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阳分解公立学校办收费民校 被指滥分国资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30日08:07 法制日报

  本报记者 袁成本 吴怡

  山东省济阳县把全县最好的小学和初中全部肢解,分离出民办学校。这一做法,在当地引起广泛争议。是违反了教育法,还是对教育体制的改革创新?是加重了群众负担,还是满足了教育需求?是一条良好的投资渠道,还是少数人利用特权的平台?

  3月25日至29日,记者来到济阳,随着调查的逐步深入,事件背后的种种隐情,一点一点清晰起来。

  从实验班到“校中校”

  据了解,济阳共有两所重点初中和一所重点小学,分别是实验中学、第十中学和实验小学。

  2005年7月,济阳县政府转发了县教育局《关于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分离的实施方案》。按照实施方案,3所学校各成立一所“国有民办”学校,3校校园被一分为二。

  济阳县的民办教育,一直瞄着农村市场。县教育局局长魏长亭告诉记者,该县的“校中校”可以追溯到1999年秋季新学期。那年,第十中学招收了两个“实验班”,180名新生全部来自农村。

  第十中学的“创富模式”,第二年就得到了推广。该县的另两个重点学校———实验中学和实验小学,各自招收了两个“实验班”。

  尝到办学甜头的第十中学,于2000年成立了“办学集团”,并引进社会资金建设基础设施。

  实验中学和实验小学也不甘落后。2001年,前者成立创新中学,组建了实验中学办学集团;后者成立了志远小学,组建了实验小学办学集团。

  2001年,国家叫停“择校费”,这给济阳出了一个不小的难题:学校的投入如此之大,一旦停收“择校费“,建筑商的投资和大家集资怎么解决?为了“适应”国家政策,该县把“实验班”改成民办学校,实行的是“一校两制”,两个牌子,一套人马。

  分家合理性遭到质疑

  随着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细则的实施,“校中校”的生存空间被封杀。济阳县被迫进行学校分离。

  魏长亭说:“这次分离总的原则是留够公办的,剩下的都是民办的。”而当地群众的说法却是“国有资产大奉送”。

  济阳县教育局的分离方案于2005年7月1日组织实施。

  在职能上,实验中学、第十中学、实验小学作为义务教育平台,而3所“民校”则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要求,实行“积累校产国有、校长承办、办学自主、经费自筹与财政定额补助结合”的办学模式,县政府给每个学校每年拨付“财政定额补贴”50万元。

  从2001年至2005年,实验中学总投资4000多万元,其中既有政府财政投入,又有社会集资。学校的教学及附属设施齐全,是山东省省级规范化学校。

  在这次分家中,实验中学只分得了教学楼的两个副楼、大门,以及主楼到大门的一小片空地,其他全划给了民办的创新中学。一堵近三米高的铁栅栏,将原来的实验中学一分为二,相对于庞大的民办学校,剩下的实验中学显得有些可怜。目前,该校有20个班级,在校生1140人;而创新中学有52个班级,在校生三千多人,比它的“母体”大一倍还多。同其他学校一样,实验中学的操场也“归”了民办学校管理,“两校共用”。

  这个家是怎么分的?分得合理吗?

  记者多次要求查看分家时的

审计报告,均无结果。在记者的一再坚持下,济阳教育局终于给记者提供了一组实验中学分家时的数据:2906万元的总资产,实验中学分得了783万元,创新中学分得了2123万元,并承担3063万元的总债务。

  这份粗略的数字,让记者疑窦丛生。从2001年至2005年以来4000多万元的投入,怎么只形成了2906万元资产?又从哪里冒出来高达3063万元负债?最后,原实验中学校长、现创新中学校长高墩禹承认,学校的实际债务只有几百万元。

  第十中学的分家模式,与实验中学如出一辙。目前,第十中学的规模大约是分出去的民办竞业园学校的三分之一。

  济阳实验小学不仅是该县小学教育的领头羊,而且是省级规范化学校,在硬件设施方面,不亚于大城市的重点小学。

  实验小学的分家是个例外,它留下了大头。目前,它有30个班级,2400名学生;而民办的志远小学只有24个教学班,1258名在校生。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980,000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