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设计师西行记:一夜无法成名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8日17:22 外滩画报

  10年前,“去巴黎看秀”是令大多数时装设计师艳羡的经历;10 年后,这早已不是

  那么遥不可及,并且一些在国内市场已几乎达到事业顶点的设计师,如谢峰、马可、

  计文波等已经开始尝试进入四大时装周的日程表。这无疑是中国时装设计师迈出的

  令人鼓舞的一步。然而,这是否就意味着他们已经进入了西方时装工业的轨道抑或

  只是回国开拓市场的资本? 他们为此付出了多大代价? 又是否能达到初衷?

  文/ 许佳

  10 年前,王一扬、王巍和陈翔在逸飞服饰做首席设计师的时候,可能谁也没有想到10 年后他们各自会在哪里。

  答案今天已经揭晓。王一扬创建了自己的品牌zuczug,陈翔与妻子胡蓉一起经营的女装品牌DECOSTER,尽管对外相当低调,但销售业绩可观。比起他们来,王巍在国内的名气并不响亮,实际上,自从离开逸飞之后,他就开始将事业重心转移到海外。从2006年2 月起,他开始参加伦敦时装周沙龙展,今年3 月,他又进入了巴黎Who’s the next? 沙龙展。

  从1990 年代末开始,每逢四大时装周发布,陈逸飞就会出钱让他的设计师们飞到欧洲和美国去,一去就是十多个人。在当时的中国,这是令大多数时装设计师艳羡的待遇。现在,“去巴黎看秀”早已不是那么遥不可及,2006年10 月1日,谢峰带着他的JEFEN ByFrankie 亮相巴黎时装周。仅仅4 个多月之后,JEFEN 07-08 秋冬系列再一次出现在巴黎,不过这一次他并不是时装周T台上唯一的中国设计师。他和马可的发布都被安排在2 月25 日—时装周的第一天。比他们仅仅早了一个月,非学院派出身的设计师计文波带着他的男装品牌“利朗”前往米兰时装周做发布。“米兰时装周代表了男装的最高水平,在一开始申请的时候,其实我并不指望真的能够获得批准。”他说。

  而在大洋彼岸的纽约,“ 卡宾”(Cabbeen) 在纽约时装周的主场地曼哈顿Bryant Park 进行了男装发布。已经在纽约开店的“卡宾”设计师陈紫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非常清楚地表述了自己的想法:“我们第一大目的是来做生意的。”

  在国内,王巍与谢峰、马可,以及计文波、陈紫阳可能属于完全不同路线的设计师,他们彼此的背景、风格、策略都不一样,从某种意义上说甚至毫无交集。不过到了国外,在欧美的媒体、买手、评审眼里,他们就全都是“中国设计师”这一称呼,对于他们自己和他们的评判者们具有完全不同但却同样复杂的意味。

  在发布会前夕,意大利的几家大报采访了计文波。他们对“利朗”07-08秋冬系列的风貌、理念毫不关心,仅仅问了两个问题: 为什么想来米兰时装周? 你对扒版和模仿怎么看? 你几岁?“到第二天晚上看完我的发布之后,他们才转变态度,对设计表现出更大的兴趣。”计文波回忆当时的情景道。

  距风气相对保守的米兰不很远,在曾经成就了三宅一生、山本耀司、川久保玲等一大批日本设计师的巴黎,马可获得了较好的待遇。《世界报》(LeMonde)、《解放报》、《小巴黎日报》、法国版Vogue 等都毫不吝惜赞美,将马可称为“天才的中国设计师”。不过,由于发布被安排在时装周的第一天,在wuyong 位于巴黎第六区Stanislas 中学的展示场地,尽管受邀前来观看的嘉宾多达700 多人,其中包括世界各大媒体及中国所有重要媒体的记者,却很少能看到大买手的身影。这张日程表的次序说明,尽管花费巨资参加世界最高水平的时装周是勇敢之举,但在短短一两年间,中国设计师还没有进入西方时尚界关键人物的视野。

  为了更好地理解西方时装工业的游戏规则,早在3 年前,王巍就离开中国,花了整整一年时间,奔波于巴黎、米兰、伦敦、纽约之间,观摩大大小小的发布会,与各种各样的业内人士交谈。2005 年2 月,在上海时装周期间,他为Lycra 设计了一个系列,并且意外地凭着这个系列获得了当时正在上海挑选新人的三位英国时装协会评审的青睐—之中有一位是Vivienne Westwood。次年,他开始在伦敦时装周沙龙展上做发布。他的品牌WANGWEI Gallery 目前已经在Liberty、5th Avenue 等设计师品牌精品店有售,平均售价在800英镑左右。尽管为了节约成本,他一年中很多时间在上海,但他的展厅和工作室在伦敦。

  有人比王巍做得更彻底。1998 年,设计师高巍获得第六届兄弟杯青年服装设计师作品大赛一等奖,之后不久,他就立刻前往巴黎接受系统教育。之后,他与欣展一同创建了设计师品牌“高巍和欣展”,至今已经连续三季参加巴黎的Atmosphere d’Hiver 国际流行服饰及设计展。在王巍看来,直接进国外的专业院校深造是尽快融入西方时装工业的一条捷径。“但是我已经35 岁了,没有时间再做这些。”他说。

  在中国目前的大环境下,“一夜成名”的

神话不断被媒体制造出来,已经深深植根于许多人的脑子里,但这种神话在欧洲完全行不通。日本设计师们花了十几年时间才真正在巴黎站稳脚跟。一旦开始参加四大时装周,就必须每一季坚持参加—以目前国内设计师每次花费在做发布上的费用300 万-500 万人民币计,10 年时间就意味着1 亿人民币—而并不是每个在国内成功的品牌都做好了拿出1 亿准备的。

  作为第一个在四大时装周之一做发布的中国设计师,谢峰在接到邀请后曾经也有一度的犹豫。促使他下定决心的原因只有一个:“只有让世界了解我们,才有在世界成功的可能,只有站在主流市场,才会有人关注你。”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