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科学发展观的颍上实践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1日09:44 《决策》杂志
本刊记者 贺海峰 将皖北的国家级贫困县颍上与“又好又快”联系起来,着实让外界有些惊讶。因为直到2003年,这里仍是一个洪水肆虐、官德失守的“重灾区”,一个动态、静态、综合三项指数均列安徽省61个县(市)倒数第一的“锅底县”。这一年,颍上人均生产总值仅为1701元,人均财政收入仅为95元,推动全县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物质基础极为薄弱。 但是,2004年以来,颍上以破釜沉舟之志,连续两年跻身全省“十快县”行列,综合实力跃居全省第13位。尤其难能可贵的是,颍上县决策层不独追求单一的经济目标,而是致力于消除发展中不健康、不全面、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因素,打造有实力、有活力、有魅力的社会主义和谐新颍上,让160万颍上人民过上有体面、有尊严、有价值的好日子。这一理念暗合了“以人为本”的要旨,从而成为颍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面旗帜。 新型工业化道路上的一匹“黑马” 对颍上而言,2003年的“天灾人祸”,既是一场危机,更是一次机遇。 是年年底,颍上县决策层陷入了沉思:民众苦干苦熬多年积聚起来的财产,缘何被一场大水冲得荡然无存?多年来一直主抓农业和水利,缘何始终不能做到富民强县?颍上要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究竟应从何处破题?……这时,颍上的决策者力排众议,旗帜鲜明地提出“走工业强县之路”。 接下来的2004年上半年,颍上全县工业产销率高达100.9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虽然仅有1亿多元,但却提供1300万元的税收,工业经济质量之高,由此可见一斑。 初尝“工业强县”甜头的颍上决心举全县之力膨胀工业经济总量。2005年,颍上进一步提出“以工业为核心”;2006年,颍上又提出“加快、加快、再加快”;2007年,颍上更是提出“全面加速、奋力跨越”。这一连串动作使颍上从“工业小县、财政穷县”一跃而成为安徽县域经济的后起之秀,2006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30多亿元,2005年,全县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312.3,高居全省第1位,2006年为382.2,同比提高69.9个百分点。 颍上的崛起,首先得益于煤炭工业的强力支撑。伴随着国家将中部地区定位为“三个基地、一个枢纽”,颍上终于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在人们的传统思维中,煤炭经济无非就是“傻大粗黑”的代名词,但值得一提的是,颍上没有选择“有水快流”,而是走出了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以国投集团刘庄煤矿为例。作为国家“十五”重点建设工程、安徽省“861”计划重点建设项目,刘庄煤矿设计生产能力为800万吨/年,目前已完成投资21亿元。为打造国内一流的数字化、人文化、环保型矿井,刘庄煤矿立足于装备一流设备、引进一流技术、推行一流管理,在全国煤炭行业树立了新的典范。 但颍上并没有浅尝辄止。为延长产业链,颍上还决心打造华东地区新型煤电和煤化工能源基地。目前,投资110亿元的刘庄发电厂项目进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委评优核准阶段,投资630亿元的颍上煤化工基地规划编制工作全部完成,由中油上海能源控股投资公司投资二甲醚和60万吨甲醇项目,总投资近26亿元,已开始全面启动实施,总投资10亿元的国投新集能源集团工业辅助中心即将开工。这些项目的推进,不仅将实现颍上经济结构特别是工业结构的重大转折,也将实现颍上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转变,同时势必将深度撞击人们的传统农业思维,使现代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更为可喜的是,2006年,颍上非煤产业开始异军突起。这一年,全县财政收入为5亿多元,其中煤炭产业贡献了2.6亿元,即使除去这2.6亿元,颍上的财政收入在阜阳8县(市、区)中仍然居于首位。2007年,颍上县非煤规模工业企业可新增20家以上,一大批中小企业正在快速扩张和成长,这意味着颍上在提升自主发展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方面又有了新的筹码与依托。 统筹兼顾的有力抓手 统筹兼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为此,颍上开始按照工业化、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位一体”的县域经济发展思路,来统筹推进全县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工业经济的突飞猛进,无疑给颍上的城镇化注入了活力。譬如,刘庄煤矿在城北新区购买500亩土地,建设40万平方米的住宅楼及生活后勤服务基地,用于安置其3000户职工。与此同时,颍上县政府融资1亿多元,开工建设一条从县城到刘庄煤矿仅需15分钟车程的快速通道。由于拥有巨大的产业支撑以及巨大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支撑,2006年,颍上城镇化率迅速提高到30%。显然,城镇化已经成为颍上实现富民强县的有效结合点,成为颍上推进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有效载体。 2006年,以城北新区为标志,颍上城市建设进入全面加速阶段。管仲纪念广场和主题公园、滨河风光带、县政务中心、图书馆、档案馆、一中新校区、县人民医院综合大楼、青少年活动中心、体育活动中心等30多个工程项目已全部陆续启动,三座跨颍河大桥以及三条快速通道开始兴建,以求进一步放大城市规模,形成南有国家级旅游景区、北有新型重化能源工业基地的组团式布局和100平方公里的城区框架。同时,一批旅游型、工业型、商贸型、服务型小城镇为支撑的,规模适度、布局合理、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小城镇体系也开始初具雏形。值得一提的是,拥有4.2万人口的迪沟镇,城镇化率高达52.4%。作为典型的煤矿塌陷区,该镇将塌陷区农民统一搬迁到城镇小区,既解决了他们的居住、就业问题,也带动了小集镇的发展,形成了良性循环,并成为本市和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楷模。此外,小张庄、八里河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评选为环保“全球500佳”,八里河、迪沟被评选为国家4A级风景区,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佳样本。这些,都折射出颍上在统筹人口分布、生产力布局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三者关系,推动城镇建设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艰辛努力。 在新农村建设方面,颍上可圈可点之处同样甚多。比如,2003年,颍上的农村公路建设水平在全省尚居倒数第2位,但两年后就已跃居全省第8位。原来,从2004年起,颍上每年投入1500万元财政资金,用于实施“村村通”工程,当年即完成156公里,2005年又完成171公里,2006年完成近200公里。如此“大手笔”,在皖北乃至整个安徽都不多见,此举为改善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打下了坚实基础。 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建设进程的提速,颍上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实现质的飞跃,全县第三产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火爆场景。以旅游业为例,根据安徽省旅游局公布的数据,2006年“五一”黄金周里,前来颍上的游客多达22万人,且主要来自河南、江苏、山东等周边省份。其中,到八里河的游客人数为14.7万,居安徽各大景区之首。又如,2006年,颍上增加了3700多辆私家轿车,增长总量居阜阳市各县(市、区)首位。 毋庸讳言,与经济强县相比,作为一个国家级贫困县,颍上目前所呈现出的繁荣景象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不平衡的。故而,颍上准备重点发展金融、保险、物流、证券、租赁、连锁、配送、专卖等现代服务业,并将其打造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此外,颍上正在进一步发挥生态文化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游、风情游、农家游、工厂游,尽快把颍上旅游融入全国、全省旅游网络,打造平原旅游胜地、全国生态示范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个真正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的经济强县已经呼之欲出。 民生新政与“幸福颍上” “颍上的动作真快、力度真大!”2007年年初,当获悉颍上斥资1600万元,决心在一年内实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全覆盖之时,安徽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负责人发出由衷赞叹。此前,安徽省宣布,全省拟到2009年完成这一目标。 这一细节,正是颍上县决策层推进发展理念转变,从经济本位向经济、民生兼顾,经济发展服务于民生政策转型的生动写照。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一切归人民共享,三者的统一构成了以人为本的完整内容。多年来,上学贵、看病难、房价高、社会保障不足、就业压力偏大等诸多民生问题,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颍上政府与百姓。于是,2004年,在经济渐有起色的背景下,颍上县决策层开始力推民生新政。 教育是民生之基。3年来,颍上累计投入资金6613万元用于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受到财政部、审计署联合考核组的表彰;集中投入资金近2000万元用于农村远程教育项目建设,使颍上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水平位居全省前列;县财政列支3500万元,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711名教师,有效缓解了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紧缺的矛盾。 就医是民生之急。2005年,颍上主动请缨,申请参与全省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据说,当时安徽省卫生厅领导对此还有疑虑。结果,颍上一口气拨出6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短短一年时间,全县“参合”农民就已达到100万名,“参合”率高达71%,2007年全县“参合”率达到76%,预计2010年将达到90%以上。与此同时,颍上还投入资金500万元,用于卫生体制改革。 就业是民生之本。颍上是“全国劳务输出示范县”,县劳动培训中心是全国重点就业培训中心。2006年,颍上累计投入资金600万元,大力推行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工作模式,使全县在外务工人员数量增加至41.2万人,其中有序输出10.5万人次,年收入突破20亿元。另外,服装技术培训已成为颍上的培训品牌,在长三角地区享有盛誉,2006年,全县解决新增就业岗位5600个。 社保是民生之盾。以城北新区农民的安置工作为例,这项工作现已涉及5000多名农民,截至目前,颍上共投入资金1.5亿元用于征地、拆迁补偿。按照规划,所有失地农民全部迁至煤电汽、电话、有线电视、网络综合配套的高标准安置小区,他们不仅可以在新区优先就业,还享受每月150元的养老保险,并被率先纳入医疗保险体系中。由于真正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许多失地农民主动配合有关部门的工作,迄今无一例上访和信访案件。 所有这些,都是颍上大张旗鼓推进社会体制改革的具体举措。让不同群体在社会共同体中共生共存、共同发展,实现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社会妥协、社会包容和社会融合,这正是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和谐社会的本义。故而,颍上县决策层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从收入分配、就业、就医、就学、社会保障等方面切题,尽可能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群体的利益,并取得了突出成效。 比如,2004年、2005年、2006年,连续3年颍上就已解决近万人的历史遗留问题。其中,涉及到1998年以来的城镇退伍军人700余人、2000年以来遗留的乡镇事业单位分流人员4000多人、教育系统近800人,卫生系统600多人以及其他领域3000余人。一个典型事例是,在县财政并不宽裕的情况下,颍上通过认真调研,拿出1800万元,对700多名城镇退伍军人采取了货币化安置,此举受到了省市领导的表彰,并被作为经验在全省推广。又如,2003年,颍上在岗职工工资仅为6000余元,而2006年已经达到20276元,在全省位居前三名。 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绩。显然,过去的3年,是颍上社会体制改革深度、广度和力度最大的3年,更是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社会最为和谐的3年。 “一纲四目”的时代意蕴 所谓“一纲四目”,是指颍上县委在2007年元月出台的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5份文件。其中,“一纲”为《颍上县委常委会2007年工作要点》,“四目”是《颍上县委关于进一步推进县域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建设》、《实施23项“民生工程”》、《进一步加强社会建设》等4个决定。在颍上经济社会发展步入良性循环、即将实现新一轮跨越的节点上,这5份文件所展现的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与时代意蕴,值得细细品咂。 “全面加速、奋力跨越”,这是贯穿“一纲四目”的主线。在颍上县决策者看来,“全面加速”,是思想上的加速、认识上的加速、体制创新上的加速、工业化的加速、城镇化的加速、社会事业发展的加速,以及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解决的加速,而“奋力跨越”,则是力争再用3年左右时间,跻身安徽省十强县、中部地区百强县行列。 客观地说,面对咄咄逼人的县域竞争态势,颍上完全具备脱颖而出的基础条件。从外部因素来看,当前,颍上正面临着中部崛起、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以及安徽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最佳机遇;从内部因素来看,颍上拥有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旅游资源、生态资源、水资源、劳动力资源和人文资源,拥有极为强烈的发展诉求,拥有胜人一筹的发展理念,拥有非常难得的体制、机制创新空间与氛围。 比如,2005年,颍上率先在安徽率先建立乡镇便民政务服务中心,将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审批事项下放到乡镇审批,降低了群众办事成本。2005年开始,颍上县公共财政全部实行部门预算,实行阳光财政、透明财政。2006年,颍上注意从源头上预防和制止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规定和做法,对近十年来的县委、县政府文件全面清理和调整,切实做到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事情就全力以赴地去做,凡是不符合的事情就毫不迟疑地去改。这些制度创新,无疑是颍上破除各种体制、机制障碍,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希望所在。 在“一纲四目”中,最具震撼力的,当属颍上专门拿出新增1亿元财政资金用于落实23项“民生工程”。譬如,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全县2006年家庭年收入低于683元的41265名绝对贫困人口纳入保障范围,救助标准由每人平均130元提高到260元,对全县现有18810名五保供养对象,全部做到应保尽保,供养标准由现在每人每年提高到1200元;对全县城镇16万左右未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居民,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范围。这些举措,在全省都是遥遥领先的。从社会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水平来看,颍上刚刚解决温饱问题,工业经济即将呈现“井喷”,在此关口,颍上县决策层展现出来的魄力与远见令人惊叹。 那么,颍上如何才能保持这种先发态势?按照中央党校副校长王伟光的观点,保持可持续的发展必须注重以下三个资源的可持续性:一是物质资源的可持续性,包括环境资源和其他自然资源;二是人文资源的可持续性,人才、文化、信息、知识、精神、理论、道德都是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三是政治资源的可持续性,如合理的政治体制、健全的法制、完善的民主、稳定的政治格局、坚强的领导核心。其潜台词是,民生问题的根本改善,有赖于各项民主权利的落实,而民主权利的落实则始于民意的充分表达。 具体到颍上而言,2004年创办的县政务信息网“颍上论坛”就提供了这样一个民意表达的平台,颍上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也将之视为全县舆论环境的“晴雨表”。2006年,“颍上论坛”点击量超过3000万次,被评为全国县级政府网站第11名。 当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如何打造更高境界的“幸福颍上”,也许更值得期待。
【发表评论 】
|