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民父女的长跑生活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5日12:38 三联生活周刊

  张慧敏,一个8岁女孩,在父亲调教下,每天以超过一个马拉松的魔鬼方式进行长跑训练,她在2007年海口马拉松比赛中夺得女子第二名。

  “即使不能成名成家,也能练就一副好身体。”这是父亲张建民对此事的全部解释,他认为自己在为一个理想努力。

  2月9日,8岁的张慧敏在父亲张建民的陪同下,17天完成了环海南岛跑的壮举。张建民说,17天穿越了10个市县70多个乡镇村,行程粗略统计是850公里。这一路花费了2000多元钱,比计划节省了1000多元。

  主笔◎蔡伟

  这次环海南岛跑始于2007年1月24日清晨6点,这对于张家父女来说已经是一个奢侈的长夜——比平日已经多睡了4小时。

  起床后第一件事还是用保温瓶里90摄氏度的热水冲好4个鸡蛋,待水温降到大概60摄氏度时冲入

蜂蜜、牛奶和白糖。这是张建民专门为女儿配置的营养品。平日里她会在父亲起床半小时后被叫醒,喝上大约100毫升。由于起得太早,张慧敏这时其实吃不下什么东西。于是这些“饮料”大部分会被灌进两个娃哈哈“营养快线”330毫升的塑料瓶,用毛巾包住保温。平时张慧敏喝的就是这样的“饮料”,“在跑步时候喝掉一瓶半,剩下的上学后在学校里当个中午加餐”。1月24日清晨起床后,张家父女离开自家平房小院来到临高小学,学校师生已经等在那里为张慧敏送行。父女俩就在西海岸的细雨中出发,跟随其后的是《海南都市报》和《海口日报》等数辆岛内外媒体的跟踪采访车。后援车只有一辆,那就是张建民骑的一辆半旧的山地车。

  张家父女突然成为媒体英雄是在2007年元旦举办的海口马拉松赛上。仅8岁的张慧敏因年龄太小没有取得参赛资格,但她还是在父亲的(骑车)陪伴下跑完了全程。“从万绿园到海口火车站返回的赛程总距离是42.195公里,今年有130多人自愿报名参加”,今年的赛事总监、极限长跑俱乐部理事长李克全介绍说。当时离8岁生日只差6天的张慧敏用3小时28分45秒跑完全程,比女子组第一名(成人)仅多用时19秒。而此前世界上跑完此标准距离马拉松赛程的一名9岁印度男孩,在终点几乎虚脱。这个成绩让张慧敏迅速成为一块磁体,吸引了全国各地甚至来自法国《队报》的各方媒体,但受影响最大的却是他的父亲张建民。他说:“我当时问她能不能跑进4小时,因为以前从来没有跑进过。我猜想比赛肯定会让她的成绩有一些提高,但没想到会提高这么多!”

  张建民说,这不但让他坚定了女儿长跑前途的信念,也让他确定了环岛跑的目标,他甚至开始设计从三亚到北京的长跑计划。

  53岁的陈国栋是本地长跑爱好者。“海口这个地方你住几天就知道了。”陈国栋几句话就描绘出一个安逸的城市,“每星期一和星期五你都可以看到很多人拿着报纸盯着电视,一边喝着老爸茶一边紧盯着七星彩开奖,为什么?因为这里很多人都指望能一夜暴富!”他声言“做人不要怕吃亏,锻炼身体是第一位”,但对张建民的做法颇不以为然:“那么小的孩子,运动量太大了!”海口极限长跑俱乐部理事长李克全也担心,这么大的运动量会伤了孩子的身体。

  老张全部生活都围着女儿转,张慧敏每星期也只有在周二能看40分钟电视。每天晚上,准确说是凌晨3点,临高县的夜生活还没有结束,张家父女已经起床开始了又一个马拉松长跑。生活永远像时钟一样精确无误,风雨无阻。

  张建民说,最开始是因为自己喜欢晨跑,于是在女儿4岁那年想让女儿跟着自己跑。长跑是张建民的长期爱好,也是廉价的娱乐。在这个单亲家庭中,父女俩的晨跑也是相互慰藉的过程。最初也就是几百米距离,没想到女儿却毫无怨言地坚持下来。每天跑过的距离越来越长,于是为了在7点半钟上学前完成不断增加的长跑距离,父女两人便越起越早。到最后张建民说自己也不设定距离了,“每天7点半之前4个小时,能跑多少就是多少”。

  正常的马拉松距离是42.195公里。一天一个马拉松有几个人能承受呢?张建民说,超过10公里后他自己已经跑不动了,于是他便开始骑车跟着女儿。小慧敏在左,张建民骑着旧山地车在右或者右后。张建民解释说,那是因为长跑都是在夜里,而两人都有多次摔在路边坑里的经历。“我在右边就是为了看路,还有就是防着边上经常突然窜出的野狗。”4年时间,从几百米,如今他和女儿每天已经跑到60公里左右。很难判断8岁的张慧敏为什么如此能接受父亲安排。张建民的解释简短而自豪:遗传。

  “我特别喜欢跑步,从年轻时候就是学校马拉松的冠军。长跑的习惯一直坚持着,甚至到海南打工时都没有放弃。”张建民的老家本来在南京下关,“那里正对着四平路”。后来房子被拆迁,加上南方支援北方,从南京到苏北睢宁县,从此留在当地。张建民的父亲在邮电局工作,张建民自己本来在睢宁县技术监督局搞技术检测。38人的单位,5个局长。已经拥有高级职称资格的张建民放弃了这份在当地受人尊敬的工作,最直接原因是他的养殖业。

  张建民从广州买来名贵金鱼的品种繁殖,从几分钱一条开始卖,第一年赚300元,第三年就赚到了3000元。“当时是1982年,我的工资才30多块钱!经济已经很富裕了。”最终南下来自他的自信。1998年一辆解放车拉着张建民全家和他的家当,仅用3天时间就从睢宁县开到了海南。“当时我搞养殖,缺的就是地方。一次我从报纸上看到说海南当时一亩地的租金才50块钱。”

  张建民的自信并不是盲目的。汽车之所以要不停地用3天开到,原因是车上有张建民的中华鳖苗。那时中华鳖的价格高涨,2000年他已经有了约5000斤的中华鳖。“当时中华鳖最少45块钱1斤,卖掉一半你算算就有多少钱?”遗憾的是他没算计到,一个本地放牛人发现了他的鳖塘。偷窃慢慢开始了,最后他的7只狼狗有6只被药死,第7只退役军犬虽然不吃别人的东西,最后还是死在本地人的猎枪下。

  “我不喜欢城市生活。我最大的梦想就是一年有二三十万元的收入,在乡下盖个大房子,有一部车子,过自己的生活。”张建民为了实现这个理想而失去了婚姻。当年张建民要训练儿子长跑,因为妻子心疼作罢。如今女儿判给了他,两人终于开始跑步。

  1月25日,在从澄迈老城到海口的路途上,海口极限马拉松的4名队员在半路迎接已经跑了一天的张家父女。在几名穿运动短裤的队员中,一身旧西服、打着蓝色花领带、骑着山地车跟在后面的张建民格外醒目。自行车上大小捆着四五个包和塑料袋,里面是两人一路的简单行李。女儿的跑鞋在第一天海南的雨水和泥浆中全部淋湿,鞋底已经磨掉了一半。

  穷文富武是句老话,今天练体育同样是个花钱的行当。张建民最大的固定资产就是3年前用6000块钱买下的一个带院子的瓦房,现在稍有升值。《海南都市报》记者林莹特别告诉记者,张建民经济条件不好,但一年也有一两万元收入,并不像许多媒体说的那样一贫如洗。林莹和摄影记者李小岗已经跟踪报道张家父女好几个月。张建民曾在澄迈老城租住过烂尾楼,后来被人家赶出来,此后便住在被媒体传为“猪圈”的一所敞开式的房子里。用李小岗的话说,那里“窗户就是一个洞”。张建民在房子周围修了些池子,里面便是他千里迢迢从家乡来到海南养殖的热带鱼,那是这个家庭最大的收入来源。为了让女儿练体育几乎耗尽了张建民的全部财力。1月25日张家父女出现在海口的海滨大道时,不少路上的好心人塞给老张几张百元钞票,估计是“长跑神童”黄黑的脸色和包裹在秋裤——而不是运动裤——内瘦小的身体激发了人们对孩子的爱怜。更何况还有那被淋湿、还挂在张建民的自行车扶手上没有风干的4块钱一双的薄底胶鞋。

  在这种经济和后勤条件下让一个8岁孩子进行高强度长跑,省文体厅竞技处长叶志春等体育界人士强烈反对。叶志春是田径运动员出身,也是海南为数不多的田径国际级裁判。在他看来,如此强度的运动量不利于孩子的发育成长。他说:“有些超负荷训练量带来的危险,并不在一两天内就表现出来,而是有一定的潜伏期,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

  1月25日,张慧敏前往海口的省高等体育运动学校接受身体检测,张建民首次听取了专业人士意见。“一个好材料要有周密的设计。”体校体育科研部主任张华说,“你把她的天赋发挥出来需要一个桥梁,你也看了很多资料,但是和专业还有一定距离。你想对社会的反对用行动进行回答,精神值得肯定。但是做法上值得商榷。”

  张建民显然已经见惯了记者的摄像镜头,也听惯了反对意见。他用自己的经验不动声色地坚持己见。“我本来出发点就不是让她当运动员,无非是锻炼身体。从去年4月开始,我原来每周加100米,后来每天加四五百米,曾经一天加到2.8公里,结果想不到6月底她就跑完马拉松。我觉得她潜力很大。于是我就增加营养,还让她全面发展,下午还有几个小时的锻炼,包括网球

拳击和原地起跳等。”就在专家们提意见的当口,张建民得意地拿出一个写满了体育书籍名单的小本子,神秘地递给记者。那意思是告诉记者,他并非没有理论基础,而是颇有研究:“喏,这就是我看过的书单。”

  张建民对女儿的训练几乎是一个时间公式:“她每天2点半起床,跑到7点20分,总共4个半小时,能跑多少是多少。下午放学做完作业,然后练拳、散打、跆拳道、打网球,一直到晚上7点半。8点半准备睡觉。此前我给她做半个小时的按摩,到2点半起床只能睡五个半小时。中午睡一个半小时,非常有规律。今天中午她跑着就犯困了,到点就要睡觉,她的身体我特别了解。我问她腿酸不酸,她说不酸,我就知道绝对没有问题。”为了说明自己理论上的绝对可靠,张建民还有更多依据,他说:“大的科学家和伟人,很少睡觉超过6个小时。但是他们中午睡15分钟,中午一个小时相当于晚上6个小时。”

  他的确把孩子当天才培养,并且并不畏惧权威。“儿童是否如专家所说那样不宜训练马拉松呢?他们的观点也只是理论,没有实践,我相信实践出真知。”张建民最大的论据是24小时都在女儿身边,对她精神状态、身体变化非常了解。其中他认为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女儿跑完以后气不喘、脸色不变,“这说明她连训练量的60%都达不到。这和强化训练累得趴下是不一样的”。不过很快出来的检验报告至少证明了张建民的营养配方作用不大——血常规检测,张慧敏虽然身体正常,但是血色素偏低。“这说明还是营养不良。”张华说。一结束体检回到宾馆,张慧敏便不断要求父亲给泡方便面吃。从当天的跑步刚刚结束她就开始吃饼,一路上到现在两小时各种零食几乎没有放下。这些东西是否能解决她的营养问题不得而知。不过有一点毫无疑问:她总是感到饿。

  “第二个问题就是装备。”张华说,“衣服不说,就说这双鞋,太薄。马路上跑,孩子骨头发育不完全,软骨成分比较多,长时间的运动对骨头结构有损伤。其次就是疲劳。小孩的恢复是很快的,但是如果疲劳逐步积累,最终对身体的伤害可能难以挽回。”

  张建民用软底胶鞋170克的重量比385克的厚底足球鞋轻了一倍为依据,证明前者的优越性,但他还是不得不承认这是没办法的选择,“我买的鞋子只有4元,但是我也不能因为没有这些装备就不跑了”。不过在叶志春看:“一个好材料要有周密的设计。”对于孩子未来的发展,张建民称没有做规划。不过他又向记者表示,如果孩子在15岁前练马拉松还没有出成绩,就改练网球,如果一年左右时间没有见成效就改练跆拳道。对于张建民的这种“规划”,叶志春非常不以为然,却无可奈何。“对于张慧敏是否适合做长跑运动员,起码3年后才能大概知道她的运动天赋。但现在就用马拉松来强化不但没有意义,对于马拉松的理解也有问题。马俊仁的观点是一天一个马拉松,但是他的马拉松不是你们理解的一天40公里,而是每天一定量的总和是一个马拉松,所以他的马拉松强度比你的60公里可能还要大。”

  张慧敏的出路在哪里?“海南虽然有高等体育专科学校,但是却没有中长跑的项目。”叶志春建议张建民学会借鸡孵蛋,也就是利用张慧敏目前的反响,引起外省中长跑人士的关注。“中国田径网已经刊登她的事情,这是业内人士必看的网站。同时我们也找机会帮助引见。”

  张建民还是意识到专家们提到的长跑现实,那就是即便女儿要成为奥运冠军,“最少也是10年之后的事情,因为长跑冠军出成绩最好的也就十七八岁”。晚上回到宾馆,8岁的张慧敏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视,“我喜欢看动画片,”小姑娘说。这证明她和其他同龄人的爱好没有什么不同。张建民也在疲倦中谈到了正上小学二年级的张慧敏的成绩,“数学还可以,就是语文不行,偶尔还不及格”。

  张建民知道在盛产长跑健将的埃塞俄比亚,有成千上万的女孩虽然没人指导,每天仍坚持跑步,为的是通过长跑改变自己的命运。他在饭桌上谈到了对女儿未来出路的设想,那正是一个人通常能真正透露内心秘密的场合。参加奥运会的确是一个不能确定的梦,张建民说,但是长跑不能放弃,至少将来女儿还可以去武警部队。“我就是从失败中过来的。我的特点是敢于尝试。我还是老话,我认为是对的就一定要做下去。我认为我对孩子是好的,而且只能是好到这样了。失败了我也认!”-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