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气候专家:以环境资本应对全球变暖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2日10:40 国际先驱导报

  在特定的技术条件、经济发展阶段下,所谓要绕过“先污染、后治理”只是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宋媛发自北京 这个冬天不太冷,京都的樱花赶在春天之前开放,哈尔滨的冰雕建筑提早两个月就化成了“豆腐渣工程”,而华盛顿的人们一度穿上短袖衬衫上班。气温上升、气候异常,人们已经越来越多地从自己的生活中体验到它们的影响,“气候变暖”像恐怖主义、核武器和伊拉克战争一样,成为在国际场合被经常提起的关键词。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邹骥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求学和工作都没有离开环境和经济问题,他从2000年至今一直担任联合国气候谈判中国政府代表团谈判代表,并且参与拟定了多个国内外有关气候变暖问题的报告。在近日《国际先驱导报》记者与他进行的访谈中,他提供了中国学者对全球变暖相关问题的思考。

  人为因素使全球变暖

  《国际先驱导报》:气候变暖的趋势确定无疑吗?

  邹骥:全世界有无数的观测站,观测的数据都表明全球的气温在上升,这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气候确实变暖了。而且人类因素在里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人通过模型模拟的办法,先排除人为因素,只考虑自然的过程,这样的一种模型模拟出来的气温低于实际观测的气温;然后再把人为的因素考虑进去,测出的气温与实际观测情况更吻合。

  《国际先驱导报》:有人说气候变暖这个问题的重要性要远超过伊拉克战争、朝鲜核危机,还有人评估气候变暖带来的损失相当于两次世界大战加上一次经济大萧条的损失,你怎么看?

  邹骥:这已经不是一个计算多少美元的问题了。只能说对气候变暖听之任之,影响是会很大的。但是因为今天人类的认识是有局限的,所以究竟将带来什么严重的影响,比如说会不会出现像电影《后天》中描述的情况,现在是无法预测的。

  诸多影响后果巨大

  《国际先驱导报》:现在能够预见到的影响是什么?

  邹骥:首先是对水资源的影响。降水、蒸发、大气环流,基本形成一种相对比较确定的气候。气候如若变化,就会打乱这个系统,会出现很多极端的气候现象。由此就会对农业系统造成影响。农业靠天吃饭,去年美国由于气温变化,就造成小麦减产,进而导致全球粮价大幅上升。美国这么发达的国家农业都受气候影响,中国农业就更是如此。农业再发达,无论什么基因工程也解决不了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气候变暖还对海岸带管理带来影响。冰帽的融化,海水密度的下降、膨胀,这都与温度有关。还有就是海平面的上升,虽然说100年才上升几十厘米,但不要小看这几十厘米,涨潮的时候就可能向内陆延伸很多公里,而世界上绝大多数地方的沿海地区恰恰都是经济中心。

  气候变暖对生态系统也有影响。由于水资源发生变化,森林和草原就会受到影响,生物的物种栖息地也会相应发生变化。

  最后,气候变暖还对公共健康产生影响。气温每升高0.5摄氏度就会使得一些病毒、病菌大量繁殖。对于一些特定的人群,如老人和小孩,温度高出一点,发病率就会上升。

  气候变暖在物质方面的这些影响,还会进入到社会、经济系统里面。要抵御减少这些损失,就要进行新的资金投入。比如就海平面上升这点来看,可以修防波堤,但是这样一个项目的造价好比再修一个万里长城。

  不可能“不污染又发展”

  《国际先驱导报》:按照西方的说法,中国现在是世界上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家,因此要求中国在减排等问题上承担更多的责任。但是反观西方国家,它们其实走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而现在对发展中国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能走出这个模式吗?

  邹骥:我认为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其实是一个实践的问题。我1979年在清华大学学环境工程,当时一个环保界的老前辈告诉我们“中国不走发达国家的老路——‘先污染、后治理’,这样一个历史重任就落在你们这代年轻人身上了……”

  我们当时非常激动,想到干这么一件伟大的事情,干一个发达国家都干不了的事,激动得鼓掌手都拍红了。但是到今天,28年过去了,回过头来看,中国其实原原本本还是走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路,而且还没走完。

  后来我也研究其他国家的状况,也从理论上作思考,我发现在特定的技术条件、经济发展阶段下,所谓要绕过“先污染、后治理”只是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要想“不污染又发展”是不可能的,从经济学、技术科学层面来看是不可能的。

  人类现在的知识是有局限性的,不是无所不能。人们能去登月,能有神舟七号,但我们做不到不污染!面对这样的技术约束,我们又不能等着实验室里发明了能够不污染的技术出来,再去生产。中国人民有发展经济的权利。而且从人均来讲,中国的排放并不能算多的。

  将污染看成一种投入

  《国际先驱导报》:但是我们确实面对环境气候问题越来越突出的现实,怎么解决这个矛盾呢?

  邹骥:有了“环境资本”的概念,就好解释这个问题了。

  在经济发展早期,是需要资本原始积累的。这是经济发展的铁律。在现有的技术工艺下,任何生产都会有排放。比方说炼钢就得发电,这是必须的投入。但是发电就会破坏干净的水、空气。然而,干净的水和空气我们可以看作是一种资本,污染了原本清洁的环境就是在消耗一种有价值的资本,是生产过程中的一种投入。

  以向空气中排放二氧化碳为例。假设向空气中排放量的极限是100吨,将这100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平均分配到100家企业,每个企业因此分到1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联合国给这100个企业发放许可证,允许这100家企业每家只能排放1吨,如果哪一家超过这个排放量,就要接受罚款。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无论什么形式的投入,都是要求尽可能少的投入,尽可能高的产出。将排放转化为资本,少投入、高产出,这样生产就与“减少污染”的目标相吻合了。

  总之,我们无法回避这种对环境的消耗。只能说我们要尽可能的节约,不能消耗过头。

   精彩推荐《国际先驱导报》博客:http://blog.sina.com.cn/m/xqdb和http://xqdb.blog.sohu.com/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