对他们进行防治政策的培训对中国防艾尤为重要。

  “中国艾滋病的防治工作关键在于领导层,艾滋病报道是否有效的关键也在于领导层,”李希光教授说,“地方意见领袖的支持对艾滋病防治项目的进展必不可少,因为地方媒体的艾滋病报道往往要经过他们的首肯。”

  截至2006年10月底,中国历年累计报告艾滋病18万3733例,比2005年底的14万4089例有所增加。而政府和联合国估计中国实际的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达65万。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司长郝阳在培训班上强调,现在艾滋病已经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展,但一些地方官员仍然认为艾滋病不会对公共卫生造成太大威胁。“一些地方官员仍然对艾滋病存有偏见。他们认为艾滋病患者和他们不是一个圈子的,是不好的人。这样就给普通群众带来了不好的影响。”

  郝阳认为,正是由于害怕受到歧视,很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不敢走出来接受免费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宣教处副处长刘永强在培训班上说,过去她就不会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拥抱或者握手。“我有洁癖,不喜欢碰脏东西。虽然我知道一般的社交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但是我会不自觉地感到不舒服。”

  有刘永强这样想法的官员不在少数。2005年,中央党校对3000多名50岁以下拥有本科学历的地方官员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有六成不知道艾滋病疫苗尚未问世,三成认为艾滋病患者应该被隔离治疗。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1,50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