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一个露天街市的去与留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2日16:04 南京周末

  课题:湾仔露天街市的去与留

  课题成员:香港大学新闻与传媒研究中心·传媒与文化素质课程·湾仔街市调查小组

  湾仔露天街市之历史及现状

  ●地理:“湾仔街市”是一个生存于民间的概念,没有正式的官方文本。泛指湾仔庄士敦道以南、皇后大道东以北、湾仔道以西、利东街以东一带,以南北向为主、部分东西向的街巷内,临街的店铺及街头小贩。

  “湾仔露天街市”,主要集中于几条南北向街巷,有太原街、石水渠街、太和街、三角街湾仔道及东西向的交加街。

  ●历史:早在1920年湾仔填海之前,湾仔老区在庄士敦道以南发展,沿着南北向小街建筑的旧式楼房此起彼伏。楼内居住者,多是香港的“草根”人群,几代人共居狭小的空间,生活与生意多沿着这些小街而展开。迄今,湾仔露天街市已有八十年以上历史。

  ●旧貌:楼房沿街的地铺与铺外衍生的小贩,“物以类聚”,战后逐渐发展成一条条特色小街。有些成了港岛居民搜货的必然去处,如湾仔道是南北货鱼翅燕窝街,石水渠街集中了生果菜蔬水禽蛋商贩,太原街一路就多是时令及怀旧玩具店、春园街则有十多间经营了数十年的特色小食店,窄窄的利东街更是香港的喜贴街道,他们沉淀了全体港人的“集体回忆”。

  而从春园街道蜿蜒到湾仔道、东西向的交加街,则是后铺前贩,五金、杂货、干货、服装、玩具、古玩、排档,错杂交织,应有尽有,它实际上有湾仔老区“居民社区”概念。这条街道,不但是几代“湾仔人”的聚集地,也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世界,许多有着八十年历史的摊位代代相传,养活了几代湾仔人。

  ●价值:现在的湾仔街市,尤其是“露天街市”,对比湾仔北填海区林立的高楼而言,沉淀了湾仔区的历史文化,是港岛地区港人传统生活方式的“活化石”。湾仔出生的此间

文化人马家辉博士,形容湾仔老区呈现出乱中有序的“人文地理”,称市区重建政策下和大厦兴建之前的岁月,是湾仔的“流金岁月”。

  它也是湾仔社区文化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

  它延续了湾仔社区的多元性和包容性——即消费多样化和丰俭由人。

  同时,维持本土经济,保障小商户的生存空间,也令不同阶层人士可以同在一区内生活,维系原有社区网络,巩固地区归属感。

  引发拆迁争议的“导火索” ●尚翘峰的出现

  2006年5月完工的尚翘峰项目(The Zenith)是湾仔区重建计划的组成部分。由华人置业集团与香港市建局合作开发,位于湾仔道太原街和皇后大道东,是商住共享综合性物业。

  尚翘峰物业共三座,提供652个(第1座共172个,第2座共240个,第3座共240个)单位,车位76个。

  户外休闲设施包括平台花园、室外儿童游乐场、室外泳池、儿童池、按摩池及烧烤场。会所设施包括桌球室、

乒乓球室、卡拉OK室、舞蹈室、健身室、多用途厅、麻雀室、儿童游戏室、按摩室、计算机室、棋艺室、阅览室、厨艺练习室及钢琴室。毗邻地铁、电车和巴士站,交通便捷,维多利亚港和附近马场景色尽收眼底,被誉为“港岛全新地标”。

  据湾仔区议员称,尚翘峰项目自20年前已经在筹划之列。由当时的土地发展公司,即市区重建局前身,与华人置业集团合作,将湾仔石水渠街中段占用,用于发展大型物业,形成今天的尚翘峰1座。

  ●交通评估引发搬迁话题

  尚翘峰1座于2006年5月完工以后作出交通评估。评估显示由于尚翘峰的停车场出口紧邻露天市集,物业正式使用以后,车辆行驶将会受到影响。为保证车辆通行顺畅,防止引起交通堵塞,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决定清拆和搬迁集中在太原街和交加街的部分市集摊贩,将太原街还原成行车道。

  食环署最初要求整个太原街156户固定摊贩搬入新集市(室内)。在立法会和区议会部分议员的反对下,同意减缩一半,即86户太原街和交加街的固定摊贩搬离,而俗称“玩具街”的太原街北和交加街西的商户可以继续经营。

  其中受影响的摊贩可以选择:

  1.以特惠租金搬入随尚翘峰落成的湾仔新集市;

  2.交还永久经营牌照后,可获两万特汇金。

  2006年6月间,区议会以10票赞成4票反对(反对票中包括区议会主席黄英琦女士)通过了搬迁清拆市集的议案。搬迁计划暂定2007年初执行。

  湾仔露天街市拆迁与否的文化展望

  我们采取开放式的思路,描述湾仔露天街市的未来,及从此个案中衍生出的思考。要点包括:

  一、湾仔露天街市拆迁与否各自在文化上的利弊;

  二、湾仔露天街市个案,对整个湾仔街市未来社区文化的影响;

  三、湾仔街市文化的走向,对整个湾仔旧区重建中国的文化内涵的影响;

  四、湾仔旧区重建中国的文化留存的路径探索,对全港旧区重建中国的文化内涵存去的参考价值;

  五、从全港旧区重建中国的文化内涵的存去,衍生出对全港“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的建议。

  ●A:搬迁

  一、利与弊

  理由:

  1.政府交通管理部门、湾仔区议员商户:计划搬迁的露天街市,本属于占道经营,华人置业集团与香港市建局在规划建设尚晓峰之初,即以物业建成后四围道路自然通车,不须加以评估。且露天街市搬迁之后,道路畅通,街道卫生管理便捷。

  2.湾仔区议员金佩玮:湾仔居民的后代多接受良好教育,因此不少临街铺或街贩摊位未由注册者后代继承经营。现在许多正在露天街市经营的摊贩,是从湾仔传统居民手中转租的。因此实际上街市内部的生态已经有很大变化。店铺与店铺之间摊位与摊位之间店铺与摊位之间,街坊的相互关照正在减少,生意的竞争正在加剧。呼吁保留的“土风文化”本质并非纯粹。

  利:

  政府管辖下的道路畅通,街道卫生管理便捷;且可制定特别计划,一次性安置原占道摊贩。

  弊:

  1.八十多年的露天街市营造出的湾仔老区土风,如果拆迁或仅作象征性保留,其人文价值锐减;

  2.原本数代依靠湾仔露天街市生存的“草根”人群,在政府资源分配中未得到公平对待,其利益被以尚晓峰为代表的商家利益打垮;

  3.在尚存在着激烈反对意见的情况下拆迁,说明拆迁计划的咨询决策机制存在问题,有违社会行政必须公开公正公平透明的原则。

  二、样本作用

  以太原街、交加街为试点完成的部分露天街市的拆迁成功,将有可能成未来湾仔街市建筑道路管理规范化之样本。

  三、推而广之

  湾仔新的街市文化营造如被市民接受,湾仔旧区的大规模重建运作将较顺畅。

  四、参考作用

  湾仔旧区如成为拆迁运作流程样本,对全港其他旧区的改造,有参考价值。

  五:立法价值

  旧区改造中引起文化变迁的外力介入方式,及其游说市民的接受方式,对未来以怎样的方式处理“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立法参考价值。

  ●B:保留

  一、利与弊

  利:

  1.八十年露天街市及其沉淀的土风,应视为国际都市人文宝藏,是展现香港历史文化内涵的宝贵所在;

  2.既可保全湾仔露天街市“原住民”的生活权益,也可以成为发展香港人文旅游的亮点。

  弊:

  交通问题尚未解决,街道的卫生及安全管理亟待加强。

  二及三、样本尊重本土历史文化的运作思路

  以“积极不干预”手段在整个湾仔旧区营造波希米亚风。

  建议将湾仔露天街市的保留,放大到湾仔街市的保留,甚至湾仔旧区主要人文景观保留的范畴内进行考量。

  四、参考作用

  在尊重文化传承的思路下,包含湾仔露天街市在内的旧湾仔向新湾仔演变的咨询规划与建设过程,对于全港其他旧区改造中

传统文化的存去,有参考作用。

  五、立法建议

  旧区改造中如何传承土风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其咨询规划及实施过程,对未来如何保护全港“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立法参考价值。

  为渐行渐远的“湾仔露天街市”画像

  从母亲手上接下八十年历史南北货摊的吴姐告诉记者:如果从普通角度去争取,一定是要搬迁了;如果从保存旅游景点考虑,没准还有救。

  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区域呢?

  太原街、交加街以及相连的石水渠街、太和街、湾仔道,是港岛湾仔南仅存的一片露天市场,坊间直呼为“湾仔露天街市”。

  据说,这个“露天街市”被许多欧美版的香港旅游手册当做了解湾仔土风必到之处介绍。

  因而,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观:在石水渠街运水果、蔬菜、水产的“四眼仔”卡车,小心地从街道里倒出的当儿,来自某欧美电视的记者将其当做鲜活背景,当场录制起了介绍香港的专题节目。

  而主持人走到任何一个摊位前,都可以和摊位主人聊天不被拒绝,他们甚至会对着镜头说:“影我,影我!(影就是拍照)”

  因为,在湾仔仅存的这个露天街市里拥有一个摊位,并代代相传养活一家老小,是这些“草根”市民的自豪。

  据说,街市内的石水渠街,曾经是草根华人的聚集之地。从前,蓝屋二楼是敬涵义学,专为底层家庭的小孩提供免费教育;其他单位大半都是挤迫的居所,通常是出租一张床位一个板间房那种。如今,湾仔区成立了出租公寓博物馆,一栋出租公寓获保存,房间经过整理然后展示,留下草根层的集体记忆。

  有意思的是,尽管历经近百年风雨,“湾仔露天街市”今日仍很有活力。

  如其中最著名的石水渠街,街道不宽仅约五六米,长不过百米,却是一条集蔬果、水产、南北货、面包屋、熟食店,甚至药店、理发屋、算卦室的小街,从清晨五点至夜晚九时,始终人来车往,熙熙攘攘,鲜活得很。

  不论售卖什么的店家,生意通通是从铺内延伸到铺外,铺外的摊位甚至还会有几重;邻摊之间似乎竞争不是那么激烈,如果摊主有事跑开一会儿,邻家也会顺便“帮手”卖货收款。

  所售货品,当日进口,新鲜得很。来自内地的居多,也有不少东南亚产地的蔬果,价格比超市便宜:比如蔬菜摊档,大众菜不论斤论堆;水果摊,也是如此。常常十元港币,就买回一家一天的蔬菜;当下,五只鲜亮北京水蜜桃,也不过十元。

  店名多很“街坊”,留着时光的记忆,像是“顺嫂杂货”、“四眼仔蔬菜行”、“潘觉荣跌打”、“妹记鹅档”;也有专门做菲佣、泰佣生意的,卖的是来自她们家乡的蔬果、点心、调料,进入店里就会被浓浓的东南亚风情包围。

  将要搬迁的交加街,则是一条全露天的行人街,一个个六七平方米左右的小摊位,密密麻麻地排了一条街:家居日用、花生饼豆、南北杂货、五金百货、老少衣服……价格都是难以想象的便宜。

  吴姐说:这条摊位街有八十年历史,不少摊档已家传两三代。过往,政府收取的是占道费,每摊每年六千元,所以生意还可以做;可是,如果搬迁进入已经竣工的室内街市,同样的摊位面积,每月都要收几千元的租金了,许多家会“顶不顺”的(接受不了)。 晓 观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