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决心实现节能目标 严告地方政府提高执行力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7日15:47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7日电(记者赵蔚张敏)在温家宝总理今年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没有提出年度节能目标。但是他表示,节能降耗和减少污染物排放这两个约束性指标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不能改变,必须坚定不移地去实现。 这既彰显了中国政府节能降耗的坚定决心,也对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执行力提出了挑战。 中国“十一五”规划要求,到2010年将单位GDP能耗降低20%,即五年中平均每年降低4%。 200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中国没有实现2006年初确定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的目标。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表示,这主要是环保总局监管不力,措施不硬,投资乏力造成的。 而政府工作报告在解释原因时,除了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增长偏快等因素,还指出“一些地方和企业没有严格执行节能环保法规和标准”。 2006年,中国首次将执行力一词写进政府工作报告;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要增强政府执行力。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经济运行与发展研究室主任王小广认为:“以前的政策执行,靠的是理想信念,靠的是中央权威,但现在对地方或企业来说,更看重的是利益第一。” 中央政府早就提出不能片面地追求GDP数量的增长,要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但一些地方政府仍存在“GDP冲动”和“攀比情结”。近年,中国启动两轮宏观调控以遏制房地产等行业过热的势头,但房价仍一路飙升即是各路诸侯与中央政府力量博弈的明证。 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周大地说,一些地方为了经济增长盲目上大项目,以此来拉动经济增长,这个问题沿海、内地都有。 2006年上半年,内蒙古经济增长率高达18.2%,投资增长43.5%,分别超过全国平均水平7.3和12.3个百分点;山东所辖17个地级市,有14个经济增长速度超过17%。内蒙古的经济高增长不仅是高投资也是高能耗的结果:2005年,其单位GDP能耗为每万元2.48吨标准煤,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1.26吨标准煤)的一倍。其他一些地方的情况也大体如此。 一些媒体报道,虽然地方领导把“科学发展观”、“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等挂在嘴边,但他们津津乐道的还是GDP。 分析人士指出,从制度安排的角度说,地方政府唯GDP为上的主要原因是改革开放后,中央与地方利益一定程度分离,地方政府成为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因而增加财政收入的积极性很高;同时,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资源的市场化程度不高,地方政府便于通过控制这些要素的价格来增加收入。 日前,国家环保总局通报了82个严重违反环评制度的项目,涉及1123亿元,都是当地的大项目、大企业,被当地政府视作支柱项目,是地方财政的“钱袋子”,不少都得到了地方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一些项目虽然受到了环保和其他部门的处罚,却得不到执行。 王小广认为:“这种地方与中央的力量博弈,在体制没有健全、利益没有统一的前提下,还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存在。” 但另有分析人士指出,有些地方政府做得很出色,被媒体盛赞的“广东现象”即是一例。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广东就加快产业布局调整,重点发展能耗低的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2006年上半年,该省服务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0%左右。同时,广东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毫不手软,仅2005年就关闭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小企业390多家。同年,广东万元GDP能耗为0.79吨标准煤,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5.8%,处于全国最低水平。2006年上半年,全国能源单耗平均值同比上升0.8%,而广东这一数据却下降了2.5%。这一切,都离不开高效的政府执行力。 中国从2006年开始,实施单位GDP能耗公报制度,并将能耗降低指标分解到各省区,中央政府与各地政府和主要企业分别签订了节能项目责任书。 全国人大代表、华能海南发电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中表示,华能电力集团对他下达了明确的节能降耗指标,如果干不好,华能总部对其今年的工作业绩是“一票否决”。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