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心动魄的伟大建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7日09:33 青年参考

  世界上大凡恢弘伟岸的建筑,无一不是人类建筑史上的杰作。但这些伟大建筑在建设中和建成后,往往会出现事先很 难预料到的问题,让人们始料不及地赶紧补救。

  文李曼

  1.让鱼虾死亡的大坝

  荷兰是个有名的低地国,近1/4的国土低于海平面,随时有被海水吞没的危险。荷兰南部莱茵河、马斯河和斯海尔 德河下游的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但这里地势低洼,河网交错,容易受灾。

  1953年,被海水蹂躏的荷兰出台了一项新的防洪计划,命名为“三角洲工程”(也称为“北海大坝工程”),目 的就是治理这个富庶的三角洲地区。该工程是一项大型挡潮和海口控制工程,主要包括5处挡潮闸坝和5处水道控制闸。工程 进行得很顺利,拦海堤坝被迅速地建立起来。

  但是,北海大坝浩大的工程开工14年后,出现了一个致命的问题:在新的闸坝后面,各种生物相继灭绝,先是鱼虾 相继死亡,最后连小鱼、幼蟹及海植物等都全部消失,这是由于海洋被隔绝在了堤外,荷兰利润丰厚的捕鱼业和海产业陷入危 机,当地人和渔业代表举行大型抗议活动,呼吁政府保护环境。

  设计人员决定拆除固定不动的传统堤坝,采用可活动的风暴潮防护闸,平时敞开,洪水到来时关闭。这样就能避免原 来生活在北海浅滩的牡蛎及一些浅海植物,因生态环境改变而绝种。

  新工程包括62扇钢闸门,每扇门由巨型混凝土闸墩支撑。在正常情况下,闸门是打开的,海水能自由进出。当计算 机侦测到危险时(比如海潮来袭),技术人员只需按下计算机的按钮,就能关闭重达1.5万吨的钢铁闸门,为后方的陆地和 居民挡住洪水。

  1990年北海大坝工程快竣工时,荷兰政府颁布了《自然政策计划》,在海堤内建立250公里的“以湿地为中心 的生态地带”。该计划保障了在围海造田的同时,让自然生态达到平衡。

  2.不断下沉的机场

  上世纪80年代,日本大阪急需修建飞机场,而这个城市根本没有多余土地,当局决定在海上修建关西国际机场。这 是一个漂浮在海上的伟大建筑,它向海水要土地,弥补了城市土地不足的缺陷。

  1987年,机场在大阪湾中央18米深的海水中“破水动工”了。大阪湾海底有一层非常松软的粘土。这种土质不 适合建设重型建筑,这就好比让一个360吨的大型喷气式客机,降落在一大块豆腐上。工程师们采用了一种新型的沙桩排水 技术,把沙子里的水吸出来,再填进粘土,以支撑机场地基。

  工人们先在海上修了一道11公里长的混凝土围墙,围出了一个游泳池似的混凝土大池子,将海水挡在外面。然后, 80艘驳船运来1.8亿立方米的粘土,倒入围墙里,人工填出的海岛终于从水中浮现出来了。建筑工人开始在上面修建候机 楼。关西机场候机楼是建筑史上的难题,因为必须严格控制重量,做到尽量轻,把下沉的可能性减到最小。最后,人们决定用 钢铁和强化玻璃来建造候机楼。

  1994年,关西国际机场落成,它是20世纪公认的建筑奇迹之一。但人们很快就发现了问题:机场在下沉,速度 比预料的要快得多。到了1999年,关西机场下沉的情况已很明显,整个人工岛下沉超过8米,原来预计的是50年后下沉 12米,现在的下降速度比原计划提早了40年。

  为延缓下沉速度,机场方面迅速采取了新办法:在候机大楼周围挖掘深沟,再填入混凝土和沙粒,建成30厘米厚的 围墙,以稳固候机大楼。机场工程师表示,现在的下沉速度已减缓至每年5厘米。

  即使下沉速度减缓,也不能看着跑道这样不断地沉下去。于是在1999年7月,第二条跑道正式开始修建,被称为 关西机场的二期工程,预计2007年投入使用。为避免新岛的重力对原来的岛产生影响,人们在离第一个岛200米的海域 修建第二个人工岛,并用栈桥将两个岛连接起来。为了使两个岛能在同一水平位对接,新岛比旧岛建得更高一些。新岛的下沉 速度比旧岛快,预计50年后将下沉18米,最后,将和旧岛处于同一水平面。

  3.闪电考验双子塔

  

马来西亚吉隆坡的双子星塔高450米,是全球最高的双塔建筑。设计双子星塔的是著名设计师——阿根廷人西萨· 佩里。

  1995年4月,双子塔工程正在进行当中,美国俄克拉何马州发生了恐怖事件,当地联邦政府大楼被炸,让全世界 对恐怖活动提高了警惕,双子星塔的安全问题被提上日程。此时,大楼只差8层就要完工,重新设计为时已晚。好在经过精确 计算发现,双子星塔每座塔楼的16根主支柱中,即使有3根被炸断,大楼仍会安然无恙。

  尽管大楼自身承受能力令人满意,但却要面临另一个重大问题:大楼着火怎么办?火灾是所有高楼设计师挥之不去的 梦魇,失火时必须设法快速疏散人群,否则将酿成巨大灾难。

  面对难题,佩里提出一个惊人的创意——在两栋大楼之间建造天桥。天桥成了整个双子星塔设计中最杰出的部分。有 了天桥,人们能在发生意外时从一个塔楼逃到另一个塔楼。同时,还可以把大楼必需的安全梯的数量减少一半。

  这个设计方案最大的问题是抗风。在高层建筑里,当你走进洗手间,时常会看到抽水马桶里的水在动,这是因为在风 中大楼会摇晃。实际上,所有的高层建筑都会随风摇晃。两栋塔楼各自独立的时候问题还不大,但如果用一个天桥将它们连接 起来,就会加大晃动幅度,造成灾难性后果。

  佩里和施工设计人员最终找到了解决办法:用两个支架把天桥和双塔固定起来,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在支架和天 桥的连接点上添加一个巨大的轴承,如果刮起大风,天桥能随大楼不同的晃动幅度而晃动。

  天桥有40吨重,没想到安装那天出了意外。施工人员乔恩·达恩斯福特决定先在地面上组装好天桥,然后再把它吊 起来,一步安装到位。整个工程将从早上8点半开始,用20个小时把天桥吊到170米的高度。每次只能上拉30厘米,而 后绑紧吊缆,重新调整千斤顶。

  工程刚开始不久,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由于吉隆坡属于强热带气候,闪电是家常便饭,这个时候它又不请自来。 闪电平息后,所有的控制系统都中断,灯也熄了,工地陷入一片漆黑,天桥还被吊在半空中。

  第二天,闪电又来了。这时候天桥距离安装点还有20米,施工人员试图用起重机将天桥吊到安装点上,但起重机3 次都被闪电击中,造成3次短路。最后,天气终于好转,天桥被送到了170米高的安装点上。

  双子星塔现在成了世界上最安全的高层建筑。有了这座壮观的天桥,两栋塔楼就能互为对方提供逃生路线,称得上是 一个奇迹。

  4.海底隧道差点成海底坟墓

  英法两国几百年来爆发过多次战争,很长一段时期它们被34公里宽的海峡分隔开来。1986年,英国首相撒切尔 夫人与法国总统密特朗达成共识,同意建造英法海底隧道。在海峡岩质海床下的100米深处,挖一条连接两国的隧道,这是 一个极为大胆的想法,赌注是数十亿英镑和8000多名隧道工人的生命。

  1987年12月,这项浩大的工程动工了。英法的两支开凿大军各出4000多人,分别从各自的海岸向地下掘进 。成功的关键在于两条隧道能否准确接合。如果隧道无法对接,就要在最后一段进行修正,那样隧道就会出现很大的弯度。高 速列车只有在相当直的轨道上行驶才能保证安全,因此隧道的偏离值最多不能超过2.5米。

  1988年3月,英国那端的养护隧道突然出现了水,数千加仑的水瞬间灌进了隧道,工程被迫中止。总工程师克莱 顿发现渗进隧道的是海水,这说明隧道顶部出现了裂缝,岩石开始崩落,海水从裂缝和隧道顶部松动的岩块间灌进来。如果裂 缝扩大,涌进来的海水就可能将隧道冲毁,甚至引起坍塌——这是工人们最担心的事情。要知道,此刻工人的头上有3万亿吨 的海水,任何疏忽都有可能大难临头。

  经过检测,克莱顿发现隧道岩层是因为钻凿机的掘进而破裂,钻头的震动导致岩层断裂,这是测绘员始料未及的。他 果断地让工人用更坚固的铸铁板,代替水泥内衬板堵住裂缝。

  1990年1月,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两段隧道将在18公里处,即英吉利海峡的中央对接。英国方面由于岩层渗 漏和落石几乎引发了灾难,补救工程进行了几个星期,工程进度也滞后几个星期。好在接下来一切顺利,两段隧道在中点胜利 会合。英国工人的小型钻机凿穿了土层,新鲜空气涌了进来——那是来自法国的空气。英法两国工人竞相将最后几厘米岩石凿 开,新的纪元开始了。

  在分离了1.3万年后,英国和欧洲大陆又重新连接起来。

  5.救国计划的危机

  50年前,阿联酋名城迪拜只是海湾边上的一个贸易集镇。50多年后,迪拜已今非昔比。现在,它的黄金和石油贸 易举世闻名。但危机已经显现。到2016年,它的

石油储备便会枯竭,这会给经济带来灾难。迪拜必须找到新的财源。

  王储谢赫·穆罕默德·本·扎耶·阿勒纳哈扬有个20亿美元的“救国计划”,就是在伸入阿拉伯湾5.5公里处修 建全球最大的人工岛屿之一——朱迈拉棕榈岛,并将它建成世界级豪华的旅游胜地。从空中鸟瞰,这个岛呈棕榈树形状,不但 有树干,还有18片棕榈叶子。2001年8月,工程启动。

  把这片人工岛屿和大海隔开的惟一屏障,就是一道半圆形的防波堤,筑起它需使用550万立方米的岩石。新月形的 防波堤通过一条隧道与棕榈岛相连,防波堤上还要建22座旅馆。

  正当工程团队拼命赶工之时,工程师发现了问题:由于半圆形的防波堤把海水挡在人工岛外,又由于缺乏动力,海水 没有像预期那样环绕岛屿流动。也就是说,潮汐不能彻底地冲刷整个建筑系统。如果清水在内部水道的流速不够快,水极有可 能变成臭气熏天的死水。

  工程人员鲍勃·伯杰提出一个方案:在防波堤上打开两个口子,这样海水就能迅速流入建筑系统,起到冲刷作用了。 在口子之上,他设计了两座大桥来连接,桥下均有4条航道,能让各种船只通过。这两个开口能确保足够的清水进入系统,潮 水每天两次进入系统,只需两周,整条水道的水就会彻底更新一遍。

  2005年8月,在棕榈岛工程动工4年后,朱迈拉棕榈岛屹立在迪拜的海岸线上,完全竣工要等到2008年。能 容纳12万人。棕榈岛,将是一座真正的超级建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