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热议百姓消费投诉十大热点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3日08:16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中国消费者协会的最新调查表明:网络购物、房屋质量、预付费消费等10个问题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对此进行点评,有关部门和人士也对此作出了回应。

  “住房面积跟着年岁长”

  

  北京宣武区的左婷被告知,住了一年多的商品房经重新测量,要补交面积增加款。左婷说:“这是第二次了,没听说房子面积跟着年岁长的。”

  全国人大代表郭向东:开发商所聘的测量机构须是合法的、守信的。建议业主确认测量机构的合法性。

  【回应】建设部新闻处有关人士:如果测量机构是合法的,面积增加具有一定可能性,但不排除开发商利用违法测量机构进行欺诈的可能。

  网络诈骗向谁投诉?

  互联网上有一个假冒海关直属免税店网站,以低价格销售数码电子产品,但收到钱款后,未向买方发出商品。受害人涉及全国10多个省市。

  全国人大代表袁淑梅:网络诈骗防不胜防。应建立筛选和监管机制,提高网络品位,打击非法行为。

  【回应】中国互联网协会有关负责人说,我国已经建立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航班延误:请多告诉一点信息

  北京的胡珊珊原本乘坐15点的飞机起飞,由于天气原因延迟到18点多,上飞机后又等到23点才起飞,飞了一半又飞回上海,等到次日12点才起飞。

  全国政协委员储亚平:民航体制改革后,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规滞后,有关部门应加大工作力度。

  【回应】民航总局负责人说,今年将以解决航班延误问题为突破口,建设和谐民航。

  垃圾短信轰炸何时休?

  北京居民樊建恩总是被各种各样的垃圾短信骚扰,有的是广告,有的是“中奖”通知,甚至有枪支买卖。

  全国人大代表杨亚达:管理松懈给垃圾短信泛滥带来可乘之机。垃圾短信泛滥的背后可能还潜伏着利益联盟。

  【回应】信息产业部有关负责人:今年将推进手机实名制的工作,并正与相关部门一起制定短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不久就会颁布。

  机顶盒陷阱防不胜防

  1月,北京居民王道文的

客厅电视装了免费的数字机顶盒,可两个卧室未装机顶盒的电视机只能看到十几个台,要装机顶盒得另行购买,普通的每台666元,高清的1888元。

  全国人大代表马金泉:加机顶盒推广

数字电视应根据居民的实际需求进行,推进速度不宜太快。

  【回应】广电总局要求,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地区应至少保留6套模拟频道,对暂不愿收看数字电视的用户要妥善解决收视问题;各地制定收费标准时要照顾到低收入家庭。

  黑中介骗钱又误事

  2006年10月,“吉林龙凤阳光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承诺交纳“建校费”可以办理入重点大学学习,后来公司人去楼空,家长被骗金额达3500多万元。

  全国政协委员徐冠巨:黑中介让百姓花了钱又误事,必须严厉打击,依法取缔。

  【回应】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有关负责人:工商机关将继续加大打击黑中介力度,并从资格准入、从业人员管理等方面加强监管。

  导游怎成了“导购”?

  一对游客夫妇参加广东拱北口岸中国旅行社组织的港澳三日游,在严姓女导游的带领下购买了号称是日本原装富士牌800万像素的

数码相机,实际是“三无”产品。

  全国人大代表汤建人:一些导游成“导购”,为利所驱对游客强制消费、强迫购物。旅游主管部门应严加监管,把“害群之马”清除出局。

  【回应】广东拱北口岸中国旅行社港澳部表示,严姓导游这种做法明显不妥,事件发生后旅行社一直在协调消费者退赔事宜。

  停车位“疙瘩”要赶紧解

  因停车位和停车费问题,2006年北京有几个住宅小区出现业主与物业管理企业发生纠纷的情况。

  全国政协委员宗立成:不论停车位产权归谁所有,物业管理企业都应当加强管理,搞好服务。

  【回应】中国物业管理协会有关负责人:从根本上减少这类纠纷,关键在进一步明晰小区停车位的产权。

  预付费消费暗藏“杀机”

  家住北京的周小红在一家美发店办了预付费消费卡,过几天却发现美发店大门紧闭,老板不知去向。

  全国政协委员朱永新:出现这类“欺诈”现象说明诚信体系还没完全建立。消费者应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回应】北京市工商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处处长陶中生:预付费欺诈主要以打折为诱饵,消费者不要轻信商家的口头承诺。工商部门将继续打击预付费消费中的欺诈行为。

  退卡咋就那么难

  张晓蕾因单位通过银行卡发放住房补贴,获得一张银行的“国际借记卡”,在退卡时被告知只能到该行的信用卡中心办理手续,交纳10元年费,并且30天后才能销户。

  全国人大代表周桂英:银行应在每一个环节上提供优质服务。

  【回应】工商银行国际卡中心工号为4186的业务员:每个城市只有一个点可以办理退卡手续,这是行里的有关规定,没有什么理由。

  不能再让消费者“告状”无门 【两会快评】

  

  小事连国事。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是一项公益事业,也是政府的责任。房屋欺诈、网上行骗、虚假广告、银行退卡难等这些“小事”,或许在某些政府管理部门看来,好像显得很琐碎。但这些问题牵涉千家万户,如不认真对待和解决,势必会损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妨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银行卡难退、飞机无故延误、垃圾短信无休止……这些令人“窝囊”的事情,在让百姓感到申诉无门的背后,凸显出了消费维权领域中的监管缺失。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原因是各相关部门对消费者权益保护还缺乏应有重视,对消费者维权工作的组织、协调、督促的职能还不到位,甚至还存在管理空白。一些新的消费领域也缺乏应有的监管制度,相关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