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声曾请求从国家最高科技奖候选人中除名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4日15:25 《环球人物》杂志

  独家报道——

  因为他,中国的小麦产量猛增150亿斤,本刊专访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

  李振声,不愿做科学界的英雄

   本刊记者 肖 莹

  2007年2月27日,随着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的揭晓,李振声先生原本平静的科研生活被打乱了。一拨又一拨媒体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想要与李老近距离接触,却被生性低调的他一一拒之门外。

  但转过身,他却一再叮嘱助手,与研究所学生的座谈一定要尽快落实,他想和学生们多多接触,尽可能地将自己50余年的研究成果拿出来与他们分享。李老也并不是绝对的“铁面无情”,在记者多番恳请下,他终于答应在第二天的座谈前给记者留出一些时间。

  50万元捐款风波

  3月6日,北京学院南路一栋普通的高层民宅里,记者敲开了李振声的家门。眼前的李振声头发花白、一脸慈祥,低沉的嗓音露出疲惫。简单寒暄后,李振声习惯性地坐到电脑前,而我们的话题,自然由这次获奖开始。

  按照惯例,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者能拿到国家授予的500万元奖金,其中50万元属个人所得,其他部分为科研经费。于是,每年都会有许多人带着无比艳羡的眼光,想要看看这些科技精英们怎样支配这笔“巨额财富”。今年,就在获奖的当天,李振声便公开表示,“荣誉归于集体,这次奖金也应归于集体。所以,我已和单位说好了,将这次奖金全部捐给单位,作为学生的‘助学基金’,对经济困难的学生助一臂之力。”此言一出,激起千层浪。

  赞成者将李振声视为偶像,而反对者却说,李振声的这一举动,会抬高人们对获奖者的期望值和人格标准,使今后获奖者在奖金处理上陷于两难境地。甚至有人公开质疑,认为李振声纯粹是为了出风头。

  “我觉得这样的讨论真的很没有必要!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

  躲不开耳边的纷扰,李振声一脸无奈。他怎么都想不到,这样一个在自己看来再正常不过的举动,竟会引来争议。“事实上,攒点钱也不容易,要是自己经济拮据,我也绝对不会捐。而我每个月工资有1万多元,老伴是研究员,也有3000多元的月薪,除去日常的开销,不需要花什么钱。如果这笔钱真的能为学生们做点什么,身为老师,我真的很高兴!”

  比起很多人,穷孩子出生的李振声对那些贫困生,更多了一份感同身受。

  一次考试改变一生

  1931年2月25日,李振声出生在山东淄博市周村区北的一个农民家庭,父母靠耕田劳作养活四个儿女,日子的艰难可想而知。但父母深知,只有读书才有出路。于是,从私塾到学堂,李振声靠着亲戚的资助一直读到了高中二年级,一心向往日后当上小学教员。

  或许是命运眷顾,李振声偶然在街上看到山东农学院的一个招生广告——免费食宿。“既能上学还有饭吃?这是我小时候从没想过的。”

  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李振声报考了山东农学院。他没想到,这一考,考出了全村第一个大学生,也改变了自己的一生。

  让他萌生从事小麦育种研究念头的,却是一次假期。那时候在北方农村,很多人都有一个盼望,那就是天天都能吃上白面。当时,人们的主食主要是玉米、大豆等,相比之下,小麦单产低,容易遭受干旱和病虫害。在李振声的老家,乡亲们一直沿用当地的老品种进行耕作,往往忙活一年,收成也不理想。于是李振声带回了学院农场培育的几个优良品种,并拿自家的田地做试验。最初,乡亲们很怀疑,可到了6月,眼瞅着李振声家田里的麦穗沉甸甸,他们再也坐不住了,纷纷登门来换种。

  打那以后,李振声每次回家都会带上新的麦种,返校时再包一些家乡的土壤回去研究。几十年过去了,淄博乃至全国的很多地方都种上了他参与研究的麦种。

  攻克“小麦癌症”

  1951年,李振声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北京遗传选种实验馆工作,从事种植牧草改良土壤的研究。5年后,为了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李振声放弃了北京优越的工作条件,来到西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陕西杨陵,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那一年,他25岁。

  李振声到达杨陵那年,我国爆发了历史上最严重的小麦条锈病。麦田里一片黄,叶片上全是锈粉一样的东西。李振声和同事们到田里巡查,转一圈出来,蓝裤子竟变成了黄裤子。

  条锈病有“小麦癌症”之称,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它的传染性极强,一旦发生将大面流行,导致小麦减产20%-50%,甚至绝收。那时,因病减产的小麦数量达100多亿斤,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二十分之一。

  看着许多农民对着染病的麦苗失声恸哭,李振声心里特别不是滋味,他下决心:必须要和病菌赛跑!

  在北京时,李振声曾经收集种植过800多种牧草,这一次竟派上了用场。“小麦有5000年的历史,一直是人工栽培,抗病能力弱。而牧草则是在自然环境下生存繁衍,自身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和抗体基因,对条锈病有很好的抗性。如果把它的抗病能力转移到小麦上,不就能大大提高小麦的抗病性吗!”李振声提出了自己大胆的设想,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

  “小麦和牧草是远缘,让小麦的后代获得牧草的抗病基因,难度非常大。”为了得到最优质的小麦品种,李振声要从成千上万株小麦中挑选出一株最好的进行繁育。杂交,筛选,再杂交,再筛选……一晃8年过去了,他所期待的小麦优良品种还是没有培育出来。

  那段日子,我的压力最大。非议接踵而来,李振声甚至受到“研究工作脱离实际”的责难和批评。即便如此,他还是选择了坚持。

  1964年,机遇终于出现。就在小麦收获期到来前,接连不断地下了40多天雨。等到天气突然暴晴时,一天之内,几乎所有的小麦全部干枯了。在1000多份杂交品种中,除了长穗偃麦草以外,只有一个品种还保持着金黄颜色——“小偃55”(小麦和牧草的杂交品种),在阳光的照耀下,它舒展着叶片,一片耀眼的金黄。

  眼前的景象让李振声兴奋起来,多年的苦功终于见到了成效!带着“小偃55”,李振声和同事们投入了新的研究。几年后,它的杂交成果“小偃6号”诞生,凭借其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特质,在黄淮流域冬麦区广泛种植。一时间,陕西农村里流传开了一句民谣:要吃面,种小偃。李振声自己也笑言:“我们今天能吃到发面馒头和面包,应该谢谢大自然,更要谢谢给小麦提供优良基因的小草。”

  到目前为止,“小偃6号”系列及其衍生品种多达50多个,在全国累计推广3亿亩以上,增产超过150亿斤。

  “我请求不参加评选”

  从1956年到1987年,这31年中李振声一直在地方做农业科研,从未离开土地。与土地的亲密接触,为他的科研报告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1985至1987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了3年徘徊不前,而人口总量却增加了5000多万,粮食供给会不会出现危机?李振声接受政府指派,带领中科院的农业专家,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实地调研,得出的结果令人欣喜。

  “我们预测,如果我国粮食要增加1000亿斤的话,黄淮海地区有500亿斤的潜力。”李振声随手拿起桌上的笔,在一张白纸上比划。而事实是,6年后,当我国粮食从8000亿斤增长到9000亿斤的时候,黄淮海地区的增长数达到504.8亿斤,与原来的预测十分吻合。

  数据的精确让人赞叹不已。于是,在1991年-1994年我国粮食生产的又一次徘徊局面出现时,李振声再次被委以重任。1995年,他写了题为《我国农业生产的问题、潜力与对策》的报告。报告指出,我国具有新增1000亿斤粮食的潜力,总量将由9000亿斤增长到1万亿斤,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实现目标的建议。

  然而,就在李振声提出这份报告的同时,一本由美国人莱斯特·布朗撰写的畅销书《谁来养活中国》出版,引起了很大轰动。

  3年后,虽然我国粮食总产量如李振声所料,达到1.02万亿斤的预计目标,但此后却破天荒地连续5年减产。李振声自觉肩上的压力特别大,作为农业科学家,他说,中国人必须证明:我们有能力养活自己!

  经过科学分析,李振声发现,我国粮食减产,70%以上的因素是粮食播种面积的减少,不到30%的因素是粮食单产的下降,即政策因素起了主导作用,因此他提出争取3年实现粮食恢复性增长的建议。

  李振声的这一建议,引起了广泛关注,中央及时采取了有利的支农措施。到2006年,粮食总产量已经连续3年实现恢复性增长,达到9949亿斤。

  在2005年4月召开的博鳌论坛上,李振声以大量的数据分析和中国粮食生产的发展轨迹为依据,发表了题为《谁来养活中国?自己养活自己》的演讲,对莱斯特·布朗的观点做出有力回应,向世界表明了中国的立场。

  算上今年的国家最高科技奖,李振声已经先后获得了六项国家科技大奖。在旁人看来,这可能是难以企及的荣誉,但带给李振声,除了欣慰,还多了一丝隐隐的不安。

  “听说您曾经主动请求不参加此次评选?”

  沉思片刻,李振声打开了自己的邮箱,将一封写于2005年12月23日凌晨的邮件打开,信是写给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科技处处长的,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一想到‘国家最高奖’,我就感到自己还有较大的差距,心中有些不安;如果是接连受奖就会更为不安,并且会变成一种心理压力。为此,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如有可能,我请求从候选人中去掉我的名字,不参加这次评选。”

  “但您为它付出了那么多,得奖也算是对自己付出的一种肯定啊!”

  李振声抬起头,浅笑道:“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吴文俊说过一句话,‘科学界需要一个没有英雄的时代’,我非常赞同。如果说得奖是对我成绩的一种肯定,那肯定一次、两次也就足够了。其实,表扬也好、不表扬也罢,我都会一样用心地去工作。与其将一个人的表扬集中起来,不如多表扬另外一些人不是更好吗?调动更多人的积极性!”

   背景资料

  国家最高科技奖

  国家最高科技奖,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每年得奖者不超过两名。自2000年设立以来,以其权威性和高达50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引起海内外的极大关注。

  至今,已有10位科学家获此殊荣: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黄昆、金怡濂、刘东生、王永志、叶笃正、吴孟超和李振声,而2004年该奖项出现首次空缺。

  李振声:中科院院士,现任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曾担任中科院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等职,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先后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陈嘉庚农业科学奖等。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