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世成青岛模式终结:高价房掩盖不住经济困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8日15:05 三联生活周刊

  2006年12月23日,山东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上,中央纪委副书记夏赞忠宣布:山东省委副书记、青岛市委书记杜世成的行为已构成严重违纪,中央纪委决定对其问题立案检查,免去现任职务。次日,新华社播发了相关消息。

  此刻青岛市民最易想起的,是2001年2月杜世成就任市长时的一句誓言:“我愿在青岛写好自己的人生总结。”从老家山东黄县起家,这位“政治明星”来到青岛时51岁。

  政府应该作为的空间是什么?

  表面看,青岛执政的6年给了杜世成空前的时机:一方面,国家停止福利分房后,老百姓的住房需求在2000年左右被激活,土地成为政府最大的财富;另一方面,青岛成为奥运会协办城市,奥运经济对当地产生极大的拉动作用。喜欢在各种场合宣传施政方针的杜世成,曾创造出系列口号:“全国重点中心城市”、“世界知名特色城市”等,青岛的知名度因此迅速提高。

  比知名度提高更快的,是青岛一路飙升的

房价,“二线城市有着一线房价”。2004年第4季度,青岛房地产价格同比上涨19.8%,涨幅在调查的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中列第一位。随后,市内四区商品房销售均价由2004年的每平方米4384元,上涨到2006年上半年的每平方米均价6288.2元。形成反差的是,杜世成自己在2006年也提到,“现在青岛城市人均年收入水平1.2万多块钱,农民8000多块钱”。也就是说,在城市人口平均月收入1000元的青岛,市民们要承受每平方米6288.2元的高房价。

  与之相对应的是沿海地区以外的老工业区发展滞后,本地居民的购买力在高房价面前几乎瘫痪。格局呈带状的青岛,因地理和历史原因,海的远近使城市经济由南往北梯次递减。而政府高额的土地财富收益,却人为扩大着这种差距。杜世成执政的几年,青岛投入基础设施的财力,“太多的金子贴在沿海‘脸面’上了”,因此青岛被称作“镶着金边的抹布”。中低价房源供给严重不足,使市民生活也显示出较大差距。

  青岛市委党校一位教授撰文指出,2003年青岛市的建筑业GDP是112亿元,房地产业GDP是71亿元,两项合计183亿元,占当年GDP总量的10.3%。当地产行业成为市财政支柱之后,“这正是青岛害怕房价下降的根本原因”。

  青岛体现出的城市发展困惑,并不是个特例。一个急于求成的城市一把手,在土地置换的暴利年代,将土地快速城市化的表面下,严重忽略了政府真正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功能。

  青岛一位“人大”代表指出:“城市毕竟不是一个大公司,除了土地经营之外,政府应该作为的空间是什么?”

  房价两端:土地政策的平衡点何在?

  2007年1月21日,青岛市政府召开住房建设工作会议。市长夏耕提出,“住房这一商品具有特殊性,不能完全由市场机制调节,政府必须有所作为”。此举被看做青岛“杜世成高房价经营城市”的一个终结点。此时距杜世成被“立案调查”不足一个月,而杜世成之前广为人知的理念是:高房价不能人为打压。

 [1] [2] [3] [4] [5]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36,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