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中卫国有资产流失案调查:6层楼评估为150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0日16:57 央视《新闻调查》
宁夏中卫国有资产流失案调查:6层楼评估为150元
马忠林局长

宁夏中卫国有资产流失案调查:6层楼评估为150元
赵秉海法人代表

宁夏中卫国有资产流失案调查:6层楼评估为150元
宁夏经济日报记者李明今

宁夏中卫国有资产流失案调查:6层楼评估为150元
记者

  央视《新闻调查》播出节目《国资流失之谜》,以下为节目内容。

  演播室:快建好的六层住宅楼,评估时只有150元的价值,您会相信吗?这样的事情就发生在六年前的宁夏中卫县。2001年,中卫县的一家国有企业在改制过程中被发现存在着巨额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况,可是时隔数年之后的今天,这起国有资产流失案仍然悬而未决。

  解说:2004年2月开始,《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法制日报》、《宁夏日报》等等多家中央及省市媒体,先后报道了宁夏原中卫县城乡建设综合开发公司,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况,一度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宁夏自治区的相关部门也先后组成调查组对国有资产流失状况进行调查,并且责成原中卫县政府及时纠正。在银川,我们见到了报道过此案的《经济日报》、《人民日报》、《法制日报》记者。

  周志忠:2004年 当时我们去这个案件进行调查的时候,这个整个中卫市的财政收入也就不过3000万,结果这么一个小小的企业改制,造成1000万国有资产流失,那我是不是应该已震动了呀。

  周崇华:当时至少包括国内的报纸和互联网大概有几十家媒体舆论监督方面,我觉得这都是少有的,当时产生的效果确实在全国是很轰动的。

  周志忠:就是批评报道搞到这个深度,并且通过事实来说话认证我们的报道是准确无误的而到现在没有个结果,这还是十分少见的。

  解说:此案起因于举报人的举报。举报内容是,在2003年,原中卫县城乡建设综合开发公司从国有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期间,有千万元的国有资产流入了个人腰包。那么,举报人的举报是否属实,多家媒体记者的调查是否客观真实,为什么多家中央和地方媒体的舆论监督没有起到任何作用,为什么宁夏相关部门的意见在原中卫县不能得到落实?2007年3月,《新闻调查》栏目记者来到了已经撤县改市的宁夏中卫市,对多年前的这起国有资产流失案展开再调查。

  记者:我大概地看了看就是你20年的经历,红红火火地创业10年又风风火火地10年告状分为两个阶段。

  欧阳树春:对。实际上现在就是我自己都感到很悲哀,创的业都是国有资产的。我为国家创多少,我感觉到我是应该的这是一个公民的责任。但是后来呢,不归国家了, 被个人搞走了。

  解说:欧阳树春,1988年开始担任原中卫县城乡建设综合开发公司经理、法人代表,1998年离任。三年后,原中卫县城乡建设综合开发公司改制为民营企业,从此欧阳树春走上了举报之路。

  记者:1988年你到城建公司的时候,公司的现状是怎么样的?

  欧阳树春:这是当时这个公司的所谓的资产。

  记者:当时的固定资产是48665.05元。

  欧阳树春:对,就是这些东西。它的皮尺啊、床板啊、炉子啊,它的这个价格是原值 就这么点,只有这么点钱。

  记者:几乎是白手起家。

  欧阳树春:白手起家。当时我来的时候就类似于人家有人开玩笑,这是个皮包公司。

  记者:10年的时间,公司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欧阳树春:自治区人民政府1997年的时候把这个公司评为全区房地产十佳经济效益企业之一。

  解说:1999年,原中卫县审计师事务所对欧阳树春在公司十年的经营管理状况进行了离任审计。审计报告的结论是:截止到1998年6月,原中卫县城乡建设综合开发公司总资产2366万元,净资产426万元。审计报告对欧阳树春十年工作的评价是:任期中,欧阳树春使得当初仅有4.87万元资产的公司发展成为现有资产2300多万元的大公司,为我县的城市建设做出了贡献。

  欧阳树春:我走的时候,在职工会上我给人家讲:希望在后人的带领下把这个公司更上一层楼,这是我内心的真话。结果呢?以后这个事情走到另一条路上去了。

  串场:中卫原来是吴忠市下辖的一个县,2004年撤县改市,原来的中卫县位于宁夏西部,经济基础非常薄弱,一个净资产426万元的国有企业,无论从规模和效益上都可以称为不错的企业,可是,这家企业在时隔仅仅3年之后,在资产评估中资债相抵变成负资产,进入了改制程序。

  解说:原中卫县城乡建设综合开发公司是当时中卫县建设局下属的三级单位,属于国有全资企业。就在欧阳树春离任三年后的2001年,原中卫县城乡建设综合开发公司决定根据原中卫县政府的有关深化企业改革的意见精神,改制为民有民营企业。随后,该公司首先委托银川一家评估公司,对公司的国有资产进行评估。

  欧阳树春:最早我是在财政局偶然的一个机会办别的事去了,就在一个领导的桌子上就看见了这套《评估报告》厚厚的三册 ,大体翻了一下,吃了一惊。

  解说:欧阳树春所看到的,是由宁夏瑞衡资产评估公司所出具的《中卫县城乡建设综合开发公司资产评估报告》。报告显示,截止到2001年9月30日,原中卫县城乡建设综合开发公司资产与负债相抵,净资产为-14万元。也就是说,该公司的国有资产已经为零,任何人都可能不花一分钱就得到这个公司。

  欧阳树春:公司向建设局打的报告,建设局向政府打的报告,要求以零资产改制。

  记者:你听到这个概念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欧阳树春:就是弄虚作假,因为我在这个公司待了10年。对这个公司的家底可以说,我很了解。

  记者:法人代表是谁?

  欧阳树春:法人代表就是赵秉海。

  解说:赵秉海也就是欧阳树春继任者,1998年开始,担任原中卫县城乡建设综合开发公司总经理。

  欧阳树春:我当时的感觉呀,就感觉到这个赵秉海这个能量就这么大,就把这么多的资产就搞成零了。他能把白的说成黑的。

  解说:仅仅三年时间,为什么公司净资产从426万元锐减到-14万元,400多万元资产究竟去了哪里,是因为企业亏损了,还是因为房地产市场影响,还是欧阳树春所怀疑的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况呢?我们来到原中卫县城乡建设综合开发公司,希望找到欧阳树春的继任者:赵秉海。如今该公司已经改制为私营企业——中卫恒嘉房地产开发公司。

  记者:你是赵总吗?赵总在这个屋吧?他在吧?

  群众:他是在这个屋,就在这个屋。

  记者:好,我再敲敲门。

  解说:我们找到赵秉海的办公室,可是,刚才还有人进出的门,却再也没有打开,我们也不知道里面究竟有没有人。

  记者:刚才那个人开了一下房间。

  解说:在公司办公室,我们询问到了赵秉海的手提电话。

  记者:您是赵秉海经理是吧?

  赵秉海:是啊。

  记者:我们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的记者,我们到公司来找您了解一下情况。您现在在哪里?

  赵秉海:我现在在乡下,我回老家了。

  记者:回老家了 ?

  赵秉海:是。

  记者:老家离这儿有多远?

  解说:赵秉海联系不上,我们开始寻找当时赵秉海的上级主管部门领导,中卫市建设局原局长刘学录。他现在已经调到中卫市政协,担任政协办公室主任。

  解说:刘学录在开会学习,我们请办公室工作人员帮助通报一声,可是一直等到会议结束,仍然没有见到刘学录。

  记者:这是给刘主任写了一个条,写了一个便条,让刘主任跟我们联系一下。

  政协办公室工作人员:好。

  记者:我们会在中卫县一直在等着他,等着他回信。

  政协办公室工作人员:行行。

  解说:在中卫市采访的几天时间里,我们始终没有得到中卫市建设局原局长刘学录的回复,打刘学录的电话,也始终没有人接听。那么原中卫县城乡建设综合开发公司在改制前的资产是怎样评估的,是否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况?2004年年初,《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法制日报》等等多家媒体就已经前往中卫进行过详实的调查。调查中最明显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资产评估报告》在“应付账款”中所列的近300万元欠施工单位或个人的利息款和施工款是否真实,另一个是12栋在建的楼房究竟有多少价值,是否存在低评行为。

  欧阳树春:因为这一笔款呢,这是我在任的时候,离任审计报告认定。这是利润,它在这个《资产评估报告》里面,把这213.92万元列为应付账款。

  记者:就是本来是我自己的获得、收益、利润 。现在变成反而欠别人的钱。

  欧阳树春:对,欠别人的钱。

  记者:你们怎么调查出来这是假编呢?

  李明今:你说这是我们欠,这些施工单位的钱。欠多少?好,我们就到这个单位去当面对证嘛。

  解说:当时,记者在调查过程中,分别收到各施工单位出具的书面证明,证明原中卫县城乡建设综合开发公司并不拖欠他们的利息款或施工款,仅此一项,就说明《资产评估报告》中虚列了213万元应付账款,这也意味着直接充抵了213万元国有资产。此外,在《资产评估报告》中还有一些“应付账款”也是虚列的,其中就有一笔“欠雍全义50.1万元”。为了核实这笔欠款,我们找到了这位雍全义。

  记者:原来的中卫县城建公司,欠你的款?

  雍全义:不欠。

  记者:你欠它的吗?

  雍全义:我最后都给它付清了,不欠它的。

  记者:什么业务往来?

  雍全义:就是买了它的一块田 44.4万。

  记者:买了这个公司的一块地?

  雍全义:是。

  记者:你给它钱了吗?

  雍全义:给了。

  记者:即使是欠款的话也应该是你欠这个公司的钱。

  雍全义:对了,咋能公司倒欠我的呢 ?不可能。

  解说:本来应该是自己的利润或营业收入,评估时却人为地做成了欠别人的账,本来已经结清的账款,却仍然挂在账上,仍然欠着,类似这样的情况在《资产评估报告》中就累计虚列了近300万元。

  解说:在中卫市有关部门的协调下,原中卫县城乡建设综合开发公司法人代表,现中卫恒嘉房地产开发公司法人代表赵秉海,终于坐到了我们的摄象机前。

  记者:要是我们自己来找你话,会不会还不会有今天的这次碰面?

  赵秉海:我得有个组织原则,对不对?只要宣传部或者是政府办公室或者党委办公室介绍来的我必须接待,对不对?我也得有个原则问题。

  记者:雍全义这个人你认识吗?

  赵秉海:认识啊。

  记者:当时你还欠这个雍全义的钱吗?欠不欠?

  赵秉海:不知道。

  记者:如果有人欠了你家的钱,还了你了,你反过头来呢,你又说你还欠他50万块钱说出来谁相信啊。

  赵秉海:你相信不相信 ?你相信不相信?

  记者:你相信吗?

  赵秉海:你相信吗?你要相信就相信。

  记者:我不是当事人啊。

  赵秉海:我也不是当事人啊。

  记者:你是这个企业的法人代表。

  赵秉海:我是企业的法人代表不错,财务上怎么记的账。我当时又不是我们家的私营企业,我当时只能是按照有关财会法进行记账我不会指使你做假账和改账。

  解说:这份假账单是当时记者调查时原中卫县财政局所提供的,就附在评估报告中,如果按照赵秉海所说,没有故意作假,那么这份假帐单又从何而来呢?,接下来,欧阳树春所指出的另一个明显问题,是在《资产评估报告》“半成品”明细表中所列的12栋在建的住宅楼或商业用楼,12栋楼,评估值从最少的150元、1000元、2200元到100多万元不等。

  李明今:另外一个类型的问题,就是有的资产是低评了。比如说那12栋楼本来应该值很多钱的,结果12栋楼只评了400多万。那一半都已经是成品楼了,一半都是马上要建好的楼一共才评了400多万。

  串场:这里是原中卫县改市前开发的槐树南巷商住楼,这座楼呢,于2001年的7月15日开工于同年的12月7日竣工,也就是说到2001年9月底这座楼已经开工了2个多月,还差3个月就要完工。尤其是下面的店铺在当时出售的时候每平米的售价可达到3000元,可当时这一整座楼仅仅被评估了1000元。而这几栋楼呢,是原中卫县城建公司在改制前开发的北苑小区,2、3、4、5号楼,其中4号楼和5号楼竣工时间都是在2001年的9月前后,也就是说在评估的时候这几栋楼的主体和配套设施都已经完成,可是在评估的时候仍然被列在了半成品之列。评估值仅仅是170多万元。

  串场:这里是原中卫县城建公司开发建设的美丽新村6、7、8、9号住宅楼,这座6号楼一共是5层60套房,5000多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开幕时间是2001年的6月8号。到2001年9月底的时候,这座楼已经开工了3个多月。而当时的评估价格呢仅仅是150元。旁边的这座8号楼呢开工了2个的多月,而评估值是2200元。当时的记者写到,即使是现场的一堆沙子也值150元,更何况是建设了半截的楼房。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8,72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