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股票 | 科技 | 博客 | 播客 | 宽频 | 汽车 | 房产 | 游戏 | 女性 | 读书 | 考试 | 星座 | 天气 | 短信 | 爱问 | 邮箱 | 导航 | 通行证

高覆盖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群众安全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6日18:31 中国广播网

  主持人:通过记者的随机采访我们也注意到,浙江老百姓尤其对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的变化感受非常深。浙江省在建立一个能覆盖城乡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方面,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习近平:第一,在探索建立城乡覆盖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方面,我们一是注重开发“新岗位”。针对城镇下岗失业职工中的“4050”人员、被征地农民等就业困难群体,全面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创造公益性岗位,大力实施就业再就业援助。同时,深入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强化就业指导和服务,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2003年以来,全省累计新增245万城镇就业岗位,帮助134万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帮助82万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从2003年4.2%下降到2006年3.51%;二是努力系上“保险绳”。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积极实行符合浙江实际的低门槛进入、低标准享受的养老保险“双低”政策,加快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试点,努力扩大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覆盖面。2006年,全省用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财政资金244亿元,增长21.8%。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新增87.6万、91万、59.7万和151万;三是加快编织“救助网”。在全国率先将广大农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并对所有城乡低保对象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补尽补,全省有62.9万人领取低保金。在全国率先将城乡孤寡老人全面纳入集中供养,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分别达到92.5%和97.6%。在全国率先将被征地农民纳入多形式的保障体系,全省有228万被征地农民纳入保障范围,实现即征即保。同时,加强城乡居民特别是困难群众住房保障力度。全省所有市、县全面实施城镇廉租住房制度,1.85万户城镇困难家庭享受廉租住房,完成6110户农村低保家庭危旧房改造,率先开展农村住房政策性保险试点。

  主持人:我注意到您刚才提到了几个“率先”――率先将广大农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率先将城乡孤寡老人全面纳入集中供养,率先将被征地农民纳入多形式的保障体系,等等,充分体现了政府应该履行的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城乡统筹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让城乡群众享受到均衡的公共服务产品,是不是也是为民办实事的重要落脚点?

  习近平:在逐步建立城乡统筹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方面,我们一方面注重加快城乡社会事业均衡发展。比如,教育领域提出“基础教育抓均衡,高等教育抓质量,职业教育抓结合”的总体思路,特别是围绕让农村孩子“念上书、念好书”,从去年秋季起对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免学杂费,全面实施贫困学生资助扩面、爱心营养餐、学校食宿改造和教师素质提升“四项工程”,对就读农业种养技术类专业的本省大中专院校学生实行免除学费。卫生领域围绕让城乡群众“看得起病、有地方看病、加强预防少生病”,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健全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902万人参加合作医疗,1441万人接受免费体检。在各市建立惠民

医院,率先初步建立覆盖全省、多层次、多形式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文化领域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组织11.7万场电影、1.6万场演出和306万册图书到农村,开展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完成5500个村的有线电视联网。

  主持人:目前国家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那么,浙江省是否也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

  习近平:我们确实非常注重加强城乡基础设施联动建设。针对一度出现的“电荒”,强化规划引导,加快电源电网建设。2006年,全省新增统调发电装机容量788.5万千瓦,全省没有发生因电源性缺电引起的拉限电现象。根据浙江区域性、水质性缺水的实际,深化研究全省特别是钱塘江河口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规划,启动浙东、浙北引水等“百亿水资源保障工程”。着眼于提高综合运输效能,积极推进交通“六大工程”建设,全省新建

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075公里。同时,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千万农民饮用水”和“乡村康庄”等工程,积极开展县市域总体规划试点,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目前,全省累计完成建设示范村852个、整治村8236个,并结合库区、高山村、地质灾害频繁村异地脱贫,新建或扩建脱贫小区998个,下山搬迁农户7.2万户、26.1万人;全省等级公路通村率、路面硬化率分别为90%和81%,80%以上的县市已实施公交城乡一体化;全省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和自来水普及率分别为80%和88%,通电话和有线电视的行政村比重分别达到100%和85%。

  主持人:浙江省不仅做到了GDP超亿元,而且还有这样两项殊荣――“生态环境状况评价”名列全国第一,而且被认为是全国最具安全感的省份之一,体现了政府对社会管理职能的重视。

  习近平:在加快建立城乡协调的社会管理体系方面,我们一是积极推进生态省建设。将生态省建设任务纳入各级政府行政首长工作目标责任制,对领导干部实行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一票否决制”。加大实施“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的力度,开展钱塘江流域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试点。认真实施循环经济“991工程”,以节能、节地、节水和节约原材料为重点,推进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近两年,全省共完成生态省建设十大重点领域投资315.5亿元。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去年11月编制的《全国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报告》,浙江以87.1分的成绩名列全国第一。二是依法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着眼于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制定和落实加强农民工服务管理的有关政策文件,合理调整和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切实改善农民工的工作生活条件。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下访制度,推进依法信访、依法处访的“双向规范”,化解各类矛盾。三是切实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创新发展“枫桥经验”,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等制度。同时,加强公共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特别是2004年的“云娜”强台风、2005年连续4次强台风、2006年超强台风“桑美”正面袭击浙江,我们把“不死人、少伤人”作为首要目标,把台风造成的损失减小到了最低程度。目前,浙江已被认为是全国最具安全感的省份之一。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5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