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房价提升导致政府与老百姓形成博弈关系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8日15:05 三联生活周刊

  然而在GDP所谓高速增长下,青岛一位经济学研究者指出,在高房价压力下,青岛人的生活水平实际下降了。因为青岛的GDP主要是靠投资实现,以2003年为例,青岛最终消费对GDP贡献只有35.9%,而同期全国约60%,全世界约为80%。“也就是说,青岛的GDP不是靠消费拉动的,所以,青岛的GDP与全国和世界相比,远远不能反映青岛人的真实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

  在住房方面,青岛市政府资料中表明:10多年间,青岛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断增长,从山东省的倒数第一跃升到中上游水平,市区居民实现了“户均一套房”,在改善居民住房条件方面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但从全国的统计数字看,以2003年为例,青岛市城区人均住宅使用面积只有19.4平方米,而同期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23平方米,“远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居民居住面积偏小而房价偏高成了制约青岛发展的重要因素。

  青岛市一位“人大”代表向记者提到,以人均收入来衡量一个地区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0是绝对平均,1是绝对不平均,0.4为警戒线,目前中国2006年官方公布的数字是0.48,被称为“偏大得不平等”。“青岛的数字,绝对不低于全国平均数,政府并没有在缩小差距上做太多实际工作。”

  一个工业城市的经济现实

  青岛不同区域经济差距之大,光是看外观,就有直接感受。杜世成在一次与网民的互动中也说,“大家不要看青岛沿海一线非常漂亮,但是青岛沿海一线往北推,四条街是一街不如一街,在北边的街是最落后的街。如果你在青岛的沿海看就是德国和瑞士的话,你要到了北半部可以说是到了世界上最落后的城市,非常破败不堪”。

  2001年杜世成就任青岛市市长,2002年他作为青岛市委书记,正面临青岛发展方向问题。青岛一位资深媒体从业者分析,这个只有百年历史的海滨城市,历史上经过三次大的人口移民和城市规划发展。早期德国占领时期,奠定了青岛带状的城市格局,工业区一直在北部。日本占领时期,城市规划基本沿袭德国人的思维。建国后,青岛城市格局也变化不大。直到上世纪90年代,俞正声任市委书记时,青岛还是个局限于沿胶州湾东岸90余平方公里的狭长地带。1992年俞正声领导的市政府东迁,将原来位于老城区中心的地块出让,带动了东部开发。

  1998年,当时青岛市委、市政府向广大市民做出了“绝不把棚户区带入21世纪”承诺,投入资金26.5亿元,实施了大规模的剩余棚户区改造,两年改造了市区剩余的24片棚户区,新建住宅195万平方米,2.4万户群众搬迁新居。这些举措成为青岛市民如今依然惦念的政绩,俞正声时期是“真心实意为改善居民生活办实事”。

  杜世成来到后的策略是明确发展西海岸,建造高价房来拉升经济。而青岛作为一个工业城市,一位市领导提过,“我们的工业经济的比重过大,经济水平过低,运营效益比例不高所导致的这种城市的数据水平和经济总量的脱节”。杜世成自己也分析过青岛“收入水平和经济实力差距在什么地方”,他说,第一,青岛的民营企业发展不如国有企业发展得快,这是一个重要问题,富民重要来源于民营企业。第二,青岛在三次产业布局上第二产业比重过高,高于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现在40%左右,第二产业是52%左右。

  青岛家电企业发达,有海尔、海信这样的大企业。但是“家电利润空间很低,现在电视机、电风扇、电

冰箱、手机几乎到了亏本的时期。所以,工资水平比较低。再就是青岛这个城市经济总量与整个城市人口的比例跟一些城市比不是那么优化的。比如工业的城市人口占的比重比较少,非城市人口占得比较高”。

  青岛一位经济学家对记者分析说,本应该属于政府作为的空间,杜世成却把缩小南北差距的任务,交给开发商了。杜的理论是,开发商的项目到哪里了,哪里的配套设施也就现代化了。但他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老工业区本来地理位置就不好,开发商不愿意去,如果市政府不有意引导,南北差距、贫富差距岂不是越来越大?

  青岛市人大代表张非丛(化名)给记者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以青岛近几年重点打造的新区“崂山区”来说,崂山景区460平方公里,有100多公里处在核心景区。对于处在核心风景区内的14个村来说,按照相关政策,政府已经14年没有在崂山风景区里批准宅基地。当地农民生活方式变化极小,收入微薄。张非丛曾做过调查,“崂山市区内,都有吃不起馒头的人家”。

  而崂山区沿海地块全部被各种

房地产开发项目占据,特别是南部海岸线房产发达,
房价
每平方米都在1万元以上。崂山下属的4个街道,其中沙子口、王哥庄、北宅街道大部分土地在风景区内,不能开发买卖。以北宅街道为例,由于处在山区,可耕地少,政府禁止农民开采花岗岩后,农民收入十分单一,“大部分村级经济年收入不足5万元,有的甚至是零收入,村干部工资都开不出”。而中韩街道既不在风景区内,又沿着海岸线,成为政府和开发商都看好的“黄金地段”。中韩街道“麦岛”的开发成为这种反差的一个极端事例。麦岛下辖三个行政村,1000多亩土地,几乎成为青岛沿海大地块的“绝版”。政府将土地卖给某开发商后,最后拆迁补偿费达到每平方米8000元左右,“进了大门,从院子里就开始算面积,麦岛拆迁后家家都是百万富翁,千万富翁甚至也不少”。

  张非丛感慨道:“现在崂山区要找出一块200亩的成片土地都没有了,子孙后代不用建国土局,也不用建规划局了,因为这一届政府把能批的地都抢着批出去了。”而难以规划的老城区、城中村的改造,政府并不积极。巨额土地出让金流向并不明确,张非丛说,“市人大并没有听取过土地出让金如何使用的汇报”。

  政府投入:重脸面还是重全局?

  杜世成一直倡导“三点布局、一线展开、组团发展”的大城市发展框架。1994年,崂山、黄岛、城阳区划入青岛市区范围,使得城区面积扩大了12倍,现市区面积为1102平方公里。这也客观上为青岛发展拉开了格局,中心城市实现了由“带”状结构向“品”字型布局的转变,然而青岛市内四区典型的南北差异却越来越大。

  市人大代表张非丛分析说,沿海的市南区以发展三产服务业、金融、地产为主,十分发达。北部的四方区和李沧区是老的工业区,化工、冶金、石化等企业,以“二产”为主的经济完全不景气,老企业要么倒闭要么外迁,造成“老工业区空心化”问题突出。李沧区的22个市属企业,多数关停,“招商引资去不了”。老企业本来就在相对偏远的地带,土地不如海边地块值钱,“本身没有了效益,地块又不值钱,招商引资不爱去那里,而政府过多投资沿海脸面上的大型工程,这与我国大量老工业区的现实格格不入啊”。

  杜世成大力倡导建设的滨海大道长282.1公里,起自胶南琅琊台终止于即墨丰成。杜世成将之看做城市大框架主轴,一条产业聚集的金项链、引来项目蜂拥的“黄金线”。它自西往东,依次规划琅琊组团、胶南组团、红岛组团、鳌山组团、田横组团,杜世成希望青岛“白天是个大公园,晚上是座不夜城”。

  杜世成几年来明确的“挺进西海岸”的战略构想,希望将青岛经济中心西移,吸引更多投资。同时,各种大规划,比如大剧院、极地海洋世界、现代艺术中心海湾大桥、海底隧道等纷纷上马。一向擅于在媒体上宣扬执政理念的杜世成,在任几年间,提出的青岛城市发展新理念不断。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36,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