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食品遭遇环保难题 中国消费群不超过3%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1日17:32 外滩画报
有机食品遭遇环保难题中国消费群不超过3%
有机蔬果

有机食品遭遇环保难题中国消费群不超过3%
有机食品

  如果有三只苹果供你选择: 一只从外地空运而来、价格昂贵的有机苹果,一只本地农民使用杀虫剂和化肥长大的苹果,还有一只是本地农民自家肥料种出来的苹果,你会为自己选择哪只? 价格是你选择的首要因素,还是环保,或者其他? 近日,美国《时代》周刊试图为人类未来要吃什么样子的食物指出一个新方向。而在中国,似乎这个问题又将面临更多本土化的问题。

  2007 年, 人类该吃什么样的食物?有机食品? 还是本地长出来的?3 月12 日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试图对这一问题找到一个准确答案。

  事实上,自上世纪40 年代美国成立世界上第一家有机农场“罗代尔农场”以来,西方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有机食品。最新调查显示,大约有四分之一的美国消费者每周都购买一次有机食品,比2000 年增加了17%。英国是美国和德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有机食品消费国,2005 年英国有机食品销售额达16亿英镑,10 年前的数字是1 亿英镑。

  英国查尔斯王子素有“有机食物狂人”之称。早在20 多年前,查尔斯便在自家的庄园里成立了一家“公爵家庭农场”,几年后,他在农场的基础上成立了有机食品公司“公爵领地”,后来还授权出了本食谱《公爵领地初创烹饪指南》。

  查尔斯甚至到处游说,企图将英国建成一个杜绝化肥、农药的有机食品绿洲,他身体力行地证明: 有机食品是一个带有滚滚利润的巨大产业。但最近查尔斯碰到了难题,从他的英国大本营开始,反有机食品浪潮愈演愈烈,欧美越来越多的环保人士开始意识到有机食物可能因高额的运输费用,变得并不环保。

  而正当西方人开始讨论该吃有机食品还是本地食品时,中国,这个“有机农业发展面积仅次于美国”的发展中国家还正在为有机食品的真假问题所困扰。

  中国消费群绝对不超过3%

  嘉定区华亭镇下西洋农场是上海最大的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当地许多有机柜台都有其生产的货品。农场于2006年1月3 日给上海某有机超市供货的清单显示: 鸡毛菜、菠菜、青菜、生菜规格270 克/ 包,价格2.50 元,卷心菜2 元/ 棵、小葱3 元/ 公斤、土豆3元/ 公斤、黄瓜6 元/ 公斤。而这只是农场给出的批发价,货物到了柜台,价格又要翻一倍以上。记者在位于上海临沂路的沃尔玛超市注意到,尽管有机蔬果柜台与普通蔬果柜台比邻而立、规模相当,但看的人多,买的人少,许多打扮光鲜的妙龄女子走了一圈,也不过是拈起半斤黄瓜或小包鸡毛菜。

  2006 年,绿色和平针对中国的有机食品消费人群在上海、北京和广州三地做了一场调查,结论显示: 消费者大多中产、收入高,家中有病人和小孩是驱动人们去消费有机食品的原因。价格方面,高出3到4倍还能接受。相比广州,上海和北京更愿意消费有机食品,但北京最关注食品安全,上海首先看重食品质量,其次是食品安全。

  截至2005 年,中国获得有机认证的有机种植面积约97.8 万公顷。绿色和平食品安全与可持续农业项目经理林志光称“: 中国的有机农业就发展面积而言仅次于美国,排名第二。”即使如此,“我国的有机产品主要用于出口,目前还处于有机产品开发的初级阶段。” 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总工程师周泽江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周泽江称,中国有机食品主要还是供城市和出口,不可能所有人都吃有机食品,在中国,消费群绝对不超过3%。

  与国外的担忧不同,国内对有机食品的争论还停留在真假阶段。迄今国内共有31 家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这些机构良莠不齐。”周泽江坦言道,“中国有机食品的最主要问题是真假问题,假的太多,认证机构无序,不严格执行标准。要老百姓相信有机食品的认证标准,我也没什么信心。”

  2004 年阜阳奶粉事件,2005 年苏丹红事件,2006 年福寿螺事件、红心鸭蛋事件、多宝鱼事件,“食品安全”成为了媒体上最常见的词语。刘佑斌称,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一方面将消费者推向有机食品,但另外一方面也使得他们对有机食品疑虑重重,从而构成了中国有机食品的最大困局。

  刘佑斌现在的身份是新成立的上海同脉食品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他曾担任技术总监一职的欧食多国际贸易( 上海) 有限公司已经全面停业,旗下的全国首家有机超市也关门停业。而关门停业的原因一方面是投资者与经营方矛盾冲突,“投资者认为这个行业有机可乘,投入很大,短期没有看到回报,和经营者矛盾激化”。另外一方面也是难以自负盈亏,“欧食多定位高端,顾客多是境外人士,有一定问题”。林志光说:“一旦中国消费者信任有机食品,中国将拥有一个庞大的有机食品消费群体。”

  今年4月,周泽江将举办一个针对外籍人士的讲座,其中要解决的一个疑问是,“我们该如何相信吃到的是真正的有机食品”。“真假问题是中国有机产业的最大问题。”周泽江说。

  先解决温饱问题,还是先解决环保问题

  和国内对有机食物真假问题的讨论完全不同,欧美国家对有机食物的认识已经上升到环保的层面。《时代》文章直接将矛头对准了日益庞大的有机食品工业,文中称,这些公司打着环保的口号,事实上和传统食品厂一样,拥有相同的工业化农耕手段和远距离的运输方式。文章更提倡食用本地产食品,而不是舍近求远选择外来的有机食品。

  就食品生产方式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这一课题,英国曼彻斯特商学院学者日前向英国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部提交了一份全面的研究报告,报告称,“没有足够证据”表明有机食品对生态环境的副作用比其他食品更小。

  但报告同时称,与集约化方式生产出的同类食品相比,有机食品的生产不但能源利用效率不高,甚至会造成更多的环境污染。比如向水中排放更多营养物质以及加重气候变暖效应。此外,与传统生产方式相比,有机牛奶的生产需要增加80% 的土地面积,同时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不环保物质也增加了一倍。如,有机西红柿的种植比普通西红柿需要多10 倍的土地和将近一倍的能源。

  报告的作者之一、曼彻斯特商学院教授肯·格林说:“你不能说所有有机食品都比传统食品更环保。如果你仔细观察生产这些有机食品所需要的能量,你会发现事实没有那么简单。有些有机食品的碳使用量甚至更高。”

  对于那些没什么环保意识,只是希望吃到健康营养食品的消费者而言,这还不是最糟糕的。联合国粮农组织曾结论,没有明显论调证明有机食品在营养价值方面比普通食品更胜一筹。

  而著名的反有机人士、前美国农业部专员丹尼斯·艾福利更是完全否定了有机食品,他在文章《有机食品隐藏的危机》中称,有机农产品中有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而大肠杆菌O157 更会致人于死。因为有机农业用动物粪便当作堆肥,动物粪便便是大肠杆菌等病菌主要的接收者。

  中国也有不少反对声,刘佑斌介绍说:“农业部有官员认为,发展有机食品会减低粮食产量,中国最重要是解决农民吃饭问题;有专家称,中国污染严重,农业技术不成熟,不可能有真正的有机食品,而国外的论调也大多如此; 三是中国没有发展有机农业的条件,消费群不成熟。”

  刘佑斌反对所谓有机食品带大肠杆菌并对人体产生危害的说法,在他看来,这不是真正符合标准的有机食品。不过他指出:“很少有人指出,有机农业最大的问题是亚硝酸盐超标,亚硝酸盐对产品本身是有危害的。”当前有机肥同样存在问题,不合理使用也会污染土壤和环境。部分动物粪便中农药和兽药超标,如果盲目过量使用,土壤中硝酸盐的积累将会比使用化肥更严重。大量使用有机肥还会造成土壤中亚硝铵类物质的积累,蔬菜可直接吸收土壤中的亚硝基化合物,从而威胁人体健康。

  即使如此,刘佑斌仍是有机食品的坚定支持者。他说,有机最大的益处是保护环境,有机农业生产方式只需要一个农庄动植物生态链的良性循环,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之后,比起依赖大量农药和化肥的现代农业而言,有机农业的成本只会更低。

  空运苹果会排放多少二氧化碳?

  《时代》文章称,尽管现在的消费者重视有机食品的绿色和环保,放弃传统的当地自产食品,但事实上本地产的食品才更加健康,因为它省去了复杂繁琐的装箱和运送环节。有机食品的拥护者称,农作物是如何被耕种的方式会影响它的营养价值。反对者则认为,农作物在收获之后的运输和处理过程才是最重要的。本地产食品除了新鲜,有利于扶持本地农业之外,还符合消费者的道德观——没有消耗航空燃油污染环境、破坏臭氧层。

  作者家住纽约,他在超市里所能购买的有机苹果产自加利福尼亚。有人做过计算,单程飞越大西洋,一个乘客消费的燃油会排放出0.77 吨二氧化碳。那么一个加利福尼亚空运而来的苹果又会排放多少二氧化碳呢? 对于有机食品的拥护者而言,食用有机食品环保,但如果算上这么一笔运输账,可能又该犹豫了。

  事实上,负责有机食品监督的英国农业生产联合会创始之初就定下一项基本原则:“必须采购本地或临近地区的农产品。”这也成为了通行的有机食品质量标准和道德标杆。但结果却相反,以英国为例,其本土的有机牛奶产量只能保证市场需求的30%。2005 年,大型超市2/3 的有机蔬菜是进口的。中国的情况相反,林志光介绍:“中国生产的有机食品大多供出口,消费市场还处于初级的阶段。”

  林志光支持有机农业。但他说,中国的有机农业是在全球贸易的框架下发展,这是错误的方向,中国的有机食品销售,主要由国际贸易带动,事实上,健康的有机农业应该是本地生产、本土销售。林志光介绍说,绿色和平未来将重点推动中国本土的有机食品销售,让大陆消费者接受有机食品。

  北京欧阁有机农庄科贸发展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有机食品公司,在北京、上海、山东等地都建有包括粮食、蔬菜、肉、果在内的生产基地,产品自产自销。

  其宣传负责人李小雪告诉记者,与国内大部分公司重在出口相比,公司主要立足本土市场,提倡区域内生产,以城市为中心,在周边发展一两个农场。尽管免除不了长途运输,但“南北调配总比国际调配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