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997年:香港回归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1日15:31 《环球人物》杂志
1983年6月25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当时他问大家:“‘九七’后香港实行资本主义还要继续多久?15年?”场内没有声音。邓小平又问:“30年?”还是没有反应。接着,邓小平伸出五个手指,提高嗓门说道:“50年?50年不变可以了吗?”话音刚落,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香港回归 邓小平遗愿实现 鹿海啸 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值得人们永远纪念的日子。邓小平的夫人卓琳来到香港,出席了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政权的交接仪式,完成了他的遗愿。 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香港同胞从此真正成为这块土地的主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首先被用来解决香港问题,香港的发展也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 勾画“一国两制”雏形 1974年,81岁高龄的毛泽东会见英国前首相希思。谈到香港问题,毛泽东说“恐怕我是看不到了”。然后,又指着在座的邓小平说,“这是他们年轻人的事情”。 1979年3月,邓小平会见香港总督麦理浩。当时75岁的邓小平始终没有忘记毛主席的嘱托。他说,我们历来认为,香港的主权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但香港又有它的特殊地位,我们将把香港作为一个特殊地区来处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香港还可以搞资本主义。短短几句话,已勾画出“一国两制”雏形。从那以后,邓小平找了一批批香港同胞来谈,发表了许多重要的看法。又过了3年,邓小平在钓鱼台国宾馆接见12位香港人士时,有人问: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收回香港这个小地方,如果真的要收回,是否可以分期分批收回?邓小平坚定地说:香港问题涉及主权问题,一定要收回,不考虑分期分批收回,而要收回一个完整的香港。当有人提出收回后希望香港人的生活方式不受影响时,邓小平的回答十分明确:“收回后的香港,社会制度不变、经济制度不变、法律制度基本不变、生活方式不变”。 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他明确说,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如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8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 “过渡期参与”和“港人治港” 在解决香港问题时,邓小平十分强调过渡时期的参与问题。在同英国人谈判的时候,他希望过渡时期不要出现英资撤走、港币波动以及把土地卖光用于行政开支等问题。邓小平说,过渡时期的参与,也是一种干预,当然这个参与不是北京方面的参与,而是香港人参与,中央政府支持香港人参与。不能设想,到了1997年6月30日,一夜之间换一套人马。如果那样,新班子换上来,什么都不熟悉,不就会造成动乱吗?即使不造成动乱,也会造成混乱。在过渡时期后半段的六七年内,要由各行各业推荐一批年轻能干的人参与香港政府的管理。参与者的条件只有一个,就是爱国者,也就是爱祖国、爱香港的人。 “港人治港”是邓小平谈得最多的问题之一。1982年4月6日,邓小平会见来访的英国前首相希思。希思问邓小平是如何考虑处理香港问题的,怎样才能使投资者不要担心呢?邓小平回答说:中国要维护香港作为自由港和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也不影响外国人在那里的投资,在这个前提下,由香港人,包括在香港的外国人管理香港。 两年后,邓小平在会见香港客人时,针对有关香港人对管理香港缺乏信心的说法,他表示:要相信香港的中国人能治理好香港。要有这个自信心。香港过去的繁荣,主要是以中国人为主体的香港人干出来的。邓小平还指出,由香港人推选出来管理香港的人,由中央政府委任,而不是由北京派出。选择这种人,左翼的当然要有,尽量少些,也要有点“右”的人,最好多选取些中间的人。这样,各方面的人心情会舒畅一些。 为什么是“50年不变” 香港实行资本主义“50年不变”,是邓小平给香港各界人士吃的一颗“定心丸”。1983年6月25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当时主管港澳事务的廖承志刚刚去世,香港一些人士心存疑虑。邓小平明确告诉大家,中国对香港的政策不会因为廖公的去世而改变,请大家放心。 邓小平当时问大家:“‘九七’后香港实行资本主义还要继续多久?15年?”场内没有声音。 邓小平又问:“30年?”还是没有反应。 接着,邓小平伸出五个手指,提高嗓门说道:“50年?50年不变可以了吗?”话音刚落,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邓小平也露出满意的笑容,他又强调一遍:“‘一国两制’,香港实行资本主义50年不变。” 又有人进一步问道:“50年是从哪一年算起?” 邓小平回答说:“当然从回归日算起,50年不变。” 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草签后,香港还有些人怕变。他们怕1997年后“马不能跑”、“舞不能跳”、“股不能炒”,邓小平又利用各种场合做香港人的工作,多次重申:我们对香港的政策50年不变,我们说这个话是算数的。用“一国两制”的办法解决香港问题,不是一时的感情冲动,也不是玩弄手法,完全是从实际出发的,是充分照顾到香港的历史和现实情况的。 邓小平发火 关于驻军问题,是中英谈判中争论最大的问题。邓小平说得斩钉截铁:中国有权在香港驻军,中国一定要在香港驻军。1984年4月,英国外交大臣杰弗里·豪访问中国。邓小平在会见豪时说,1997年后,我们派一支小部队去香港,这不仅象征中国收回了主权,更大的好处是对香港来说是一个稳定的因素。 据当时参加中英谈判的原国务委员、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姬鹏飞回忆说:“驻军问题吵了好久,驻军问题是驻不驻啊?他们说你们不驻好了,我们说一定要驻军,不是在报纸上人家公开了吗,说是不驻军,有些人不是不主张驻军吗?所以小平同志就拍了桌子,召集香港代表来谈谈。香港不驻军,我们怎么体现收回香港?香港要象征性地驻军。香港收回来了,驻军是我们主权的表现,不驻军就是表明我们没有收回。” 这里说的邓小平“拍了桌子”是发生在1984年5月份的事。5月2日,香港《明报》刊出一篇报道,点名道姓说中央某一位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中国将不在香港驻军。5月25日,邓小平会见了港澳地区的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他特意把香港记者都留了下来,发表了一篇言辞激烈的讲话:我要在这里辟谣,关于“将来不在香港驻军”的讲话,是胡说八道!这不是中央的意见。既然香港是中国领土,为什么不能驻军?英国外相也说,希望不要驻军,但承认我们恢复行使主权后,有权驻军。连这权力都没有,还算什么中国领土。 “一国两制”进行时 为了确保1997年之后香港的繁荣稳定,在基本法起草的过程中,邓小平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多次会见基本法起草委员会的全体成员,对基本法原则和意义作了精辟的解释。他说:“我们的一国两制能不能成功,要体现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里面。这个基本法还要为澳门、台湾做出一个范例。所以,这个基本法很重要。”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后,中央政府坚决执行基本法,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和高度自治的方针,除国防和外交外,香港特区政府享有行政管理、立法、独立司法和终审等自治权力。 2004年,邓小平诞辰百年展览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自发参观的香港市民络绎不绝。有的一家三代走进展厅,看见邓小平的塑像,马上跪伏在地,虔诚叩头。直到现在,香港同胞都亲切地称邓小平为“邓公”。 今年是香港回归10周年。10年来,香港先后经历了亚洲金融风暴、全球经济不景气和“非典”疫情。在严重的困难面前,“一国两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保持了香港社会安宁,人心稳定。香港连续11年被评为“世界最自由经济体”,经济也持续复苏。经过10年,港人的疑虑基本消除了,在国家认同方面已取得进展,国家观念基本作为主流共识已树立起来。“一国两制”得到了广大香港同胞的拥护。现在,香港依然是亚太地区首屈一指的金融中心、商贸中心、航运中心和旅游中心。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