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京津冀都市圈规划编制基本完成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8日02:13 新京报
2007年2月28日,京津冀13市联合发布商业发展报告,首次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提出了商业合作发展思路。本报资料图片 本报讯 昨天下午,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透露,两年前着手编制的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已经基本完成,目前正在修改过程中,并希望能够尽快报国务院审批。 京津冀都市圈现存五大问题 作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中国第三个经济增长点,京津冀都市圈的协调发展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同时也引起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关注。农工民主党中央、全国政协委员朱蓉先分别提出建议和提案,建议应将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上升至国家战略,成立由国务院牵头的协调机构来统一协调三地发展。 农工民主党中央在这份名为《关于从国家层面解决京津冀区域统筹发展瓶颈的建议》中指出,京津冀都市圈是京津两市的生态屏障和经济腹地,目前,许多努力多停留在区域经济和环境问题的协调上,未能在行政管理体制、国家发展战略和首都生态安全方面加以考虑。 《建议》列举了京津冀都市圈现存的五大问题:区域自然生态严重失衡、环京津贫困带有服务而无补偿影响社会和谐、行政体制分割制约区域经济循环发展、京津两地辐射能力和带动效应弱、京津冀总体规划缺乏区域层面的协调和衔接。 京津冀发展落后珠三角长三角 继在去年的两会上提出打造大北京提案之后,全国政协委员、民进北京市副主委朱蓉先昨天正式向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提交提案,希望从国家层面协调京津冀协调发展问题。 “与珠三角和长三角相比,我们京津冀是落后了。”朱蓉先说,以广州为核心的珠三角和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周边都有一批富裕的城市群,“而京津周边大多是穷哥们,这样下去北京很难做到可持续发展。” 代表对话 “北京搞七环路,我持保留态度”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教授王如松: 早在上世纪80年代,王如松就参与过京津冀地区生态系统的研究。这位国内知名生态学专家同时也是农工民主党《关于从国家层面解决京津冀区域统筹发展瓶颈的建议》的主笔和起草者。 新京报:为什么要从首都生态安全的角度来研究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呢?王如松:京津冀北地区是一个由坝上生态屏障、燕山、太行山水源涵养地、下游九河末梢湿地、北京湾平原以及滩涂海湾组成的一个完整的流域生态系统和大气污染物敛散的生态单元。 新京报:如果没有京津冀三地联动,将严重影响首都安全?王如松:你知道,国际组织在北京的职员都提高了生活补助,主要的原因是北京的污染严重。而环京津贫困带的存在,更是造成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因此,北京必须重视这个问题。 新京报:近年来,北京为疏解中心城区资源、人口和环境压力,已经在通州、顺义、亦庄建立三个新城,这么做有效吗?王如松:这是上个世纪60年代北京建造“卫星城”的翻版,已被事实证明是失败的。因为卫星城距市中心太远,而且没有实现产业和生活的配套。 北京的发展完全可以向廊坊、三河等地区推进,以京津城际铁路和京津塘高速公路为快速走廊,在这条走廊上,每隔一公里就建设一个小城镇,加以生活和产业的配套,这样京津之间可以建70-80个城镇,这些城镇半个小时就可以到达中心城区,这样,人们可以在这里安心的工作和生活,才可以有效的缓解中心城区的压力。那种摊大饼的做法,北京要搞七环路的观点,我是持保留态度的。 政协提案 京津冀应加强金融业合作 民革中央提案建议,鼓励金融机构开展跨地区股权合作 本报讯 针对备受关注的京津冀经济圈,民革中央向政协大会提交提案,建议进一步促进京津冀地区金融业合作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开展跨地区股权合作。 民革中央的这份提案认为,目前京津冀经济圈银行体系没有形成区域整体布局,彼此间竞争大于合作。而且京津间产业结构趋同,不利于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 民革中央建议,北京应作为合作区域“龙头”,金融业的发展可定位作为金融决策和调控中心。天津金融业可致力于建设面向港口经济和制造业的金融服务体系。河北的金融机构设置和集中程度相对较弱,要发挥区域金融带来的辐射作用,配合产业结构调整。 此外,三地政府应鼓励三地金融以联合体方式,融入全球金融发展格局之中。此外,应推动区域内金融机构交流与合作,鼓励开展跨地区股权合作。 京津冀拟建区域协调机构 天津市委常委皮黔生表示,跨区域生态治理已着手部署
皮黔生 “中国的思维方式非此即彼。比如小孩看电视就会问这个是好人还是坏人,这是不对的。城市之间既有竞争也有合作,竞争是合作的基础,合作是新的竞争产生的源头。” 昨日,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委常委、滨海新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皮黔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针对京津冀三地合作,国务院要建立区域的协商协调机构,但目前还正在筹建之中,还没有具体时间表。 京津城际铁路明年6月开通 皮黔生说,京津冀三地各有优势。天津具有土地资源和制造业优势,还是交通枢纽。“天津和北京优势结合,对于促进现代制造业研发转换基地和国际物流中心的建设有很大好处。”他介绍,目前天津北京和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城际铁路明年6月开通,京津塘高速二线今年也要开通。 谈到去年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时,皮黔生以“缺憾和喜悦同时并存”加以概括。“去年,天津滨海新区终于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非常高兴的事情。说到苦恼,我们去年想做的事情太多,但能力和水平有限,想做的事情没做好,滨海新区应该比现在更好更快。” 生态治理问题已着手部署 对于京津冀合作中一些跨区域、单靠双方无法解决的问题,皮黔生认为,这需要协调和协商机制。“其实国家已经开始做这方面的部署,比如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对生态环保流域治理跨区域的问题。”皮黔生透露,针对三地的跨地合作,国务院要建立区域的协商协调机构,目前正在筹建之中,还没有具体的时间表。 “京津冀应首先实现经济一体化” 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长梅松称,市场将推动更多制造业迁移
梅松 “我心目中的一体化,希望三地打电话都收市话费。” 本报讯 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长梅松研究员表示,京津冀都市圈的形成,首先应实现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梅松认为,湖南省实施的“长(沙)株(洲)(湘)潭一体化”值得京津冀三地学习。在这个一体化当中,实现了交通同环、金融同城、电力同网、信息共享、环境同治。 “我心目中的京津冀一体化,希望三地之间打电话都收市话费。”梅松说,经济一体化应该包括交通、能源、产业、环境、信息等方面的一体化。 这位专家表示,京津冀产业一体化的趋势已经在加速。首钢迁到唐山曹妃甸,在廊坊地区,80%的外企都是从北京过去的,随着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而带来的强烈的辐射,将有更多的北京制造业往这里迁移,这不用政府去强制,而是市场自发的力量。 “河北应享受同等财税政策” 河北团代表丛斌表示,京津冀都市圈应有权威协调机构
丛斌 “地区不平衡阻碍了京津冀间要素的畅通流动。” 本报讯 针对京津冀都市圈的现状,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医科大学副校长丛斌表示,在生态环境方面京津冀地区已经形成互相影响、互相辐射的态势,但是在经济社会的其它方面,这种相互作用却还非常薄弱。 丛斌说,京津冀地区政府参与市场竞争多,政府主导型经济比重大,这就促使不同行政区划往往首先考虑本行政区的利益最大化;其次地区不平衡阻碍了京津冀区域间要素的畅通流动,北京的人才一般只集中在北京,向周边省市的流动较少;三是京津冀地区特殊的区位特点也减弱了合作动力,“共赢”效应还没充分显现出来。 丛斌表示,搞京津冀都市圈,从河北的角度来看,最重要的就是平等地位,应该有一个权威的协调机构,统筹安排京津冀的发展,同时,河北应该享受与北京、天津同样的财政、税收政策,同时获得更多的国家财政转移性支持。 本版采写 本报记者 郭晓军 蒋彦鑫 马力 刘洋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